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69

第69章 赵氏孤儿

异语8

有次全国会议,晚餐都是混坐的桌餐。我吃着吃着旁边一个大叔说:兄弟你是南方人吧?我愣了下说你怎么知道啊。大叔说,南方人吃饭大多是把碗放盘子上,食物夹到碗里,残渣围着碗放盘子上。北方人多数是把碗放旁边,食物直接夹盘子上,残渣围着盘子边放。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过我后来也在饭局上观察过,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作者:东方未明

————————————————————————————————————————————————

2016年11月22日上海,8~13°,小雨知时节,空气优(23)

宜:祭祀、沐浴、捕捉、畋猎、结网、扫舍

忌:嫁娶、纳采、订盟、安床、动土、破土、安葬

我对晋国赵氏孤儿一事记忆颇深,一直想写赵氏孤儿,总以为还没写到,结果一查发现赵氏孤儿就是之前写到的赵武,顿时懵了,左传和国语没有提啊,可是史记中又记载着此篇,不得已列为一个单篇!

史料众多,又是互相矛盾,个人很欣赏史记,又觉得这个故事很完美,希望大家不要跟之前的历史混淆!

屠岸贾祖代在晋国都是大夫,比之赵盾三代为卿差了点,不过屠岸贾是上大夫,地位也接近。屠岸贾是晋灵公的亲信,灵公被杀后躲了起来,赵穿要杀屠岸贾,赵盾阻止了!

晋灵公残暴,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对喜欢的人还是蛮照顾的,可能出于士为知己者死吧,屠岸贾要为晋灵公报仇。

如今的屠岸贾受到宠信,已经是晋国司寇了,是铺政大臣之一,主管刑狱,督造兵器,等赵盾死后,趁着赵盾儿子刚刚掌权,召集军中诸将,大义凛然地说,赵盾以臣弑君,如今子孙尚在,焉有是理!

诸将默然,唯独韩厥反对,赵盾并不知情,况且如此大事没有君王之命不敢从也!

屠岸贾说,赵盾纵然不知情,仍是贼首!

众将沉默,屠岸贾敢这么做晋景公肯定是暗许的,于是杀向赵府。

韩厥立刻去通告赵盾的儿子赵朔逃跑,赵朔拒绝了,事已至此,自己跑了又能如何,便嘱托韩厥善待自己的后人。

韩厥同意了,然后回家对此事不再插手!

屠岸贾明显对赵家深恶痛绝,斩草除根,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被杀,赵氏一族被屠戮殆尽,赵朔的妻子是赵庄姬是晋景公的妹妹,身世显赫,此时已然怀孕,正在宫中。

可以想见晋景公生怕妹妹受池鱼之殃,提前接到了宫中。怀了孩子始终是要生下来的,关键看是男是女了,男的可以继承爵位报仇雪恨,女的只能徒唤奈何了!

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找到程婴说,主公死了,我们岂能忍辱偷生。

程婴说,主公还有一个遗腹子,若是男孩,我们还要靠着他给主公报仇雪恨,要是生个女儿,我们再死不迟。

终于赵庄姬生了个男孩,晋景公叹口气,当初赵盾跑了,赵盾的兄弟赵穿却杀了晋灵公,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若是女儿他还可以放自己外甥女一马,于是默许屠岸贾带兵进了宫,怪只怪你生为男儿吧!

赵庄姬大惊,赶紧把婴儿藏在自己身下,婴儿却哭个不停,见屠岸贾带兵都快来了,于是发狠说要是上天要让赵氏灭绝,你就哭吧!

婴儿不哭了,屠岸贾来了四处搜寻,赵庄姬卧床看护着儿子,一言不发,毕竟碍于君臣之礼,有在王宫之中,不敢过分,告罪一声离开。

哥哥已经绝情了,非要杀这个孩子,赵庄姬出了宫怕是连自己都保不住,思前想后,夫君在日常说公孙杵臼忠心不二,如今只能搏一搏了,于是派人将婴儿送给他,让他好生抚养!

公孙杵臼叫来了程婴,两人报仇有望,很是高兴,不过一合计,如今屠岸贾非常警觉,在外布下了罗网,挨家挨户搜查,凡是刚出生的婴儿,都要查探清楚,凡是模棱两可的统统杀了!

两人都与赵朔交好,而且养个婴儿,又要雇奶妈,生病了还要找医生,保不齐消息传出去就前功尽弃了!

不过两人毕竟都是人杰,很快商量了一个完美无缺的计划,只是追求完美的代价大了点,两人要死一个。

公孙杵臼对程婴说,“一死了之难还是将孩子抚养长大难?”

