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英雄志
34447500000043

第43章 文种治国

据说,封神榜里文能治国,武能兴邦的太师闻仲的原型就是文种。我读过很多穿越到三国的小说,其中一个恭维主人公“俨若商时闻仲”。闻仲被姜子牙困在绝龙岭,死得其所。

勾践走之前,把所有的国政交给了自己的文种,把太子也托付给了他。

文种很感动,他之前只是越国众多大夫中的一个,如今却成为了越国最有权势的人,士为知己者死,更何况,文种也是越国人,越国的国君在吴国侍奉夫差,意味着所有的越国人都抬不起头来。吴国成为了天朝上邦,每当吴国来人,文种都得小心侍奉;每当吴国人和越国人有了冲突,文种都要惩罚越国人,即便明知越国人是冤枉的,这种感觉太不好受了!

文种立誓要灭掉吴国,其实论实力,越国并不比吴国差太多,毕竟当初阖闾帅百胜之师都败了(很可能孙武也在)。

孙武曾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也说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

文种制定了灭吴的七项措施,对内的只有两条——积财练兵和鼓励生产。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精髓。当初晋国多次打败楚庄王,但是楚庄王却多次领兵背上,最后打败了晋国,称霸天下。楚国的富强,源于孙叔敖修水利,兴商贸,楚国府库堆满了粮食、兵甲,让楚庄王有了纵横天下的资本。

孙子开篇就说,用兵十万,日费千金,需要送军粮维持军队的民夫有几十万之多。当初阖闾每顿饭不吃超过两道菜,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和粮食,才能打败楚国。如今越国要打败吴国,必须拥有很多钱财、粮食和兵甲。

文种把越国的粮价提高,让商人从各地运来粮食卖给越国,越国支储备粮食,用货币或者兽皮等奢侈品来交换。商人很高兴的收购越国的奢侈品,拿到国外贩卖,又赚了一笔钱,如此,越国的粮食越来越多。

其次就是鼓励生育。

什么是大国?人口多,土地多的才算大国。想要打败吴国,便要有足够的士兵。报仇刻不容缓,想到国内的剩男剩女,以及那些老夫少妻,少夫老妻,文种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去理解背后的爱情,也没有空去政策攻心,制定了逼婚策略:

小伙子不能娶阿姨;老爷子不能找小姑娘。

谁家姑娘十七岁了还没有嫁人,就把她父母抓走;谁家小伙子二十岁了还没有娶老婆,也把他父母抓走。

政策执行,最惨的还是爹妈,儿子女儿没人要已经够伤心了,如今还要被抓,上哪说理去!

其实,剩男剩女如今也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谁家的父母都着急。不过现在都讲究尊重子女的选择,所以女儿三十多了还没生孩子,急的六十岁的大妈上医院做手术给女儿生了个妹妹的新闻屡见不鲜。

我想如今要是也颁布这条法令,让很多父母名正言顺的劝儿女结婚(你不结婚老子就进去了),心中肯定是痛苦并快乐着。

原本还想待价而沽,没曾想政府玩得这么绝,更关键的是,你发现包括父母在内的所有人都想你结婚,毕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还是少数,很多人都不得不找人凑合过,古代离婚率又那么低,遇人不淑也只能认了。

短时间内,原本滞销的产品转促销,办桌酒席就算结婚了,我想那些最倒霉的莫过于只能给别人随份子的人。

现代社会,你可以嫁给你想嫁的人,而没有人会逼迫你,除非你年龄不到。尊重个体的意愿,我想这是社会进步地一个体现,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今天了。

当时的越国刚打完仗,死了不少青壮,很可能还是处在男女比率失衡的情况下,于是有些女人实在找不到人嫁,只能做妾。越国新婚夫妇数量棸增,夫妇在一起,娱乐活动又不多,只好在一起生孩子。

不过当初不比现在,古代的医疗水平不高,小孩的死亡率高,更关键的是就是生了小孩,往往也养不起。

文种思考良久,制定了一个国家补助计划:

今后但凡谁家怀孕了,告诉街道办,街道办专门派遣医生看护。凡是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儿的,奖励两壶酒,一头猪;一家有三个小孩的,国家替你找乳母;一家两个小孩的,国家给你家送粮食。

生孩子还有奖励,越国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二十年后,新的一代人长大,他们就是越国讨伐吴国的主力。

国内的政策相对简单,国外就复杂了。

毕竟勾践还在对方手上,文种派人拿着越国从夏朝就积累的宝贝去吴国行贿,伍子胥不要,那就送给伯嚭,送给吴国的王公贵族,一时之间,大家都喜欢越国使臣来串门,可能还会交流一下相互之间受贿的心得。

伯嚭拿着手中的宝贝,笑笑,他不客气的手下,因为他觉得理所应当。越国因为自己而保存,自己收一些珠宝又如何?何况吴国那么强大,勾践还在吴国,还怕越国翻天不成。

文种知道女人的厉害,特意挑选了一群美女送到吴国,最有名的沉鱼西施送给了夫差,差一点的给伯嚭。温柔乡最是磨灭人的心志,夫差觉得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了,连齐国都打败了,他现在脑中想的就是吴国兵锋所向,天下无敌。一旦人有了面子,为了面子牺牲的东西就多了,为了面子,夫差会做很多赔本的生意,他不在励精图治,而是彻底的安逸下来,也变得好逸恶劳。

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我曾经这样总结过。

文种还把越国的能工巧匠送到吴国。夫差很高兴,他看到那些巧匠打造精巧的首饰,用金线缝制最美丽的衣服,打造壮观的宫殿,富丽堂皇的楼阁。

夫差觉得,这本是君王应该享受到,想来还会赏赐那些让自己满意的越国工匠。夫差只觉得吴国是大国,却不知道,每修建一所楼阁花费多少,他的父亲太简朴了。

夫差过不惯那种苦日子。

公正来看,夫差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君主,但凡有战事,夫差都亲临战场,与齐国的战争,便是最后夫差亲自带着最后的预备队杀向战场,使得吴国声势大振,最后一举击败齐国,但只能说他是一个擅长打仗的君王。

吴国真正的富强,是源于他的父亲阖闾。阖闾在位的时候,吴国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和兵械,这正是支持吴国连年与楚国开战的根源所在。而夫差即位一年便打败了越国,他即便再励精图治,一年时间,做的无非是训练士兵,调度粮草,真正的本钱都是父亲留下来的。

吴国太富有了,楚国国都里的宝贝都被拿到了吴国,父亲留下的政治遗产,让夫差有了天下最精锐士卒,有了孙武、伍子胥亲手提拔起来的精通作战的将领,可以说得天独厚。

夫差有了那么多的资本,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去消费,他想到了齐桓公和晋文公,他们那种一呼百应的威风,他明白这种威风其实是赔本的,但是他不在乎,因为吴国太富有了。

所以,夫差跟齐国打仗,打完之后,意犹未尽,又跟晋国北向争锋,他想着,当年楚庄王北向打败晋国,然后成为春秋霸主,也该轮到吴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