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背着背包去支教
34250200000034

第34章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水塔小学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学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外语老师十分紧缺,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外语老师的招募迫在眉睫。

“喂!王老师么?”

“我们到县城了!再怎么走......”

学校来了两个美女老师,她们之前都是做导游的,两个老师说他们的梦想清单里有支教。一个叫大彩,一个叫曼丽。大彩老师从遥远的冰城哈尔滨过来,她身高一米七五,身材苗条,留着披肩的长发,温柔大方。曼丽老师来自美丽的宣城,她满脸绽开的笑容,像一朵牡丹开放,迷人的小眼睛若芝麻般大小,找寻不见。

“如果你爱她,就带她去旅游吧!

如果不爱她,就让她做导游吧!”

大彩和曼丽老师忙碌了几年,觉得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了。她们联系了背包支教组织,就这样来到了偏远山区的水塔小学。背包公益由阿乖老师创办,以旅行的名义支教,以旅行的名义做慈善。他们历经风雨几十载,源源不断地向偏远山区,输送优秀的支教老师。他们源源不断向山区捐助急需的物资。

来学校不久,大彩老师就跟孩子们互动起来了,也许是刚到山区的新鲜,也许是这个爱心迫不及待地要赶紧奉献。

大彩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就像妈妈对待儿子一样。她特别喜欢小孩子,和孩子们一直在一起。这里的天气很冷,风吹过,一阵颤栗。她顶着寒冷,跟孩子们手拉手跑到操场上去做游戏。他们玩的正起兴的时候,曼丽老师走过来说:“你们不冷么?

“没感觉到啊?”大彩老师笑着说。

曼丽老师问孩子们:“你们冷不冷?”

“不冷!......”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声音很大,也很齐。两个新老师,外语的口语很好。英语、韩语、俄语都不错,她们的普通话都已经过了二级甲等。虽然证书算不了什么,但是她们的导游能力非同一般。我说:“山里缺少的就是这样的老师!”

背包支教的意义也许就是一次旅程,是一次神圣而责任重大的旅行。我们必须珍惜在山区的宝贵时光,把自己的爱心和知识奉献出去,把孩子教育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孩子们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多少年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

勺子总会碰到锅檐的,支教老师们也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绊绊,李雪梅老师看不惯新来的大彩老师,她指着操场说:“这么冷!把一个个都冻感冒了!”她放声吼着:“都给我回教室!”这时候,大彩老师先是想发火,出于服务行业的职业习惯,硬是把怒火压了下去。她也知道,既然为了孩子来到这里,何必跟别人计较这么多。为了这些求知若渴的娃娃们,大彩老师笑了笑,回到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