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91

第91章 侠义为怀

异语12

邵逸夫为大陆学校捐款,常常出资一部分,另一部分让当地政府或是学校补齐,由于自己要为楼宇冠名为逸夫楼,所以有人不满。

据闻为北京师范捐款,校方讨论另一半的钱怎么解决。

启功说,钱只给一半,名字也只能给一半,就叫“兔大楼”好了。

我看小说中总是说邵逸夫的无线对待员工苛刻,做得多拿钱少,可是最后邵逸夫先生将钱财用于公益事业,大学多有逸夫楼,这样的人我很尊敬。

——————————————————————————————————————————往事如烟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7~9°,小雨,东北风3级,空气质量优(33)

郑国自子产为政,开启变法的先河,国力迅速增强,在晋楚之间很是得意了一段时间。春秋的时候崇尚不灭人国,理念深入人心,无论晋国得势还是楚国得势,讲究杀人不过头点地,认我当老大就好。

所谓是没有外患,必有内忧。郑国国策已定,不需要太精明的人当政,于是七穆开始内斗,全是皇亲国戚谁地位也不比谁低,都想着当老大。

可是一切都将变化。

公元前453年,智伯被杀。赵魏韩三大家族掌控晋国局势,韩氏的封地靠近郑国。

三家之中,魏国最强,赵国其次,韩国最弱,实力也就魏国的一半,所以一向以来很是识趣,唯魏国马首是瞻。

可是谁又心甘情愿给别人做嫁衣,韩康子是个比较有想法的,早在韩国成立之前,心里面就开始盘算韩国的出路了,发现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国。

没办法,韩国接壤的国家西边是秦国,东边是魏国、赵国,南边是楚国,谁都找惹不起,唯独郑国还可以欺负欺负。出路已定,接下来的就好说了,那就专心一意打郑国了。

郑国也不是吃干饭的,晋国的地盘韩国也就有五分之一多点,虽然比自己强,但依旧有来有回,可是架不住内斗厉害,先是郑哀公被杀,叔叔郑共公掌权,死后儿子郑幽公继承,有效期一年,就被韩国抓走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郑幽公的弟弟郑繻(xu)公,我没查到这个谥号的含义,繻是指彩色的丝织品,不过他做的还是不错。

公元前408年,韩景侯攻郑,打下了雍丘,第二年想再接再厉,去攻打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被郑繻公打了回去。

韩景侯也不气馁,建国后定都阳翟,史书上说是夏启的都城,也想沾沾王气。郑繻公知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于是积极备战,8年后,趁着韩魏攻楚时,挥军包围了韩国都城阳翟(河南禹州),一举挽回颓势。

韩景侯气不过,当年就去世了。韩烈侯子承父位,压力很大,叔父韩侠累担任国相,跟老臣严遂有仇,每日里横眉冷对。严遂压力很大,被迫离开,一不做二不休要派人去找刺客要做了对手。

当时国家众多,简直是犯罪份子的温床,很多杀了人之后潜逃至别国继续逍遥法外,吴起就是其中之一,剑法不错,四处游历,算是最早的江湖了。

混江湖居多的还是穷人家的,出门在外有出项没进项,少不得干几件劫富济贫(他自己)的事,时间久了,连本地有些功夫的都被拉下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放下刀枪是良民,拿起就是悍匪。《水浒传》里,浪里白条张顺平日里打鱼,没钱了就去划船载客,到了江心害了性命而后拿这他们的盘缠去赌博,有时也请朋友吃喝,大约如是。

而家大业大就不同了,孝义黑三郎宋江,人称及时雨,缺钱了就登门拜访,纳头就拜,怎么着也能混个几两银子,只要顺便宣扬下宋江美名即可。

而宋江这么做也不仅仅是善心,不过是结交个善缘罢了。比如赌场碰见李逵,李逵骂宋江,哪来的黑汉子,听人说是及时雨后立刻变得热情,原来是公明哥哥,自此肝脑涂地,唯哥哥马首是瞻。

