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揭开萧妃娘娘的面纱
3394900000027

第27章 双龙弄潮声(晋阳廷议)

连忙带着数名亲信落荒而逃的高纬帝与冯小怜,在宇文邕的哈哈大笑中夺路北去,一行人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并没有穿越雀鼠谷,退守高粱桥要地。回望眼北齐军全都四散奔逃,军资甲仗扔得到处都是的狼狈现象,齐主高纬就逃到了洪洞。

北上晋阳去取皇后衣饰的太监,也与高纬帝不期而遇,真可我不幸之中的幸事一桩,高纬帝即令挂起黄金帐,楠木烧水,玫瑰陌香,让冯小怜穿上皇后礼服,隆重地进行晋升左皇后大典。一时间,偌大一个洪洞,帝乐袅袅不绝于道,百官朝凤罗列于庭……

冯小怜早没有了母仪天下的尊严与快感,揽镜照影,重匀脂粉,却柳眉锁翠,杏靥敛红,一双翦水秋瞳,几乎要垂下泪来。

突闻后面又报追兵大至,一行人刚刚停下来,便上马再往北逃,高纬帝看着冯小怜身着皇后宽大的衣裳,朔风里衣舞带飞,禁不着称赞道:“左皇后,怜飞天,一路北上雪满山……”

“陛下,您冒天下之大不韪封淑妃为左皇后,冯小怜一生一世相报!”冯小怜回笑着。

满山飞雪却动摇了北周武帝宇文邕趁北齐主力实际已被打垮乘势北上的决心,便以将士在严寒中作战特别艰苦、败兵不可穷追为由,准备带军队退回长安休整。

“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梁士彦叩马苦谏:“战时稍纵即逝,我北周大军应直捣北齐重镇晋阳,不给腐败皇帝高纬任何喘息之机会……”

“陛下,不要辜负了梁刺史一片苦心,陛下应不辞鞍马劳顿,御驾督师亲征!”宇文宪上前谏道:“皇上出马,一个顶两,料那高纬帝,空有山西(太行山以西)山东(太行山以东)河南(黄河以南)之地,也无路可逃!”

北周武帝采纳了梁士彦的意见,自统大军追迫齐军,彻底灭掉北齐。虽然这时,有些将领因为长时间打仗而不愿前进,但是动摇不了宇文邕一鼓作气灭掉北齐的决心。

“放纵高纬,就等于自生祸患!总是北齐休养生息卷土再来,无异于放虎归山!”宇文邕笑对诸将领诸:“你们想回去,就回去吧!朕一个人也能灭掉北齐。”

“皇上考虑的很是周到呀!北齐大军逃跑了,举国为之震动,人心惶惶,害怕我北周大军深入其山西山东河南之地,如我大军席卷北上,一定能灭了北齐!”梁士彦附和道。

诸将不敢再言,挥师向晋阳和北朔州急进。北齐高阿那肱率军1万镇守高壁,宇文邕率军至高壁,高阿那肱望风而逃。

宇文宪挥师永安,宇文邕率领大军随后来到。齐军收拾残余,攻占高壁及洛女砦(今山西霍州南)。高祖宇文邕命令宇文宪攻打洛女,北周大军在介休会师。

随着宇文邕的进军,北齐投降的将领是越来越多,守卫太谷的北齐特进、开府那卢安生,率领精兵一万人投降。宇文邕仍任命其为太谷刺史,

介休齐将韩建业举城投降,宇文邕加封其为上柱国,封郇国公。自是齐之将帅,降者相继。封其特进、开府贺拔伏恩为郜国公,武卫大将军封辅相授柱国,封西河郡公。其余官爵各有差别。

高纬帝退守北齐实际的政治和军事中心晋阳,抚摸着五龙门坚固的城垛,高纬帝看到了先祖高洋自立前夕,领披甲将士八千人向东魏孝静帝辞行。望着高洋远去的背景,曾经被高澄辱骂殴打却无可奈何的孝静帝哀叹道:“高洋看来不能相容于我,我真不知道会死在哪一天。”年仅二十岁的高洋之所以如此的飞扬跋扈肆无忌惮,无非就是因为他牢牢掌握着难与争锋的晋阳这一军事重镇。高纬帝同样也看到了历任北齐皇帝,一次次从晋阳出发征讨北周和北方的几个游牧民族,又一次次在战争结束之后率军返回晋阳。晋阳,是北齐前代数十年苦心经营的地方。

高纬帝更看到了兵败如山倒的北齐军队一路狂奔数百里,退回晋阳勤王,更看到了黑压压的周军长驱而入,逼近晋阳,忧虑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

“陛下,不能坐以待毙呀!”冯小怜心里盘算着,是到了该真心帮助高纬一把了。

“对对!不能坐以待毙!!”高纬帝心急火燎地:“走走走……”

“陛下,整军再战呀!”冯小怜拉着了高纬帝:“不能一走了之呀!”

