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仙侠杀手之王
341800000067

第67章

在岩石中,有几缕细泉,汨汨而流,将这处空地溅得十分潮湿。

一阵阵的腥臭之气,飘过来令人闻之欲呕,而掩鼻不及。

可是有一点令人入眼惊奇。

就在这一片潮湿腥臭的空地当中,有一处凸出的小土丘,约有圆桌面一般大小。土丘上有一株高约三尺、粗约饭碗的杜鹃,长得矮粗异常,枝叶茂密。

此刻有三朵黄色杜鹃花,绽放枝头。

这三朵黄杜鹃特别肥硕,比一般杜鹃要大上两三倍。

在一般杜鹃之中,黄杜鹃本届少见,若是像这样肥硕的花朵,更是罕有。

不用说,这株黄杜鹃上开的三朵黄花,正是余婆婆要郑冷翠摘取的。

再仔细一看,紧邻这株黄杜鹃的土丘之旁,有一丛绿色的芦荟。

和黄杜鹃一样,这丛芦荟长得又肥、又阔、又长,厚实肥壮,完全与一般芦荟不同。

没想到郑冷翠所需要的两样东西,竟然同在一处,叫人好生欢喜。

郑冷翠正要跨过一堵石头,进入那处空地,突然在石头之旁发现一个包裹,上面贴着一张虎皮宣写的了条,有几个大字:

“付与翠冷收拆。”

单看这“翠冷”二字,不用说,这包裹是百花谷的主人所留。

郑冷翠稍稍迟疑了一下,终于拿起包裹,解开外面的绳索,里面包的是一对“杀手之剑”,还有一个皮制的小口袋,下面压的居然又是一封信简。

“虽然黄杜鹃与绿芦荟不是百花谷之物,但是既在百花谷,按理就应该助你一臂之力。但是,对一位智勇兼备的人来说,你不见得欢迎,还是让你独力以赴吧!不要小觑里面的毒物,还是以小心为尚,稍一不慎,便遗恨千古!

宝剑未必用得着,还是以称手的兵刃对付为宜!

祝你成功!”

下面还是画了一柄小小的药锄。

似乎是老习惯,后面又附了一段小字:

“麂皮口袋里装的是一香炉、香一撮,点时可驱秽气。药膏一瓶,涂于手上,可预防毒液。这不是帮助,只是对于你的一点歉疚之意。”

郑冷翠此刻已经完全忘记她在百花谷所受的种种考验,从而对这位不知姓名,尚未谋面的百花谷主人,有着无比的好感。

她觉得百花谷主人虽然是位老人。她一直认为经营百花谷的主人,和百草谷余婆婆一样,是一位年高而性情古怪的老人,可是这位老人有一颗年轻的心,风趣、开明,而且又有原则,一点也不输给年轻人。

郑冷翠告诉自己:

“只要能活着离开百花谷,一定要会见这位百花谷的主人而不使失之当面。”

她将一封“杀手之剑”交叉背在身上。

将香炉在手里把玩了一会,玲珑精致,只有一掌握住的大小,雕刻得栩栩如生两条盘龙,连在盖子上,正好成为喷烟的出口。

香炉里有一小包想必是香末,居然还有镰刀火石和纸媒,真亏他想得周到。

郑冷翠笑笑说道:

“既然让我独力完成,就不要有任何帮助了吧!谢了!”

至于那瓶药膏,她索性连打开一看的兴趣都没有了。

一切准备妥当,开始绕过大石,向上攀登。按照她着急的心情,她应该是一跃而上,但是她没有,她是缓缓而上,随时准备迎接不可预期的情况发生。

当她登上最后一块大石头,朝里一看,原来那一块不大的空地,是一处湿地,呈现的是一片烂泥。烂泥上面蠕蠕而动的是密密麻麻、数不清有多少只的蝎子。

这种情形看在人眼里,让人发麻。

这些数不清的蝎子,长得比一般蝎子都要肥大,那带钩的尾巴要是伸展开来,连头带尾约有五六寸长,真是吓人。

这些蝎子聚居在这里,凭什么活下去?为什么会在这里聚居?没有人能有答案。为什么百花谷别的地方看不到一只蝎子?

这些蝎子围绕在黄杜鹃与绿芦荟四周,是为了保护这两株难得的东西吗?没有人能够知道。

据传说,大凡在深山大泽之中,存有宝物的时候,就一定有一种奇禽怪兽死忠保护,如果有人想攫取,就会受到攻击。在白山黑水之间,曾经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说是:在长白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株超过千年以上的成形人参,因为久受日月光华的照射,与山川灵气的孕育,这株成形的人参已经可以变化为人形。

每天这株成形的人参都在山中玩耍,在他的身边总有一只火眼金睛的老白猿,跟随在侧,而且是寸步不离。

有一天,有一位青年采参人,在山中发现这株成形的人参,知道是稀世珍宝,便想用一根红丝带子拴住,等待满月之夜再来挖取,不要伤害到人参的灵气。

没有想到这位青年被老白猿扑击而死,化为一枝浆草,长在人参旁边。

这故事当然还不止于此。

还有人将这成形的人参更美化为一位漂亮的少女,爱上了这位采参的青年,终于殉情而死,千年人参从此枯萎。

这种凄美的故事,愈是在人迹罕见的山野,愈是有这种传奇。

郑冷翠当然也听过这些传说,但是眼前的情形,实在没有办法与那些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连在一起。

丑陋、剧毒的蝎子也不是火眼金睛的老白猿,但是,看样子保护那株黄杜鹃和绿芦荟,倒是很相似。

换句话说,要想取得那三朵黄色杜鹃花,和截取一段绿芦荟,就必须设法通过那可怕而又恶心的蝎子阵。

郑冷翠才知道百花谷主人在这简中说的,杀手之剑看来是无用武之地。

她正在思索要用什么方法越过那些可怕的蝎子,到达黄杜鹃附近,忽然,黄杜鹃的四周又起了一阵变化。

就在黄杜鹃和绿芦荟的旁边,有许多石隙,忽然,从石隙中爬出来数十只肥大的蛤蟆,浑身白点,鼓着肚皮,呱呱直叫。

这时候那些拥挤在一起的蝎子,一听到呱呱叫声,仿佛霎时间情神百倍,一齐朝着那数十只肥大的蛤蟆爬过去。

奇迹出现了。

那些蜂拥而上的蝎子,将白点蛤蟆包成一堆以后,不消片刻,那些蝎子像是崩溃了的土堆一样,纷纷落下,仰死成一堆。

那些蛤蟆身子肿大起来,身上的白点,喷出白汁,那些蝎子无不沾上就死。

郑冷翠真是开了眼界。

蝎子是五毒之中最毒的东西,而且又是那么多、那么肥大,只要被螫上,一只蝎子可以毒死两三只大黄牛。

没想到还有比蝎子更毒的东西。

那些蛤蟆毒死了蝎子,吸吮了蝎子的毒汁之后,留下一堆蝎尸,蛤蟆又慢慢回到石隙中去了。

看来宇宙间,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在遂行着上天的旨意,让万物都能保持平衡生存。否则,强肉弱食,宇宙间能剩下的东西就不多了!

闲话说过。且说郑冷翠看到这一幕触目惊心的残杀,使她觉得,剩下的蝎子固然还是令她十分棘手,还有那石隙中的蛤蟆,恐怕比蝎子更难缠。

如果它们是保护黄杜鹃与绿芦荟的,只要有人接近,它们一定就会群起而攻,那喷出的毒汁,连蝎子都无法承受,要是人沾到一点,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