宋江逃难路上被燕顺抓了,燕顺吩咐小的们剖开他的心肝做醒酒汤,宋江大惊,说我宋江死于此矣。燕顺一听,哎呀一声,问清楚后纳头就拜,奉为大哥。

所以林冲林教头武艺惊人,也只能把梁山泊的头把交椅给了强龙晁盖,自己做第二把,而宋江一上山就把第二把交椅取而代之,河北玉麒麟卢俊义来后,第二把交椅就是人家的,一百单八将里排第六,说白了就是名气没人家大。

得势的时候富贵人家有眼见的多不是那种欺男霸女死有余辜,而是尽量施惠于人,施惠也讲求回报,所以有点名气的,有点本事的,都乐于接待。

聂政年轻时杀人跑到山东,倒是没有上山聚义,而是以屠狗为业。严遂逃到了濮阳,听说这人武艺不错,重金给他母亲拜寿,给足了他面子,又善言结交。

聂政自然知道他别有所求,但是忠孝不能两全,等母亲去世后为母亲守孝三年,姐姐已经嫁人,如今了无牵挂,是时候报答恩情了,于是找到严遂,领了必死的任务,其实无非是为了一个“义”字。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江湖侠义说白了就是恩情,对方对我有恩,若不知恩图报就是无耻之人,若是恩将仇报那就天地不容,要是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去报仇就会被人看不起,自己也无颜苟活于世。

羞就是羞辱,胯下之辱,韩信钻过去了;恶就是没义气,钟离昧被刘邦追杀,投奔好友韩信,韩信犹豫再三,还是把钟离昧的人头送过去,所以韩信不是侠客,是只论成败的将军。

秦昭王扣留平原君赵胜,对他说魏冉跟我国相范雎(ju)有仇,只要你把他交出来,我不难为你。

平原君说,魏冉是我朋友,他信得过我,故而落难时投奔于我,我赵胜岂是那种为了一己安危就出卖朋友的人,然后被扣押在秦国,他是侠客。

平原君是赵王的弟弟,门客三千,名气远播,一日他的爱姬见一个人走路奇怪笑起他来,那人向平原君请求杀了那女人,平原君自然拒绝,我道个歉还不行嘛,礼贤下士是我高尚,真不明白自己几斤几两啊!

结果没多久那么门客走了一半,平原君有些慌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人能夸自己自然也能损自己,于是询问他们为何要走。

门客来源也多,有没有工作被迫上门的,也有想要通过平原君这里展现才华,封侯拜相的。要走的人说,我们听闻君好客的名声过来,期望一展抱负,谁知道你爱女人胜过爱士人,我们故而离开。

平原君听后一咬牙,回去杀了爱姬,留下了诸多门客,别人听起来也是果然名不虚传。

我一直想,这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名所累的一种。这话侠义慢慢的就变成了轻生死,重承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容易帮理不帮亲,我知道你是好人,但你得罪了我恩公,我一定要杀你,变得偏执。

聂政孤身去韩国,他可能不认识韩相累,也不知道是好人坏人,但是一定要杀他报恩,寻机杀死韩相累,又杀了些卫士,自知不能生还,为了不牵累家人,也为了不给严遂添麻烦,于是自毁其面而后自刎。

当局就把他悬尸市井,有认识是谁的告发出来受赏。聂政姐姐认出了弟弟,也自杀在旁,此事传出去后都说两姐弟了不起,慷慨磊落,要交往一定要交往这样的人。

司马迁称荆轲、聂政、专诸为豪侠,与孙武、吴起等人一样为他们列传。

我很不理解,难道耍勇斗狠就是英雄,刺客就是刺客,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他们若是人人颂扬,那每天里你杀我我杀你,我反正不愿意生活在那种世界里。

