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育儿经
33664500000023

第23章 在国内 我们遇到的问题

在国外,我们是游子。但回到国内,按理说,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得到的待遇比游子还差。

虽然,我们在思想上是有所准备的。但,还是没想到,校方会要求我们把孩子领回家,请家教单独教育。尽管,在国外时,我们对国内的开后门现象有所耳闻。但是,真地轮到自己时,妻子还是会哭肿双眼。尽管……

说真的,我们在国内遇到的问题要比在国外时遇到的多和怪。譬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之所以提出孩子的教育问题,可能和我的职业是老师有关。也可能是和我在回国时遇到的问题有关。但实际上,这些都不是我要大声疾呼的理由。我今天为孩子的教育大声疾呼的理由是,离开我回国已经有二十六年多了,但在上海打工和照章纳税的外地民工的孩子照旧不能在上海读初中,高中,和在上海考大学。

我是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学习的。当我送孩子到美国小学读书时,美国人没有要求我出示美国护照才允许孩子进学校读书,而是主动地让我填写申请免费午餐的表。下面,请允许我,用我们在回到国内后遇到的问题作为诉求吧!

女儿的上学问题

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是解决女儿的上学问题。虽然,费城最有名公立中学已经录取了我女儿。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了解中国的国情。我们知道,摆在我们女儿面前的路不是笔直的。

到市西中学说明女儿已经被费城最好的公立中学MastermanLabortaoryAndDemonstrastionSchool录取,并出示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

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由于我们没有参加上海市统一的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女儿不能去市西中学就读。他们说,他们只能按照国家规定办事,即以上海市的规定办事。美国的录取通知书,在上海市不起作用。所以,他们学校不能根据这张录取通知书接受我女儿入学。好在我们对他们的答复是有准备的。从市西中学出来后,我们立即去了一师附小。

由于是暑假,学校里空空荡荡的,只有办公室的值班老师。向办公室老师说明我们女儿原是一师附小的学生,因父亲到美国读书而去美国陪读。现父亲完成学业回国,也希望把他的女儿送回一师附小原班读书。

学校值班的老师直率地回答,她们认为这问题不大。但现在是暑假期间,学校负责人不在。她们无法也无权对此作出回答。能否请我们在开学时再来一次,直接和学校负责人谈一次。我觉得她们说的在理,于是我们打道回府。

回家后,我们抓紧这一、两天的时间,补习语文。开学前,我们又去了一师附小。接待我们的正是那个我为了我女儿能进入一师附小、置之死地而后生地要求参加选择学生测试的L老师。

请我们把孩子带回家,单独请家教教她

可能是从值班老师那里直接得到了消息,也可能是学校的负责人有所交待。看得出,L老师对我们的来到是有准备的。

她听完我们的陈述后,二话不说地领着我们去测试房间对我女儿进行插班测试了。很快,就有了测试结果。语文是零分,数学不及格。对此结果,我的思想是有准备的。到美国去读书,是为了学英文。因此,我是舍弃中文进行英文学习的。在女儿到达美国后的第一个星期,或第二个星期,我就把妻子为女儿带到美国的英汉小词典扔进垃圾筒了。

我知道,我是在破釜沉舟、因为,我不要女儿离不开中文拐棍,我要女儿把英文作为母语那样来理解。而不是翻译成中文,理解后,再用英文进行沟通。我就是吃够了这种中文式的沟通的苦,才下定决心让女儿去美国学英文的。我怎么肯让女儿遭受这二茬罪呢?

L老师把我女儿的插班测试成绩带给一师附小的负责人去看了。一会儿,她回来转告我们一师附小负责人的意见。即请我们把孩子带回家,单独请家教教她。

我的申诉

对此,我提出申诉。我说,在出国前,女儿是一师附小的班级的班长,是优秀生。她的学生手册在这里,你可以拿去看。在美国,她从一个英文不识到在三个多月里通过EASL考试,转到正常授课的班级。到经过1年半学习,她的英文成绩在全美国三年级学生中也属翘楚。(以计算机打印的成绩单为准,成绩单对我女儿成绩的注释是全美国三年级学生中99%的学生的成绩比我女儿的低或和她的一样。)

女儿还在1988年4月,以比第二名高出很多的成绩,荣获费城第十二学区数学竞赛第一名。并为此,学区给女儿测试了智商。学校又根据测试得到的智商值请欠我们申请移民。这些都是女儿的聪明表现。

今天,别的我先不说,你要求我向女儿提供私塾式的脱离学校同学的教育是有些过份了,我只问,以我的工资收入,请得起一个家庭教师教我的孩子吗?另外,你们体会到一个远离学校教学的孩子承受的压力吗?L老师不吭声,坐在那里,听我的申诉,看着我们。

我们双方(指我,我妻子,我女儿和一师附小的L老师)就这么僵持着。

我的妥协

当然,在中国,妥协的总是个人。作出最后妥协的是我。我说,我知道一师附小有其难处。L老师,你看这样行不行?一师附小让我们借读一学期。如果在这学期里我女儿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我决不拖一师附小的后腿,影响一师附小的声誉和升学率,我把孩子领走。

听见我的妥协后,在僵持中的L老师,答应和领导去沟通,把我的意思转达给他们的领导。她没有作任何的承诺,她出去了。

一会儿,她回来了。她说,她们的领导同意我的借读半年以观后效的意见。当然,我说这话也是有我的底气的。因为,当时女儿去美国时,是一个英文也不识的,通过仅仅两年半的努力,不是混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回国吗?现在,女儿和我们在中文沟通上没有任何问题,即女儿的中文听说本领都在,缺的只是识字这一环节,而且最多比起同班同学少学了两年半的中文,用半年时间赶上去是够了。

当然,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是太乐观了些。女儿因中文理解问题致使她的插班考试成绩,语文为零分,数学不及格,和两次参加数学竞赛都名落孙山,就是太乐观的实例。这也使我对早期语言教育有刻骨铭心的反思。

女儿不是搞写作的料

在一师附小的插班考试中,女儿的语言成绩是零分,和数学成绩不及格。亏得自己在美国读书期间对语言学习有过深入的思考。这时,这些思考起作用了。

一看她的插班考试成绩就立即知道,女儿遇到了语言障碍。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她的数学不及格。

在1988年4月份,女儿以优异的成绩夺得费城第十二学区六年级数学竞赛第一名。为此,SamuelPowel小学为女儿测了智商。而为了女儿的高智商值,SamuelPowel小学校长还一本正经地问我们考虑不考虑移民问题。而仅仅过了三个多月,女儿就因为作为理由之一的数学不及格成绩,被拒之于一师附小校门之外。

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女儿从美国小学六年级数学竞赛第一名变为中国小学四年级下学期数学考试的不及格。用数学的深浅和难易解释这天壤之别很难使人服膺。但,用懂得和不懂得陈述题目的语言解释这天壤之别就容易使人信服了。我不得不信服,因为语文和算术的揷班测试成绩就在我的面前。

趁着小学作文比赛的机会,我摸了一下女儿的写作水平。在反复阅读女儿写的作文后,哪怕是带着对女儿深情的父爱,都无法得出女儿有写作天赋的结论。正像女儿在复旦附中的同学Ch说的,ZhZX写的作文好像是小学生写出来的。其实,Ch说的就是一个天赋问题。这也使我知道,女儿不是搞写作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