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育儿经
33664500000027

第27章 女儿被复旦附中理科班录取了

当女儿在1991年12月荣获上海市初二数学竞赛二等奖,和在1992年4月荣获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一等奖时,我就把目标转向女儿升入高中的问题了。我把这叫做,预则立,不预则废。或不打无准备之仗。当然,根据我在清华附中做课外辅导员和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经验,大学附中的师资力量远远超过一般中学和重点中学。因为,大学附中肩负着为大学输送人材的责任,因而大学附中和大学在用大学的师资力量培养附中的学生上是利益共享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大学的师资一般都要比高中的好很多。

此时,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无声地告诉我,应该送女儿进大学附中。

在1992年4月中旬时,妻子带回家一个喜讯,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女儿已经被上海的老牌名校上海中学提前录取了。这无疑地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我把我的想法告知妻子。妻子说,你的想法好是好,但是人家上海中学等着要我们的回音呢!如果两头脱空怎么办?

我心里有底。上海中学的提前录取意味着上海市教育局在帮助他们抢好的生源。现在,是上海中学在求我们,不是我们在求他们。有上海中学的提前录取作后盾,我们还怕什么?于是,商定先拖着,不给上海中学答复。我们抓紧时间联系好的大学附中。

自己瞄准的目标是复旦附中,即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四大名校之一。当然,在我的心目中,复旦大学和复旦附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学校。恰恰在此时,也是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复旦附中理科班提前招生了。可人家是招在物理和化学竞赛中得奖的初中生,女儿只在数学竞赛中得奖,不属于它的招生范围。

我才不管这些呢。我径直地往复旦附中校长办公室走去,谁让我心里有你这个目标呢。结果是,我给女儿报了名,参加了复旦附中理科班的选拔考试、最后,女儿考入复旦附中理科班。靠女儿争气,我梦想成真。

上海中学录取我女儿了

果不其然,上海中学录取我女儿了。上海中学是教育局规定的全市四所名牌中学之一。是以数学好闻名于上海市的。全市四所名牌中学也就是俗称的四大名校分别是上海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复旦附中),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简称师大二附中),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交大附中)。从学校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上海中学在上海市教育局的独特地位了。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属中国顶尖大学之列。这两个顶尖大学的校长属于副部长级的干部,比上海市教育局局长的级别还要高。华东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院校中的顶尖位置也确立了其校长的级别不会低于上海市教育局局长的级别。不言而喻,大学的附属中学担负着为大学搜罗人材之责。特别是两所顶尖大学的附属中学。因此,上海市教育局局长真正能够依靠的也唯有上海中学了。

在这四大名校里,历史最为悠久的要数上海中学,名气最响的要数上海中学,实力最强的也要数上海中学。上海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百年以上。在1949年前的中国,上海中学已经赫赫有名。如果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中国顶尖人材,则上海中学是培养出最多的中科院院士的一个中学。

上海中学通知我妻子参加上海中学组织的家长会。在会上,上海中学宣布了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已录取的1992年9月1日入学的名单。我女儿的名字赫然在册。妻子喜颠颠地赶回家把这喜讯告诉了我。

你可能会问,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决定把女儿送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呢?

决策:女儿入上海中学还是复旦大学附中

我的第一句回答是,你问了一个好问题。我的第二句回答是,女儿是我的孩子,我送她去的是,我认为是上海最好的中学。

那时还没到5月1日,妻子已经接到上海中学提前录取我女儿的决定了。那么早,就给我们吃定心丸了。好事一桩。我为有这样争气的女儿而高兴。不过,我和妻子说了,大学附中的师资力量强,我们等着看看再说,好吗?但妻子说,那我们怎么答复上海中学呢?我说,现在是他们要我们,不是我们要他们。主动权在我们手中。于是,我和妻子决定,先拖着再说。

