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游戏梦入三国杀
3429300000197

第197章 领悟成长

一个月后孙坚离开了周家,回到了富春。时间飞快,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六岁的孙策已经开始了习文练武,初现锋芒。六岁的周瑜也开始了学习了孙子兵法。这一年吴夫人又怀孕了,小孙策看着母亲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以为母亲生病了,就急忙告诉孙坚说:“母亲生病了。”这时孙坚正在校场练兵,听说这件事后急忙回家问妻子有没有生病。吴夫人有些吃惊说:“我很好。“孙坚有些不知所措,说:”那孙策为何说你生病了。“孙策指着母亲的肚子说:”如果母亲没有生病,肚子为什么这么大。“孙坚和吴夫人这才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孙坚告诉孙策:”这不是生病,而是为你生弟弟或者是妹妹。”孙策更加好奇,说:“那父亲也是从我母亲肚子里生出来的吗?”孙坚彻底被孙策的天真打败了。只好不说话。吴夫人也不知怎样回答,只好说你大了就会懂得。

光和五年(182年)夏天吴夫人又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孙权,字仲谋。吴夫人生孙权的时候竟然梦见了太阳进入怀中,吴夫人生孙策时就已经很奇怪了,梦见了月亮进入怀中。吴夫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孙坚。孙坚听了对吴夫人说:“这是个好梦,太阳和月亮代表天地的阴气和阳气。是大富大贵的征兆。将来一定是人中之龙。”

光阴似箭,2年很快就过去了。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由于朝廷的腐败民不聊生,到处都是盗贼,四处都是强盗。桓灵二帝时竟然买卖官员。官逼民反,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黄巾首领张角在魏郡起事。由于百姓受朝廷压迫已久所以这次起义八州并发来势迅猛,起义火焰很快燃遍了整个中原地区。百姓风起响应。起义军所到之处,焚烧郡县官府,处死地方官员。官吏豪强抱头鼠窜,刘氏江山摇摇欲坠。在三十六方一旦俱发的起义声威面前,朝廷统治者惶恐不安。他们调动一切力量,对起义军进行镇压。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奉调围剿威胁洛阳的黄巾军波才部。朱儁知道孙坚有才能,奏请孙坚担任佐军司马。

这时的孙坚又得了一员大将,他就是韩当。孙坚接到圣旨后,让程普整顿军队,自己回到家中对吴夫人说出了想带孙策一起去,吴夫人大惊说:“孙策还那么小,战场太危险了。我不同意。“孙坚说:”现在天下越来越乱,如果不让他尽快认识这个世界,如何让他生存。“吴夫人说:”如果你非要这样做,如果周异同意把周瑜交给你我就同意。“孙坚说:“我正有此意“结果周异也同意孙坚的看法就把周瑜交给孙坚了。

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随他在下邳县当差的同乡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再加上从前的3000兵马共计4000人。孙坚便带上周瑜和孙策,韩当和程普来到洛阳复命。就这样两个孩子就这样被推向了战场。他们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孙坚来到洛阳,初到洛阳的周瑜和孙策都很好奇,孙坚并没有告诉他们是异姓兄弟,也没告诉他们应该如何相处。只是让他们在一起学习兵法和练武。因为孙坚友情这种东西,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情谊。可是孙策早就听母亲说起过他有一个结拜的兄弟,虽然他还不知道兄弟的含义,但他想应该和孙权一样就对了。而周瑜一直对孙坚存有尊敬,不是因为他是父亲的朋友而是因为他把孙子兵法送给自己。

这两个同龄的孩子相处的很好。孙策是英武中透着儒雅,儒雅中带着武者的血性。而且两人的兴趣爱好也差不多。相处的相得益彰。两人的感情进展会快。

可是他们毕竟是孩子,有时见到孙坚和黄巾贼小部队进行交战时特别的害怕。孙坚逼迫周瑜和孙策必须在一旁看,与敌人决斗。周瑜和孙策在哭喊和害怕中领略到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死亡。见到了什么叫生死,这些都很残酷,但这些都是真的,如果他们想在这乱世中生存,就必须面对。也许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写清楚什么叫生存。孙坚知道这么做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童年的乐趣。过早的认清生活和战争。可是这就是生活本身的要求,只有认清这个世界,才能更好的在这片土地上更好的驰骋。也许孙坚做的是对的,雏鹰折翼是为了更好的飞。

孙策和周瑜过早的了解到战争和死亡,他们是痛苦的的,他们每天都会做噩梦,都会梦到鲜红的血,和一个个人在战场上一个个倒下,他们觉得这一切很恶心,他们相互鼓励,彼此拥抱在一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也许这样他们才懵懵懂懂的知道什么叫兄弟,兄弟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的那个人。可以和你肩膀靠肩膀,心连心的那个人。周瑜和孙策暗中发誓长大以后一天要结束战乱,让所有的孩子,都不会遭受和他们同样的痛苦。

所谓英雄,人们所看到的总是,他光彩照人的一面。而他们的痛苦却只能自己去面对。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又多少次从睡梦中惊醒,渐渐的他们战胜了恐惧,他们见到的多了,不会再因为一个人的死而流泪,也不会因为一个士兵受伤而伤心。他们的心不是变硬了而是麻木了。战鼓如雷,箭如雨。在那里他们真正的领悟到战争是怎么一回事,不仅有书中所描绘的战功与荣耀,更有书中所没有写的流血和牺牲。只有上过战场的人,才能了解到生命的可贵。他们不明白世上的人为什么要打仗,但是却已经明白什么叫做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些都是书中所没有的。也是这些对战争的领悟

使他们心肠变硬,或许不是变硬而是,把柔软的一面藏起来了。也许就是在这一年他们脱掉稚气,初见世间风雨变幻。也许战争有时候不是对与错、胜与败而是生与死。周瑜和孙策想其实人们发动战争只是为了更好的活着,而不是为了那把龙椅。龙椅只属于少数人。而大多数人为的只是生存。

孙坚很快就配合朝廷的军队打败了波才,孙坚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从容大气,宁静而睿智。还有士兵们对他的爱戴。深深的印在自己心里,孙策和周瑜还有一分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