“是不能一走了之!”高纬帝匆匆走下城墙,走进宫殿,看了眼早就等候的群臣,许久许久才开腔:“北周大军气势汹汹而来,我们该怎么办?下面的路该怎么走?”

“陛下,我大齐只是新败,天命未改,成败得失,从古到今都是整军再战!”群臣异口同声:“眼前首要的,就是稳定军心民心,宜停各种赋税,安慰朝臣百姓,收拾遗兵,调兵勤王,凭借晋阳城高池固,背城死战,以保全我大齐的千秋江山!”

“周军已占领雀鼠谷高粱桥、高壁、介休,我想退守北朔州,以突厥腹地为支撑,大家说怎么样?”高纬帝冠冕堂皇地。

“陛下,北朔州去不得!尊崇英雄的突厥信不得!”大臣们不同意。

“陛下,逃跑路线要不得!”高延宗站出来:“逃跑行为严重影响军心……”

“高延宗,朕是那种为了性命不要祖宗江山的无能之人么?”高纬帝愤怒地站起来:“诸位爱卿,晋阳,北周龙兴之地,城高墙后,粮食兵员充足,宇文邕一嘴吃下去,撑死他!”

“是呀,陛下!”冯小怜笑盈盈走出来:“各位爱卿,陛下不走!陛下誓与晋阳共存亡!”

“可陛下,还在犹豫呀!”广宁王高孝珩松开了捂着嘴巴的手。

“陛下意思是想再开辟北朔州,把北朔州变成另一个抗击北周的坚如磐石的根据地,与晋阳互为犄角……”冯小怜笑着打起了哈哈。

“对对!互为犄角……互为犄角……”高纬帝深深出了一口气,抬眼看着众臣,缓缓地:“俗话说得好,说话千张嘴,主事一锤音,晋阳吃紧,遣安德王廷宗为左护城使、广宁王孝珩为右护城使,统筹晋阳保卫战!”

“谢陛下知遇之恩!”高延宗和高孝珩同时出列。

“自即日起,朕封高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高纬帝慷慨激昂地:“并州战和,阿兄自取!”

“陛下为社稷不要轻举妄动,臣为陛下出死力战。”高延宗哭道。

“安德王不要动辄眼泪!”冯小怜激情地:“平阳一战,王兄全军而退,实在可贺可嘉!”

“陛下,皇后娘娘千岁,为我大齐,臣愿粉身碎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延宗痛哭流涕。

“保卫晋阳,捍卫大齐江山,左皇后,也是你的左膀右臂……”冯小怜激情地。

廷议结束之时,晋阳城外满是北周军队北上的呐喊声,晋阳城一片不眠声,高纬帝一步三撞走进后宫,紧急召见王康德、中人齐绍等,嘱咐其秘密护送皇太后、皇太子连夜赶往北朔州。

“快快!收拾收拾!”看着二人领命而去,高纬帝连忙招呼周围。

“陛下,您真要高跑跑呀?”冯小怜惊愕地。

“晋阳弹丸之地,如何能阻挡着北周的数万铁蹄……”高纬帝急急地解释。

“可安德王?”冯小怜并不明白地明白地看着高纬帝。

“一桃杀三士,一箭钓三鱼!”高纬帝并不想明白地却明白滴解释着:“假如高延宗守着了晋阳,是朕慧眼识珠;如其守不着,可为朕赢取更多从容北去北朔州的时间;万一高延宗被宇文邕收拾了,也就割去了朕的心腹之患……”

“陛下,你不能这样呀?”冯小怜拉着高纬帝的手臂晃悠着:“大好河山……”

“大好河山,已被你晃没有了!”高纬帝心烦意乱地:“不要再说我表面上留高延宗守晋阳,实际上没安好心。怜淑妃,我跟你坦白吧,我就是让高延宗拖住宇文邕,咱有更多的机会,往更安全的地方跑!”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骆提婆附和道。

“错了!你们都错了!”高纬帝吼道:“我宁可当北周占领了并州,也不想把晋阳留给安德王!”

“陛下,又一面黑莲教旗!”刘桃枝摇晃着一面黑莲教旗气急败坏走进来。

“进!进!进!又是进!”高纬帝夺过黑莲教旗,踩在脚下。

“陛下,我们去北朔州!”冯小怜毫不犹豫地。

“怜淑妃,你说什么?”高纬帝惊愕地看过来:“你是……”

“我是说,我们速去北朔州,与太后太子会合,讨来突厥大军……”

“哈哈,知我者,左皇后也!”高纬帝搂着冯小怜哈哈大笑。

是夜丙辰,高纬帝南城,犒劳守城将士。其后,悄悄打开五龙门,向北朔州逃去。诸将愤然,丢下早已失去人心的高纬帝,一个个跑回晋阳,大家推举高延宗为帝,坚守晋阳。

因为高纬执意要跑,结果他的近臣也开始投降周军。开府仪同三司贺拔伏恩、封辅相、慕容钟葵等宿卫近臣三十余人,悄悄离开高纬向西投奔宇文邕,北齐降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