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德高日记
34254800000010

第10章 农家乐

2010.9.4

我看到同单位的,我的竟争对手都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也就是所谓的找门路。

其实我对他们而言,威胁并不大。

他俩都是后备干部,而我只是进入面试而已。至于能否有上佳表现,我心里没底。

其实我并不敢报有志在必得的心里。从75人进入20人的面试队伍。再由20人的面试队伍进入12人的考查队伍。再由12人的考查队伍进入4人的胜出者。4个总成绩第一的再与考查第一的4位选手票决。

这票决就大有文章了。我能走到哪一步呢?

心里不敢想。

我也只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了,也不敢奢望有什么收获。

全市只有我们这里进入三名面试者,说来也是值得骄傲的事,但这也只限于面试前。

如果面试后我们都没有进入下一级或者全军覆灭,那别人将是另一种说法了。

我们将会听到另一种说法:小样,还想当领导,也不知道自已半斤八两。

其实,我在开始就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一个人如果连一点流言蜚语都不敢面对,那我们好象也做不了别的事了。敢于偿试便成功了一半。那些说风凉话的,他们也只能说风凉话。因为他们没有胆量,没有能力去考试。他们怕失败,怕别人的风凉话。

我们不能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但我们可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10.9.8

农家乐是我镇打造的一个旅游品牌。年年都要举行开幕仪式。今年又增加一个漂流项目。

几年来。我们见证了某村村的可喜变化,某电视剧的开播为该村投供了难得的机遇。

市乡两级顺势而为,将其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并年年投入,到现在已初具规模,并且人气很旺。

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从投入来看,政府为主导,积极动员,百姓参与,并使之有很好的收益。现在来看,很多农户在其中确实得到的实惠。所以参与的热情高涨。

到了秋天,在宜人气候的映衬下,附之以良好的建设,某村的今天就象一个二次出嫁的新娘,精神涣发。

到现在。某村已不再是一个单调的景点,而是与某山、某谷、某活鱼街等构成一个旅游圈。不仅有山的奇、水的秀、鱼的鲜,还有玩的纯。

某村游品农家菜,住农家屋,观农村景,玩水上漂。风土人情,村里村外都是秋的美景。

由此看,此农家乐为秋增了色,秋也为农家乐添了彩。

某村的秋天是美丽的,秋天的某村是多彩的。

2010.9.9

今天我们到某村,做一些准备工作。在十六号的时候开业。我们一行八个人。其中有五个女同志。年龄二十至四十不等。但一天下来,我真正领教了她们那颗躁动的心。

其实我们的活并不多,干起来也很轻松。

这几个女同志则尽显女人之能事,说起话来无庶无拦,而且啥嗑都敢唠,不管有无男士在现场。

那话听起来都有些不好意思,而说者却轻松自如。她们不分年龄老幼,做为机关干部,竟有如些的表现?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社会岂能不乱。还扫黄打非?

当今的社会咋就这样了,人都没有廉耻了吗?

难到女人的地位提高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女人真的不能和男人比。男人如果说“花”的话,至少会有所顾忌,而女人则不管不顾,啥都敢搂。

真是自叹不如。

如今的社会不一样了,女人翻身得解放。

我们同意,这是应该的。

可女人一解放就如此“潇洒”,还真有点不适应。

也许我要学的东西太多

2010.9.10

早晨,我们一行人又来到农家乐,今天的任务是展厅内的设置。

这两天把活干完,届时省里来人检查。

我们主要是仿古式的糊棚,就象以前60年代的农村住的房子一样,都用报纸糊的棚。

不过我们用的是花纸。

我们二十多人分三个组,我这组除一个老头外,都是新来的人,有新考的公务员,有来的大学生村官,还有公益岗位的。

清一色的女生,在她们的堆里,我居然是老大哥了,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如此之快。

想当年的小弟,现在也成了老大哥了。

不知道在这个群体里谁第一个称我为叔叔,我想这都是不远的将来的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想想我们这个群体,去年来的人,有几人永远离我们而去。又有几人远走他乡。在看看三五年前,真的不敢想象。

今年我们在一起干活,来年再来,又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变化。

人生苦短,但又能怎样呢?

我们在忙录中送走一个个夕阳的时候,我们却没有觉察自己也将自己的青春送走了。

难到这就是有得必有失吗?

2010.9.11

上午,来到单位,本想静下心来看一直面试题,可没看几道。就被一些新闻所吸引,是关于DYD的事。

看到美韩针对中国的军演,看到RB针对中国的嚣张,看到中印之间的对抗,我似乎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好象看到当年的八国联军进中国一样,心里有种恐惧感。

其实我的恐惧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在近几年在经济上虽有了很大的发展,军事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可我们都知道:军队中的腐败问题一直都很严重。一个腐败的军队,我没能指望他们给我们带来安全吗?

让我们想想当年的甲午海战。中国当时的海军也可谓很先进,可与RB相提并论。

后来呢?中国不也似惨败而告终吗。

有人总结说中国军队采用了错误的战术。

也有人说是中国军人没有实战经验。

但我认为那是腐败的最终结局。

当中国军人将炮弹上堂并击中敌舰后,才发现本应是炸弹的炮弹却成了穿敌舰而过的穿甲弹,并没有爆炸。敌人因此而活命,中国军人却因此而丧命。当李鸿章到海防察看军火库才发现,当地官员竟将弹箱内装满石头来欺骗上级。而炮弹被他们卖了,钱自然进了他们的腰包。

当今呢?当政的军人们看到要到来的危险了吗?

我相信他们比我更懂时事,他们理应得到就快的时讯。可他们领导的军队做好准备了吗?演习造假,内部管理庸俗,金钱至上,随意买卖官衔。这是社会的共识。我们又能指望他们什?

我知道他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可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热情,不只是战时的拼命精神就能取得胜利。

而是多年的磨练,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战术,再者我们的武器并不具有优势。

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真正的爱国热情,没有十年磨一箭的精神,又怎能雪国耻?

RB人不怕我们的吹牛,吹牛也只是自己给自已状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