《谍影重重》伯恩是CIA间谍,宣誓维护国家利益,经过严格训练忘掉了以前的记忆,杀了很多人,最后发现自己只是一项工具,CIA也不干净。在追杀中,他一直追寻自己过往,最后千里迢迢到俄罗斯,找到一个16岁的小姑娘,对她说,一直以来你都以为你的父母是自杀,其实是我杀的,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杀你的父亲,我没想到你母亲也在,于是把他们伪装成自杀。

临走前,伯恩说,对不起。

他的爱人被追杀他的杀手所杀,原本安定的他立刻抓狂,杀了很多人,他尝到了失去的滋味,认识到杀手的可恶,也为以前的行为忏悔。

虽然是电影里的人物,但我认为伯恩要比聂政更侠义,因为他体谅别人的痛苦,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郭靖领军破撒马尔罕城,见满城老幼被蒙古人屠杀,听见成吉思汗在一旁说“杀得好”,心中不忍,在蓉儿离开和成吉思汗的愤怒当中,依旧选择了保全全城人的性命。

他回中原后,力守襄阳,养育他成人的成吉思汗决裂,明知不可抗衡,却决心死而后已,为得只是身后的百姓免遭蒙古人的屠刀。他对杨过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已经从江南七怪那种见义勇为,成长为推己及人的兼爱,这也是我敬佩的。

《鬼吹灯》里有一段,胡八一和王凯旋掏了金朝将军墓,摸到了两块玉佩,上面刻的是飞蛾。

大金牙说,飞蛾扑火,明知是死也毅然决然,古人对这种精神非常赞扬,常用来封赏有战功的武将。

古人也说,只要文死谏,武死战,何愁天下不安!说到底都要求一个死字,舍生取义。孟子常说,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可是饱读圣贤书的文人少有这种风骨,毕竟蝼蚁尚且偷生,孟子也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活着多好,尤其是高官贵戚,权势在手,大把的好日子,真要死战,当兵的死就好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宋太祖就说,一百个文官贪污也不如一个武将造反危害大,文官不久爱点钱嘛,给就是了,对武将左右提防。

要打仗了,武将骂骂咧咧,平日里也不待见我,凭什么我去啊,谁平日里过的舒服谁去啊!

好啊,文官也不推辞,挂帅出征,还是武将打冲锋,胜了我为你请功,败了我砍你人头。

武将更不乐意了,同是为国为民,凭什么你就这么理所当然。一来二去,武将也不理他了,碰见敌人过来,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呗,反正法不责众。

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的刘光世就是典型,他武将世家出身,靖康之变后收拢义军、伪军,有了七八万军队,跟金兵对打,常常是望风而逃,有时候也不是他不想打,着实是手下战斗力太差,金兵拐子马、铁浮图是后期岳飞率领岳家军付出极大牺牲才击败的,自己手下上去也是送死,只能跑。

赵构不满意了,给刘光世下了封诏书,要是再跑就办你。

刘光世把诏书给下属们看,说不能再跑了。毕竟他威信也挺高,下属们心想的得给主帅一个面子,所谓的面子就是我们回去打一场,死些人,拖延一下,面子越大死的人越多。

此战过后,刘光世涛声依旧,毕竟打不过,也没有强行送人头的,赵构也忍下来了,毕竟四分之一的军队在他手上,成事虽然不足,败事却是有余的。

国难思良将,无怪乎君主给武将赏赐飞蛾玉佩了,就是希望你敢死。

可是敢死那么容易吗?

我在小说看过探讨朱仙镇岳飞对战金兀术的,金兀术的铁浮图全部是良马,身披重甲,不畏刀剑。有人在后面抬着拒马在后,铁浮图连起来之后只能前进,对结阵抗衡的宋兵来说无异于一堵墙直接压了过来,见识过波涛的人会知道,一米多高的浪会有多大的冲击力,单凭人力是无可抗衡的。

还有拐子马,并不是跟步兵拼消耗,用游戏术语叫放风筝。步兵是近战,骑兵可近战可远攻,你追我追不上,我却可以不断偷袭,打了就跑,始终跟你有一段距离,你想跑,我追着你打。所以步兵只能凭坚城抵抗对方骑兵。

