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西游迷雾
34086400000004

第4章 悟空传(2)

上一回讲了大闹蟠桃会另有原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孙悟空闹蟠桃会的起因?

《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

孙悟空说: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

这句话其实是有潜台词的。

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

孙悟空早知道赴会名单上没有他,他问七仙衣女赴会名单,只是想在证实一下而已。

证据是:

当七衣仙女说,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时,孙悟空说去打探一下。可事实上他并没有去打探消息,而是先定住七衣仙女。见到赤脚大仙时,他也没有打听名单。而是蒙骗赤脚大仙去通明殿,最后他竟然明目张胆的去闹蟠桃会。

原文——

《仙女道:“此是上会旧规,今会不知如何。”大圣道:“此言也是,难怪汝等。你且立下,待老孙先去打听个消息,看可请老孙不请。”好大圣,捻着诀,念声咒语,对众仙女道:“住,住,住”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曌曌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

孙悟空打探消息为什么先定住七衣仙女?

定住七衣仙女不怕以后事发吗?

原文——

《那赤脚大仙觌面撞见大圣,大圣低头定计,赚哄真仙,他要暗去赴会,却问:“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见招,去赴蟠桃嘉会。”大圣道:“老道不知。玉帝因老孙筋斗云疾,着老孙五路邀请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礼,后方去赴宴。”》

孙悟空哄走赤脚大仙,目的是自己独自去赴会。

他为什么不跟赤脚大仙打探名单呢?

即便他能哄骗了赤脚大仙一时,但事情明摆着马上就会事发。要知道,这两桩事可都是有人证的,而且还都是铁证。

孙悟空为什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那问题来了!

孙悟空为什么明目张胆的去闹蟠桃会?

我认为他大闹蟠桃会不是一时冲动。因为在此之前,有人就针对他布局了。他的大闹蟠桃会是受人教唆的。

在孙悟空看管蟠桃园之前,他有一段时间曾广交好友。这段时间就有“个别神仙”透露过蟠桃会的细节。这位“个别神仙”提醒过孙悟空,今年的蟠桃会名单没有他。

并且这位神仙还诱导他要大闹蟠桃会。说这样可以逼迫玉帝妥协让步。因为在此之前,蟠桃会就有忘请某位神仙的事,而这位神仙就大闹过蟠桃会。结果玉帝王母并没有深究,反而在明年的名单上添加了此人。

孙悟空闹完了蟠桃会,还想着回府睡觉。

原文——

《大圣却拿了些百味八珍,佳肴异品,走入长廊里面,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吃勾了多时,酕菘醉了,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

孙悟空并不认为,他闹蟠桃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他还认为这次闹蟠桃会,会逼着玉帝向他妥协让步呢。可没想到他喝醉了酒误进到兜率宫,而且还吃光了道祖的金丹。

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蟠桃园是在天宫的第一层,而兜率宫是天宫的第三十三层。他怎么误走也不可能误到兜率宫里啊?

很明显,孙悟空的大闹蟠桃会,误走兜率宫吃金丹,是有人在背后操控他的。

西方有句谚语,“谁是最大受益者,谁就是幕后指使”。

因为道教的金丹被偷吃光,最受益的人就是玉皇大帝。所以我说,这背后的操控者就是玉帝。

......

我们接着说孙悟空。

孙悟空再一次反下天庭,在捉拿孙悟空的时候,观音菩萨上天来了。玉帝几乎跑着下殿去迎接观音菩萨。

当时的情节是这样的:

《众仙怡然随往。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师、赤脚大仙等众,俱在此迎着菩萨,即道玉帝烦恼,调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菩萨道:“我要见见玉帝,烦为转奏。”天师邱弘济即入灵霄宝殿,启知宣入。时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后。菩萨引众同入里面,与玉帝礼毕,又与老君、王母相见。》

观音菩萨进殿见玉帝时,当时的情形很奇怪?

为什么太上老君在上?

王母娘娘在后?

玉帝在哪个位置呢?

他当然是在殿下迎接啦!

这三个人的位置很是耐人寻味啊!

我认为玉帝三人原来是坐在殿后的。闻听观音菩萨的到来,玉帝是跑着下殿迎接的。而太上老君是很傲慢的走到殿前,所以作者写他在上。

而王母呢?

她是一动没动坐在原位吃干醋,所以作者写王母在后。

那问题来了!

