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75

第75章 运筹帷幄

异语5

三国迷们最崇拜的幕僚是谁?

贾诩啊!

为什么?

再去可赢!

————————————————————————————————————读穿越三国小说有感

2017年8月12日,28~32℃,小雨转阴,东南风4~5级,空气良(55)

宜:祭祀、出行、作梁、出火、拆卸

忌:嫁娶、入宅、斋醮、开光、针灸

这么多俊才能够各尽其才,说到底还是魏老板领导的好。做领导不容易,劳心劳力,属下做得好要褒奖,也要适当敲打,不要让他居功自傲,属下做得不好自己要出来背锅,国家都是你的,你不拼命谁拼命。

三家分晋的时候,赵氏是主力,分的也多,还多是平原地区,耕地多。魏地则山多地少,养活人很不容易,历来山西都是水少易旱,故而以经商为主,清朝时山西人走西口,外出闯荡经商,甚至到俄国贩茶,故而山西富商颇多,饷银交的也多。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境内有盐池,那时候盐可是硬通货,于是获利颇多,成为主要财政收入。魏文侯于是有钱去养兵,委托吴起组建常备军,号称“武卒”,挑选的都是各地有武艺的人,身体素质好,操持着硬弓,穿着重甲,是主要的国防力量。

公元前405年,齐国国相田和反叛,自立为齐王,认为齐康公沉迷酒色不适合当君王,要废了他,并且向晋国求援。晋国三家大喜,觉得机会难得,齐国愿意出头正好,到时候齐国成为了诸侯国,咱们也好照做。魏文侯那时担任晋国正卿,任命翟角为主帅,带领赵、韩两国的军队,一路攻打到齐长城,俘虏了齐国君主齐康公。

魏文侯于是和赵氏、魏氏一商量,带着齐康公一起面见周天子周烈王,齐康公很识相,当庭向周天子申请册封三家当诸侯。

周天子虽然没有当庭表态,但也没吭声,三家很满意,于是便跟田和商量,放了齐康公一马,发配到小岛上,把岛上居民封给他祭祀齐国先祖。

两年后,周烈王会和诸侯,正式宣布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封侯爵,与晋侯地位平等。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魏文侯很开心,手下人也纷纷举杯高歌,以前他们是臣子的封臣,有其实而无其名,总感觉低人一等,今后真是鸟枪换炮可以横着走了!

当了君王就要有自己的国相,魏文侯发愁了,不是没人,而是不知道选谁好。按理说首选翟璜,毕竟翟璜(huang)很有眼光,西门豹和吴起都是他举荐的,可是弟弟魏成子也不错,礼贤下士,很有名望,犹豫不决,国有疑难可问谁?

于是眼前一亮,想起了李悝,魏文侯对李悝说,你曾经说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我铭记在心。如今国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你觉得谁更合适?

李悝说,疏不间亲,魏成子是你弟弟,翟璜是你亲信发小,还是不要问我了。

魏文侯自然不干,非要李悝表态,到底谁行你给个痛快话。

李悝不好明说,只好绕着圈子说,你好好想想,平日里他们亲近谁,富有时结交谁,显贵时推荐谁,不得志时又在干什么,不就清楚谁合适了嘛!

魏文侯点了点头,先生辛苦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翟璜知道之后问李悝,主公召见你,肯定是询问国相的人选,到底谁会当选呢!

李悝知道君王最烦有人替自己拿主意,于是不敢越雷池半步,如同君王猜一个谜语一样,君王说自己猜不出来问你猜出来了没,一般这时候君王都是感觉没什么面子的,你要说这还不容易,那就是下一个杨修。

有想法也得绕着圈子说,不断地给提示启发,好让君主自己猜出来,这才能让他扳回面子,做个安享晚年的臣子真累。

李悝对君主客气点,对朋友就随意的多,当即说,当然是魏成子了!

翟璜怒了,吴起、西门豹是我推荐的,太子没有合适的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fu),要攻打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国攻下来了没人能守,我推荐你去,我那点比不上魏成子。

李悝也不客气的说,你当初举荐我,就是为了我为你说话吧!可是你想想,魏成子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拿出去招贤纳士,十分之一补贴家用,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是他举荐的,主公拿他们当老师,你推荐的人,主公用作臣子,高下立判。

言外之意,就算我推举你,君主最后也不会采纳的,何况魏成子是他弟弟,明哲保身吧,人家亲兄弟,你去争,不是找死吗?

翟璜是聪明人,听后恍然,于是不再提及这件事。翟璜是难得的伯乐,魏文侯本来手上一穷二白,手上的政治军事资源几乎全部由他举荐而来,若是我来选,魏国兴盛的最大功臣肯定是他。

翟璜慧眼识珠,于千万人中择其贤者,使之匡扶社稷,解君主倒悬之危,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之谓也!

卿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就以《战国策》里的故事作结尾吧!

魏文侯当上君主之后,志得意满,经常邀请自己的亲信大臣喝酒聊天,谈谈往事,百无禁忌。

一次,魏文侯说,“你们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主公?”

下面人自然识趣,英明睿智,神文圣武,不吝其辞,虽然魏文侯也有点毛病,喜欢吹吹牛,时不时编个瞎话,但总的来说做君王是蛮合格的,我也因此立他为战国四大明主之一。

独独任座不这么说,可能喝多了有点怨言,之前关系又好,魏文侯可能还说了什么畅所欲言、百无禁忌之类的话,任座说,你攻下中山之后不封给自己弟弟,却封给自己儿子,不怎么贤明啊。

魏文侯当场色变,手中的杯子直接扔过去,吓得任座出了一身冷汗,立刻开溜,气的魏文侯大骂。

下面的人一个个噤若寒蝉,想出头又怕魏文侯酒品不好,拿自己撒气,于是乎翟璜站了出来,对魏文侯说,你太贤明了,君主贤明臣子就正直,说话坦率,君子坦荡荡嘛!

魏文侯听后回过神来,有些懊恼之前太冲动了,忘了要以德服人,毕竟是当老大的,就算装也要装得胸怀坦荡,于是跑到门口把任座请了回来,拜为上卿,还是那么礼贤下士,虚怀若谷。

翟璜笑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