程婴说,“自然是抚养孩子长大难了!”

其实从性格来分析,赵朔死了,公孙杵臼觉得三塔被推,超级兵已出,便找程婴要自杀,程婴却说还能翻盘,撑一撑,可见程婴性格坚韧,而且擅长谋划。

公孙杵臼自知自己难以抚养长大孩子,便对程婴说,“主公在时,对你比对我好。如今我就做简单的吧,难的事留给你。”

刎颈之交莫过于此了吧!

程婴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含泪答应,偷来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交给公孙杵臼,自己跑到军营说,谁能给自己千金,自己愿意奉告赵氏婴儿所在。

诸将大喜,正被屠岸贾摧得紧,再拖下去就被就地免职了。程婴带着他们到了公孙杵臼家里,公孙杵臼见到程婴就大怒,破口大骂,主公在日对你厚恩,你就算不能辅佐他,又怎能狠心出卖他。

关键时候程婴良心发现,抢过婴儿求饶说,“杀了公孙杵臼就好了,留这婴儿一命吧!”

哪里肯,于是公孙杵臼和婴儿被杀,程婴拿到了赏钱,但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他,于是他跑到深山隐居起来,与他一同的还有赵朔的儿子。

我想,就算我是屠岸贾,我估计也会上当吧!故事中元素齐备,真是以假乱真的故事,我看过不少设计的很巧妙的故事,却依旧觉得上面这个故事实在难以辨别,于是灵机一动,想到了最好的办法。

当初黄侍郎要谋害曹操,黄侍郎的小舅子与黄侍郎的小妾李香兰私通,于是告密,待曹操杀了黄侍郎之后只求自己带李香兰走。曹操笑道,你为了一个女人害你姐夫一家,留你何用,一并杀了。

果然都杀了是最好的。

程婴抚养赵武长大,十五年后,晋景公患病,于是占卦测吉凶,很有可能被收买的卜师说,功臣之后流落在外,不能继承爵位,故而作祟。

晋景公于是找来韩厥,让他找找是那个功臣之后。

韩厥一直在暗中为赵家出力,故而说,“当初赵衰辅佐文公,赵盾辅佐成公,两代有大功于国,如今赵氏被诛族,国人哀之,卦象上说的恐怕是赵氏。”

晋景公想起未曾谋面就被杀的外甥,想起赵盾,他纵然一时下了狠心,可是人非草木,总是念点旧情的,于是叹口气说,“赵氏还有后人吗?”

韩厥于是将赵氏孤儿的事原原本本的说出来,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屠岸贾身上,赵氏孤儿如今长大了,日日望杀了屠岸贾报仇雪恨,巧妙地避开了真正的祸首晋景公。

晋景公松了口气,他和韩厥商量了很久,于是第二日宴饮诸将,暗地里让韩厥派兵将他们围了起来,带着自己的外甥出现,对诸将说,这是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儿子,我的外甥,赵武。

当初诸将都是参与赵氏灭族一事的,自然担心赵武秋后算账,若是不行此策,怕是他们聚在一起,一不做二不休,先发兵杀了赵武。

到了这种地步,聪明点的都反应过来了,纷纷说当初屠岸贾矫君命,我等被他蒙蔽,天幸赵氏有后,请君王让他继承赵朔的爵位。

于是屠岸贾成了千夫所指,赵武带着韩厥、程婴将屠岸贾诛族,报仇雪恨,法不责众,何况还有一个君王,十五岁的赵武只能到此为止,何况路漫漫其修远,他年我若为青帝,那个虫儿敢作声!

晋景公将赵氏从前的封地还给了赵武,等他二十岁时加冠后,让他进入朝廷,于是出现了上面拜访父亲和爷爷故旧时的场景。

已经如此风光了,赵武着实不该在奢求了,他比很多幸运,起码要比当年替他死的小孩要幸运。他与那个婴儿本没有区别,只是生而为贵族,若是他死了,程婴随便找寻一个婴儿抚养长大,对他说他就是赵武,又有什么区别呢!

程婴等赵武加冠后,心满意足,可以无憾矣,于是他对赵武说,自己要自杀了。

赵武自然不肯,两人相依为命了这么久,情逾父子,子欲养,亲怎么不能多等待片刻啊!

程婴笑着说,公孙杵臼在下面等我很久了,我要去向他复命了,于是自杀。

活的好好的,干嘛要死呢?

是你的活法和他的活法不同罢了!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十里水晶宫,有时骑马去,笑儿童。殷勤却谢打头风。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小重山》辛弃疾

君恩重,君恩重,且教众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