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德高日记
34254800000381

第381章 春天里

最近听说某地往回撵农民工了。

“农民工”是一个尴尬的群体。

城市建设,他们付出了很多,如果没有他们,那一座座高楼是不可能拨地而起的;

如果没有他们,祖国的建设进度不可能这么快。

现在,经济不景气,他们中很多人失业了。

他们该何去何从呢?

他们所居住的城市并没有真正接纳他们,没有当地户口,孩子只能上特殊的学校,专门为外来人准备的学校,有的还无学校可上。

当初,他们为了生存,来到大城市。

当他们热火潮天的干活的时候,可能很少人会想到今天的结局。

如今,他们成了尴尬的群体。

留在本地,没有活干,生存是个问题。

回去吧,哪里还有他们的家?

当初他们中很多人,卖房卖地,毅然走向大城市。

其实即便他们不卖地,那点地也不够他们生活的。

试想,如果地多,谁会背井离乡的去外面闯?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

有地或者地多的农民,都会选择出去打短工,到收地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回来的。

他们是有根据地的。

而那些真正的农民工,他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如果城市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那祖国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真不知道哪里才是他们的家?

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某省某地,一些农民工在寒冷的冬天睡在桥下面。

记者问其是什么人?

他们答曰:农民工。

记者再问:活好找吗?

答曰:好找就不呆在这里了。

农村现在正鼓励搞土地流转,让土地集中到有能力的人手里。地少的人可以将地租出去,没事干的情况下,可以到地多的人那里打工。

土地流转的后果大家都清楚。在农村呆过的人都知道,现在机械化程度这么高,种地所需要劳动力很少。即便需要,时间上也不长,可能一年能有十几二十多天。

如果靠在地里打工,那点收入可想而知。

有人说那地租也可有些收入。

想想,地多的人不可能出租土地,地少的人,能得到多少租金呢?

没有土地的人,几年后,他们又将会成为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世界是矛盾的,

世事是矛盾的,

世人也是矛盾的。

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在这矛盾重重的社会里,沉浮激荡,我们该何去何从?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回家的路。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了。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飘无踪迹了。

一首《春天里》,有多少人能体味其中的含义?

又有多少人被进埋在春天里?

天阴了又晴,霾了又蓝,大地迎春送秋,从冬到夏。

可天地之间的那些农民工呢?

老无所依,都付与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