我说过,人都是从自己或他人的历史中进行学习的。我也一样。

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研究过学校和班级的学生的成份构成。学校和班级的学生成份基本相同,即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同学占据学生的最大比例。其次是干部子女,工人子女,和农民子女。这和家庭的经济地位有关,和家庭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也和社会的政治倾向有关。而从清华附中毕业的五个学生占据我班32个全部学生的近16%,是我班级中来自同一个中学人数最多的。其中,2个来自知识分子家庭,三个来自干部家庭。我就清华附中的师资来源,问过他们。得知,是清华大学的基础课老师去教他们的数理化。钱伟长太太和周培源太太在清华附中教他们的外文。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我还做过清华附中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装电子管收音机)的辅导员。这些都帮助我知道了大学附中有的教师资源。结合我在光华补习学校和清华大学的亲身经历,知道了附中可以依托大学获得大学的优秀师资这一很多中学可望而不可及的重要资源。

现在到了女儿升高中的关键时刻。我开始盯住近在咫尺的复旦附中。当我知道复旦附中正在招收理科班的学生时,我在第一时间就决定要把女儿送入复旦附中理科班。

当然,第一个要与之商量的是妻子。虽然是商量,但是对于妻子会同意让女儿报考复旦附中理科班的事情还是有把握的。在家里和妻子一说这件事情,她也果然同意了。第二天,我就去复旦附中了解怎样报考理科班的事情。

复旦附中负责理科班招生的副校长C老师接待的我。首先,他问我,我女儿叫什么名字,参加过什么竞赛,得过什么奖。对此,我一一作了答复。

C老师听完我的回答后,不吭一声地打开写字台抽屉,从中取出一叠用订书机订起来的、计算机打印的名单,并迅速地开始翻阅。刹那间,他停住了。嘴里叨叨有词地唸着,ZhZX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这时,由于听得真切,我才知道,C老师刚才看的是一份上海市各类竞赛的获奖者名单。只见他把这份名单放回抽屉,和我说,孩子,我们肯定要。但是,根据上海市教育局的规定,所有的数学竞赛获奖者都归上海中学优先录取,所有的物理和化学竞赛获奖者都归其他三所中学优先录取。你孩子应该归上海中学录取,上海中学也肯定已经录取你女儿了。你怎么让上海中学同意让你女儿到复旦附中来呢?

听见他说他们肯定要我女儿,我放心了。我告诉他,自己是学理工出身的。知道数学比物理和化学难的道理。我承认,理化不是她的强项。但是,我请他放心,女儿的理化不会差到那里去的。我们会把她的理化抓上去的。

到复旦附中来读书的另一个理由是,我家就在上海财经大学对面,离开复旦附中很近。我从美国回来时,带了一台个人计算机回国。如果女儿能上复旦附中,我还可以教她计算机。

我还说,只要他肯接收,我们肯来。谁能拆散我们?他笑了。我也笑了。

女儿成了抢手货

接着,我又骑车去市西中学找L老师。把我们送女儿上复旦附中的想法告诉L老师,并征求她的意见。L老师一针见血地问我市西中学现在对上海中学录取我女儿采取什么态度?我说,我不知道。难道我还需要知道这个吗?L老师摇头说,说你是个书生,你可能还不服。你知道不,你女儿现在成了抢手货了。哪个学校不抢优秀生?

我被L老师说得茅塞顿开。在她的建议下。我去找了主管学校数学教育的市西中学教导主任Zh老师。Zh老师说,他们Y校长对我女儿有一片出自真心的挽留之情,他说,学校可以为ZhZX安排好的班级和好的老师。只要你们肯留在市西中学,一切都是可以坐下来商量的。

女儿真的成了抢手货了。至少,四大名校中有两大名校已经明确地表示要我女儿了。市西中学虽然还没有名校的牌子,但她有母校的身份。这时,入乡随俗带来的一切苦楚和不快都被忘得一干二净,有的,只是入乡随俗使我们品味到的甜头。

