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浮生梦:华安公主
343100000015

自古君王多薄情

棱角分明、英俊潇洒,俊朗的面容显露出一丝慌乱.

好帅!

他是谁?奴才?看他的穿着与气质不像.是军队里的吗?看起来文文弱弱的,也不像啊,他

到底是谁?

见我呆楞的模样,男子疑惑地轻声唤道,小公主?

啊?我回过神,蓦地发觉自己的失态,没事没事!抬眼撇了他一眼,你是谁?以前好象没见过你?

哦,回…...回小公主,在下是……是司马……司马长卿,是两个月前随……随邹阳从京……从京而来……来的.

我不动声色地抹去额头上的涔涔细汗,面色平静地看着他.

等他说完这些话,估计都过了半个世纪之久,我差点就想哭给他看了,天妒英才!好好的一帅哥,居然是个结巴!

听他所说之言,他是两个月前与邹阳从长安来的。邹阳是梁王的门客之一,上次进京,他与枚乘、庄忌等人随同我们一起去了.他们几人经常搞在一起做些舞文弄墨的活儿.这个叫司马长卿的能跟他们伙在一起,估计对诗词也有些懂得,见他一副文弱书生的儒雅模样,我更觉得了.

但是这次梁国遇到这样大的麻烦,他们这些个门客同志们也应该心有所惧,各自作好了打算吧?毕竟大难临头各自飞是很现实的写照.

我点点头,“哦”了声,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许多年以后,我才得知,他便是以一曲《凤求凰》夺得美人归的,司马相如。

几日后,朝中传来消息,廷卫张欧、中尉陈嘉、丞相陶青拟联名参奏御史大夫晁错以辜负天子信任把持朝政、乱国体以谋私利、肆意更乱族制、擅自削藩之令引起诸王祸变、搅乱海内不安实为罪魁祸首等,致使宇庙倾覆祸延社稷为罪,要求革除晁错御史大夫职爵,并处以严刑.

这次吴、楚七国气势汹涌,晁错的削燔政策很明显不过是他们乘机叛乱的借口罢了.朝中那些顽固的老家伙们居然以表面作文章,联名罢免晁错,真不知他们是老糊涂了还是别有用心!

晁错是景帝的老师,师生情义在里面摆着,相信景帝不会真的将晁错给下课了才是.

然而不久传来的消息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晁错居然被腰斩于市,父母妻子兄弟不论老少也全部被处死了.

我瞠目结舌!仔细想了想,终于想通。

是了,叛国本就是以诛贼臣晁错为名发动的叛乱,朝廷无奈将矛头指向晁错,想必景帝当初也没想到削藩竟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后果,面对叛国来势汹汹的攻打,景帝顶是乱了

方寸,为求和解才痛下心肠将晁错处死的吧?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朝廷的意,叛军仍未退兵停战.由此,诸王的心可见一般,杀晁错不过是一个借口,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大汉江山.

虽然我知道最后在朝的仍是汉朝,但是其中的曲折和波动且是我所能预见到的,无论如何,汉庭此次必是会付出惨重代价.而那惨痛的代价,希望不会是梁国.

此时,梁国正陷于战争的泥沼中.

据闻周亚夫已到达荧阳,梁王每天派一个使者向周亚夫请救兵,而周亚夫却不发一兵一卒,不得以,梁王只得请景帝下令支援.景帝亲下诏书,命周亚夫救梁,然而,望眼欲穿,援军仍是迟迟未来.

如果叛军攻下梁国,那么汉庭就会受挫.如果说景帝已乱了阵脚,那周亚夫行军数十年,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而不遵旨增派援兵吧?

到底出了什么事,要让周亚夫不惜违抗圣旨?

我恍然一惊,该不会……

周亚夫在丢车保帅,而景帝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用梁国牵制吴、楚两军的兵力打乱他们的阵脚.如果梁国没有被攻陷,吴、楚两军就不会西进,这样周亚夫就有足够的时间,调动中央军主力,切断吴楚军粮道.就算梁国被攻陷了,那时周亚夫军队也已断绝了叛军后路,吴、楚叛军已必死无疑!

梁王的势力在诸侯国中算是较强的,一旦势力膨胀,或凭借某些特殊因素,就可能形成对朝廷的威胁.如果梁国被攻下,梁王要么被俘,要么被杀.无论如何,此次战事必然会使梁国元气大伤,不论哪方面,对景帝来说绝对有利!

可是,景帝与梁王可是亲兄弟啊,怎么能忍心?

难道真的是,自古帝王多薄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