书城都市重生之儒商
34502800000017

第17章 狂躁的等待

又到了星期天,师徒两一大早就开始各自整理仪容仪表,直到两人都收拾的山青水绿才罢休。

这是李文华在英国留过学几年下来,养成了注重的习惯,柳云飞是他亲手教出来的徒弟,也免不了跟着有样学样。

不过这是好事,柳爸柳妈也非常支持。

把一对要送去拍卖的藏品放在柳云飞的书包内,师徒两华丽丽的出门了。

为了安全,李文华还特意托人,从工艺品商店讨来了一张发票用来掩护。那意思就是万一出事,还能有个借口,说这是店里刚买来的仿古工艺品。

可谁知道,就是这张发票,还差点惹出了大麻烦。

还是斜桥饭店,柳云飞师徒还没进门呢,就看到屡屡不觉,手提大包小裹的人朝着里走来,他们的眼中满是赤果果的期盼。

李文华小声的说:“他们这是想一夜暴富呢。”

“那就等着当头一棒吧。”柳云飞冷笑着说。

还是那个看门人,这回他看到柳云飞,他就不再阻拦。还告诉柳云飞今天来参加拍卖会的人好多,有人天不亮就来了,都等着里边的草地上呢。

刚进门,柳云飞感觉自己不是进了大饭店,而是进了养鸭场,里边“嗡嗡嗡”的吵闹不休。

继续朝里走,饭店大楼前的草地上像是开集会似的,黑压压全是人,柳云飞估计来了至少有上千,人人手上或是怀里都抱着自家”祖传”的宝贝。

有用旧衣服包裹的,也有用被单包裹的,提着挎包,背着麻袋也不在少数。

每个人都用假装出来的平静,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狂喜、眼神中更是不时闪烁着贪婪的目光。

李文华看到拥挤的人群,就直摇头:“躁狂啊,都是想钱想疯了。”

又向前走了几步,柳云飞看到靠近大楼的草地边缘,还摆放着四张蒙着厚毯子的长条桌,上头还写着玉器,书画,瓷器,铜器的标牌,估计是等会鉴宝用的。

或许是现在时间还没到,拍卖行的鉴定师还没出来,所有人都只能站在草坪上等着。

来的时候师徒两就说好了,李文华离着柳云飞身后好几米远,不管出什么事,都有柳云飞顶着。

他只是在后边保护,别让藏品被人抢了就行。

柳云飞一个不起眼的小孩,就在人群中到处游荡,等候鉴宝的人也闲得无聊,还凑在一起展示自己家宝物,倒也让他看到了不少搞笑的剧情。

有人会说话,把朋友的藏品说成是价值连城的宝贝,自然哄得执宝人哈哈大笑。也有言语刻薄的,自然是说的执宝人哇哇大叫。

还有人有鄙视的眼光,看着正在夸夸其谈的执宝人,好像认为此人说的全是外行话,只有他的藏品才是真正的宝物。

一个壮汉正在眉飞色舞的向众人介绍着他的藏品,说他这件青花瓷缸,造型优美清花发色淡雅,绝对能在拍卖场上拍出个好价钱。

看到围观者还有些不相信,他又指指青花大缸,说这上头土沁都渗透进去了,绝对的老古董。

围观者凑上去仔细的看了,果真如此,随后便纷纷点头称赞,哄得那执宝人眉开眼笑。

他们说的土沁,是鉴定瓷器真假的标准之一。就是瓷器埋入土中,泥土渗透入瓷器釉面的痕迹。

这和铁锈是两码事,铁锈用砂纸就能去掉,而土沁用刀子都刮不掉。

柳云飞看了一眼那壮汉神吹胡侃,视若珍宝的清花大缸,不由得哑然失笑。“嘿嘿,有意思。”

古玩行有个规矩,那就是对不熟悉的人什么也不说。

说好了,旁观者也会学了去一招,说假的旁观者还是能学到一招,以后再遇上这样的东西就不买了,等于是少交了学费。

所以柳云飞什么也不说,扭头就走,心里想起了后世的一句名言:”无知者无畏!”

那壮汉视若珍宝的青花大缸,是古代寺庙里和尚坐化后用来存放骨灰的坛子,根本不会有人收购。

这种晦气到极点的东西,也敢往家里搬,还夸夸其谈,柳云飞对那壮汉的勇气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另一个五六人的小圈子,有人拿着一个明代晚期的青花小酒杯在买弄。

柳云飞也凑上去看了看,东西是真的,不过才是个牛眼杯价值太小了,不值得拍卖行为其大动干戈。

这人对面的一个青年,身前摆放着一个中间还刻着一道铭文的大坛子。在唾沫横飞的四处演讲,生怕人家不知道这坛子上边的字迹。

其实柳云飞对这种坛子非常反感,只要一看到胃里就会反酸,因为那是个腌菜用的坛子。

本来柳云飞已经准备走了,那青年还大声的吆喝:”小朋友快来,上头的几个字你能看懂吗?”

既然人家极想表演,柳云飞也不能坏了人家一番好意,边看边念:“乾隆十五年,三和窑厂制。”

那青年听了后眉眼带笑,还循循善诱的说:"小朋友你知道乾隆皇帝吗,就是传说中七下江南的那位。”

柳云飞装出一副天真状说;"知道,听老人家说的,那还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

那青年听了愈加得意,还扯起嗓子大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件“乾隆年的古董。”

柳云飞呵呵一笑,暗道:”这样的腌咸菜的坛子我家也有,他这是卖铭文来了。”

最后一拨只有两个人,手上的东西也挺正宗的,柳云飞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一个是五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的藏品是一个唐代的白瓷大碗,另一个年级轻点三十多岁的,藏品是一件晚清的紫砂茶壶,也不知道是哪个名家的作品。

听着两人闲聊,柳云飞知道那中年人叫包洪福,年纪小的叫李义。

看到柳云飞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包洪福还想拿柳云飞开涮;"小家伙,看得听的津津有味的样子,你来看我这只碗是哪个朝代,哪个窑口。”

李义还不以为然的说;"老包,你和一个小家伙叫什么劲,他能知道个啥。”

本来柳云飞还想装傻,既然被人小看了,那就不能再守拙。“您这是唐代邢窑的碗。”

柳云飞一言道破,让本想卖弄一番的包洪福李义两个都大吃一惊。要知道柳云飞不过是远远的瞄了一眼而已,还没拿到手上仔细看。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也是个一语中的大行家,立马就对柳云飞重视起来。

包洪福:“小兄弟今天带了什么宝贝,能否让老哥哥也开开眼界?”

刚才还是小家伙,柳云飞只露了一小手,称呼上立马就成了小兄弟。

李义也伸长了脖子,想要学上这一手,这种不花钱的机会绝对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