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德高日记
34254800000391

第391章 善与恶

在金钱面前,谁还能保持那份人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看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品格,要看他能否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如果再高贵一些,那就是看其能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能做到这些的人,是受人敬仰的。之所以受人敬仰,就是因为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也正应了“物以稀不贵”的道理。

“人之初”到底是善还是恶,到现在也没有定论。

其实也无需定论,人与人不一样,相貌不一样,脾气不一样、智商不一样,善恶怎么就一样呢?

所以,人之后,有善有恶,有些人可能是先善后恶,有些人先恶后善,有些人则善恶交替。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为什么人要整齐划一?也做不到整齐划一。

以我看,人之初,没有善恶,就是一张白纸。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说明了人之初,性无善恶之分。

后来?

后来的事就是后来才改变的。

人是动物,是高级动物,有七情六欲,有些人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奋斗,这里有善恶之分吗?

有人说有。

那就对了,追求自己的欲望都有善恶之分,那世上本就没有善与恶的界线。

狮子吃鹿是对是错?鹿吃草是恶是善?人为吃饱饭而偷算善还是恶?

其实这都是相对的。

当一个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去伤害他人而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他就是一个有良好品格的人。底线是不伤害他人。

当然,这些都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讨论的问题。特殊条件下,我们也很难界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有些所谓的伟人为一个地域的统一而发动战争,美其名曰:为了理想而奋斗。

那么请问:为了理想,死了那么多的人,是善还是恶?

如果不发生战争,可能不会死那么多人,社会也会正常向前发展,而战争暴发后所建立的社会,不见起就比以前优越多少。

那么善体现在哪里?恶又体现在哪里?

善与恶本就是人为的给分类的,所用的标准不见得就是对的,界线也不是很分明的。

其实,无所谓善恶。正如世上的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世上也本没有善恶,宣传的多的便成为善或恶。

同为杀人,君主杀人应该,庶民杀人就违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