岳飞发现马腿是金兵的弱点,派人持刀斩马腿,这才大胜金兵。可是细细想来,砍马腿的那些士兵,成功之后逃生的几率太低了吧,一堵墙似的压下来,不仅要求你临危不乱,还要技术娴熟,最后还要凭运气,说白了就是敢死队。

凭什么我去敢死队,为什么不是岳飞你去呢,军中总有这种争执,友军之间也不少,所谓“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劫掠钱财,其侵略如火;友军有难,其不动如山”,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牺牲也值得,南无阿弥陀佛。

谁都想活到最后,因为大多数死去的人,没有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教父科里昂被暗算未死,科里昂手下的军师只是把刺杀当成谈生意的筹码。兵荒马乱时,大家都很实际,实际的人都知道,活到最后才能分一杯羹。

军中也一样,打仗是要死人的,都想着让队友去拉仇恨,自己收割人头,于是互相不信任,干脆一哄而散,跑得慢被追上算你倒霉。

金兵两万破辽军七十万,按理说两万人怎么着也得死一半吧,惨胜都已经是奇迹了,偏偏可金兵损失不大,是完胜,再接再厉吞并辽国,要知道那时候的辽国比宋朝国土面积还大,要说辽兵太不堪一击,被杀成这样的辽兵却大败数倍于己的宋兵。

灭辽国金兵主力总得伤筋动骨吧,琢磨着卞庄刺虎的宋朝大臣惊异的发现,金兵越打越强,十几万兵马攻至东京汴梁,我估计就是武装游行,一路过来死伤可能不超过一万人。权贵们成了瓮中之鳖,到最后宋钦宗大开城门,让道士站在城头施展撒豆成兵之术抵御金兵,自然笑掉大牙,被抓走,皇帝成为舞会之上跳梁小丑,皇后公主诰命夫人成为女奴,随军而返,任由金兵淫乐。

一切都在于,人家敢拼命,知道拿命拼就什么都有,我们却不敢,仗着聪明想着勤学出奇策。小说里常说,聪明人太多了,局势才成这样的。

所以金兵、蒙古兵攻来后四处掳掠,驱使着抓到的活人,让他们去冲击敌人的坚城,若是守城的人不忍心,打开城门,那么他们自然跟在难民后面一拥而入,再以此类推。若是守城的人够狠,就让俘虏们填城下的沟渠、护城河、陷阱,耗城头上的弓箭、滚油、沸水、石头。

小说里,一遍遍的说,明知道是死下面的人还不敢反抗,只是哭嚎,只是低着头迎着自家城头上的弓箭往前冲,只是为了多条活路,尽管希望再渺茫。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感慨地说,我们太好安逸了,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原本看日本人杀过来了,禅达这边枕戈待旦,可是一看对方在对岸挖战壕,修碉堡,就又开始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然而他们在呼啦一下杀过来,这贱招从东北一直使到西南。

日军联队还没打过江来,国军第一件事就是炸断桥梁,我们没想过打到江的对岸,只想守住就好了。溃退的国军跑到江边,日本人的炮火在后面响起,一群人争着上渡船。

龙文章要带着他们反击,没人听,拿枪指着他们,他们也拿枪指着龙文章,挡我们回去就是挡我们生路。龙文章于是打断渡船的绳索,喊他们杂碎,看到你们我宁可瞎了我的双眼,从缅甸我们想扶相持走到今天,走到我们自己的地方上,把头伸到东岸,把身子留在西岸,任人碎剁,然后日本人指着我们的尸体说,这是沙子堆出来的军队。

真的有人愿意跟他回去跟日本人打一场,可是也只是我们拍的电视剧。

而岳家军真的做到了,有人甘愿牺牲自己,拿起刀,十死无生的去砍马腿。金兀术战败后哭着离开,说我们靠着铁浮图和拐子马起兵,战无不胜,不想败于此。

那些敢于站出来的人,他们的义气,才是司马迁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