玉帝为什么如此的重视观音菩萨?他为什么跑着去迎接观音菩萨呢?

这个问题牵扯到后续的谜团,我们以后到相关章节在细说。

......

我们接着说孙悟空

观音菩萨推荐二郎神捉拿孙悟空。

二郎神不负重望,在道祖的帮助下,抓住了孙悟空。可在处死孙悟空的时候,发现刀斧雷电都伤不了孙悟空,道祖见机会来了,提出八卦炉煅烧孙悟空。

当时是这样描写的:

《那大力鬼王与众启奏道:“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玉帝闻言道:“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饮了御酒,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里,运用三昧火,锻成一块,所以浑做金钢之躯,急不能伤。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我认为,自从道教的金丹被孙悟空吃光了,太上老君就明白自己着了玉帝的道了。

老君发现,大闹天宫其实是冲着自己金丹来的。所以老君要提出要煅炼孙悟空,他的目的是为了炼回金丹。

大家不要小看这金丹。

没有这九转金丹,道教在天庭的底气就弱了,就不能控制天下的神仙了。

而玉帝早就算出道祖的小心思,早在这挖坑等着他呢。

太上老君满以为能炼回金丹,没成想孙悟空却从八卦炉中逃生了。最后还惯了道祖一个倒栽葱。

作者写孙悟空惯了道祖一个倒栽葱,其寓意是道祖这次跟头算栽大了。

孙悟空被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没被炉火烧死,一出来还将道祖惯了一个倒栽葱。道教的名声这一下跌倒谷底了,道教的神仙也被弄的一点脾气都没了。

我估计,太上老君这段时间憋屈的没敢出门。所以在书中这段时间里,作者根本没有写太上老君。

再看我们的玉帝,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请如来佛祖出手了。如来上天只一个回合就镇压了妖猴。

这一下把道教的脸面都踩到脚底板了。看着道祖那铁青的脸,我估计玉帝与佛祖做梦都能笑出声来!

......

紧接着还有更绝的!

一招镇压了孙悟空后,玉帝与如来佛祖还在那一唱一和秀演技呢?

大家看一下他们有多气人啊!

原文——

《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阿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入席前众仙要佛祖为此会立一名,佛祖非常高调的说了一个“安天大会”。

大家听了是什么表情?

书中是这样写的:

“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

当如来佛祖说出“安天大会”时,在场的每个人心情都不同的?

保皇派的人是兴高采烈地喊的,而道教的人则是咬牙切齿、阴阳怪气的喊的。

......

玉帝的阴谋终于得逞了,可倒霉的孙悟空却被五行山压了五百年。

他困在山底的石匣内,一动也不能动。他望着天回忆着自己的一生,五百余年的时间,他应该想明白了很多事。

佛祖为什么对自己说那一番话?他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佛祖要把他轻轻的压在山下?佛祖会是自己的授艺恩师吗?

菩提祖师为什么不传给自己兵器?

玉帝为什么让自己看管蟠桃园?

自己只是想混个蟠桃会的名额,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来到兜率宫?还偷吃光了道教的金丹?

那个撺掇自封齐天大圣的独角鬼王是哪来的?

祖师为什么提前把躲灾之法告诉自己?他怎么知道自己会遭遇八卦炉的劫难?

孙悟空努力回忆着。

从出生到被镇压发生的每一件事,所经历的每一个细节。五百余年的镇压终于让他明白,如来佛祖就是自己的恩师。

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翻不出佛祖的手心了?

因为他一直就是佛祖手中的棋子,他一直都在佛祖的手心里攥着呢。

所以当观音菩萨来点化他时,孙悟空才毫不犹豫的说:

《如来哄了我,“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

......

当然!

如来佛祖与菩提老祖是一个人,只是个人的猜测,书中并没有一处写明。

但我要说的是,如果他们不是同一个人,我所推测的种种假设都不会成立。

要知道孙悟空是主动加入佛教的。

如果他的师傅不是如来佛祖,他反会成为一个背师叛道的小人;一个受到胁迫就会投降的叛徒。我们的英雄也将称不上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来佛祖与菩提老祖必将是一个人。

......

孙悟空有满脑袋的疑团?

他不知道恩师为什么如此对他?

虽然他隐隐猜到真相,但又不十分确定。他眼巴巴的盼望着解开谜团,盼着重获自由。但他不知道还有更大的谜团,和更大的考验在等待着他。

预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佛祖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