因为去意已决,当我明确表示我们不可能留在市西中学读书时,Zh老师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即如果女儿到复旦附中读书,则市西中学把ZhZX的档案资料转到复旦附中。

参加复旦大学附中理科班招生考试

我一回到家,复旦附中理科班的招生考试通知也接踵而至。通知要求我们在五月一日,星期天,到复旦附中的阶梯教室参加理科班的招生考试。考三门功课:数学、物理和化学,英文。每门功课考一个半小时。考一天。从早晨八点开始。八点到九点半考数学,十点到十一点半考英文,下午一点到二点半考物理和化学。

是我送女儿去复旦附中考场的。对于数学和英文这两门,我们是有把握的。我们最没有把握的是物理和化学。反正,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面的。我们在没有做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去参加考试了。

到了考场,和考场老师及护送参加考试孩子的家长们一交谈,就知道了,这是一场小范围的考试。但是,用我的话来说,参加考试的人都非善辈。即,参加考试的人都是些在上海市数学,物理和化学竞赛中得过奖的主。因此,说是招生考试,还不如说是选拔赛更为贴切。

原先,我对女儿进入复旦附中是有信心的。但此时的我的确有些气馁了。面对如此强敌,女儿能否涉险过关,我的确是没有丝毫把握。

不过,来也来了,岂有不战而屈之理。我懂得破釜沉舟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理。我耐心地等待着女儿,同时也在考虑我们的退路。但当我想到上海中学已经明确地告诉我妻子,他们学校已经录取我女儿了,而且是经过上海市教育局批准的时候,我就变得释然了。

这个小姑娘考不出

现在的情况是,孩子考试在考场受罪,家长是等着,在外面受罪。第一门数学考试,女儿在考试结束的铃声后,才走出考场。但在英文考试中,女儿在考场里待了半小时左右就出来了。在外面焦急万分地等着的家长们一看,一个小姑娘这么快地从考场中出来了。她们自己认为,不用说,她们也已经轧出了其中的奥妙了。

只见一个家长一边用眼睛瞄着我女儿,一边走到另一个家长面前轻轻地在那个家长的耳朶边说了一句话。然后,那个家长也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女儿。在短短的刹那时间里,也就是女儿从阶梯教室出来走到我站着的地方这段时间,空气中像弥漫某种瘟疫似的。这异样的目光迅速地散布开,人们的切切私语变得清晰可辨。她们在说,这个小姑娘考不出,跑出来了。

但是,我对女儿的英文水平是有信心的。女儿对她的英文考试成绩也是有把握的。我们俩坦然地在人们一片异样的眼光中说笑着离开了复旦附中。回家吃饭,休息。下午再来参加物理和化学的考试。

尘埃落地,女儿被复旦附中理科班正式录取为1992年9月1日入学的新生

人就是这样,即,说管说,做归做。这意思是,人说的和做的是两码子事。我说,一想到上海中学已经提前告诉我妻子他们学校已经录取我女儿,而且这录取已经受到上海市教育局的批准的时候,我释然了。但是,我真的释然了吗?我一天到晚兴趣全无地若有所思,不就是女儿的升学没有最后尘埃落地吗?复旦附中是好,如果女儿进不去,对于我们来说还不是空中楼阁白欢喜。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我去复旦附中打探消息。

可能是参加考试的人少。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C校长和我说,你女儿的考试成绩和你说的相同,数学和英文好,物理和化学的成绩最差。不过……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你还没有说到关键词,怎么就转折了呢?C校长继续说,在这里,我祝贺你,根据你女儿的考试成绩,ZhZX同学已被我校理科班正式录取为1992年9月1日入学的新生。

这才是今天我到这里来最要听的话。当我真切地听到他说了这句话后,我才真正地释然了。尘埃已经落地,女儿已经被复旦附中理科班正式录取为1992年9月1日入学的新生。我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