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关二日记
33445000000010

第10章 工作的性格

今天九点左右才回到住处,这是第二次加班了,天从早上就下着蒙蒙细雨,视野中一片朦胧,看不真切。回到自己的小屋,打开电脑开始写今天的日记。早上看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中每周更新的主题文章,这周的题目特别能够吸人眼球--你为什么总是半途而废,文中对大众认知中的‘坚持’、‘毅力’等进行了别开生面的阐述,凡是要靠坚持和毅力来完成的事都很难成功,真正愉悦的事情是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的。其实对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我是明了的,因为需要坚持的事物总是带有那么一点强迫性在里面,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过,这也不能够否认,坚持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很多东西初始是没有意义的,只因为坚持久了,时间便把坚持者的这份众人认为的美德或者是超越赋予了所坚持的事物,而这样使得很多东西有了意义。在我看来,坚持是否有意义是两种认知的不同,一种是适应商业适应市场适应进化的理性认知,另一种则是守护自我的感性认知,在这两种认知之见,我则是更加偏向于感性认知。

昨天提到最近大半个月的时间可能每天都要加班到9点左右,我们以前是不加班的,这是第一次开了先河。由于本次要在公司进行血样的建库,而血样数量也多达三万多份,任务重人手少,只能将我们下班时间也利用上了,员工总是低价出售着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不例外,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昏昏欲睡,疲惫不堪。这些身体上的劳苦其实也都好说,不好说的是精神上的波动。因这边公司建库工作以前并未开展过,一缺人员,二缺设备,三缺经验。便把总部的长期从事建库工作的同事调了过来。我们是前天早上见到她的,虽然以前在电话里也曾说过话,同宿舍的同事以前和她一起出过差,也象我们描述过她,没见之前觉得她是个简单的脾气火爆的人。而这次见到之后才发现,她脾气火爆的并不简单。

由于她是专门从事这个的,领导便让她来担任此次工作的负责人,我们负责协助。但从一开始便领略到了她的不凡之处,叫人从不叫名字,只是“哎,哎”的,好像我们都姓哎一样,对此严重不礼貌的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很是不爽,这么多年家庭教育和学习的成果都去哪了,同时也对她的认知重新刷新,一个不礼貌的脾气火爆的女人。不过我们对于新来的她与对待每个新来的同事一样,积极地做着应该做的事情,她遇到问题也是能帮就帮,毕竟人家人生地不熟的,两三天下来,她还是从不喊我们的名字,叫人的花样也更多了些,我坐在她右边,她喊:哎,右边的那个;同事戴眼镜,她喊:哎,戴眼镜的那个。我当真听得既是愤愤不平,同时又觉得可笑。毕竟这是我自从来到苏州一来见到的第一个如此直肠的人,竟然还是个女孩。在她忙着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们三个在实验室做准备工作的人也曾讨论过她,和她一起出过差的同事说,那次出差,我觉得我是个刚入职没多久的,跟着她学习,每次吃饭都是我掏钱,每顿七八十,出差三四天花了五六百,补贴都补过来,她每次都理所当然的吃,吃过后还是态度强硬的说话,对人颐指气使的,牛气的不行。我说道,那你吃过饭后,不付钱不就行了,坐在那等着,看看她怎么办。同事说,你小瞧她了,她吃过以后就坐在那一动不动,就等着你付钱。我闻言也是暗暗生笑,同事则是一脸的无奈。后来说到她是甘肃兰州人士,我心中有些了然,自古陕西甘肃等地,民风彪悍,天干地燥,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往往性子里自带有几分火气。像是热带地区的人民更容易欢乐,穿戴也处处透着艳丽的色彩,而严寒地区的人们则是更容易抑郁,常年待着阴暗的房屋里不抑郁才怪哪,同时思想家哲学家也出了不少,可见闭门造车有时候并不是笑话。

还是说说她吧,从一开始的她主导整个任务的完成,变成了我们主力,她监督,每每对我们也是呼来喝去的,心中没有半点不适,就像她是上帝一般,而即便是上帝也有对众生仁慈的一面。而今天我们也见到了她略仁慈的一面,不过是在面对领导的时候,平时从不和我们废话的人,面对领导看看而谈,这一幕又让我刷新了对她的认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完全直肠的人。后来我在工作时试着分析她性格的的来源。按照社会社交来说,她的这种性情是肯定不为大众所喜的,可能也是这个原因,总部没有把她留下工作,而是派往外地,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整天对你吆五喝六,指手画脚,话语不善的人。即使这个人在社会道德上没有任何的缺陷,甚至比那些夸夸其谈的败类更符合一个合法公民的标准也不行,在平时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可能只在特定的场合下才把对道德的考量放在显眼的位置,日常中的交往看中的是说话人本身形象和谈吐,后者往往才会决定一个人是否会愿意和另一个人去交流,去建立其他感情,即使后来发现这个人行为不端,甚至违法犯纪可能也只是对其不法行为的可惜,最终评判时可能还有对其赞多于讥。记得香港著名作家倪匡说过,一个人俗不可耐,闷更不可耐。然而我要说的是,比比闷更不可耐的是燥,一个燥热的人散发出的热量一个不小心便把人灼得生疼。

其实写这么多她的性情,不过像论证一句话,工作决定性格吗?记得同事曾经说过,她是长期在外从事此类工作的,而工作时往往是只有她一人,也没有音乐等声音陪伴,而我在和同事有说有笑地做了仅三天后,便累的疲惫不已,有种流水线工人的感觉,同时对于富士康员工不堪忍受的跳楼也有了一定的体会,长期这样简单重复枯燥无聊的劳作以后,是不是会将人塑造的越来越像是个机器了,而机器的特点就是时刻等待着工作,催命一般地催促着,驱使着员工,这时员工自我的情绪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机器走,只有把自己的节奏和机器的节奏调整一致效率才能最大化,直到最后把不利于工作的情绪剔除干净,人也彻彻底底地变了模样。我又想起了我曾说过的那句话,工作会把你塑造成工作需要的样子。现在看到她这个样子,顿时觉得当初那句自鸣得意的话语的可怕,在这里奉劝一下读到此文的读者,觉得现在工作对自己的改造是良性的可以继续下去,若是察觉到工作正在让你失去你原本宝贵的特质,请深思慎行,不行还是换了工作的好。以前在十点读书中有一篇文章,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圈,其实氛围真的很重要,真的。

今天就先写到此处吧,这次写作真真实实地体会到了文字开头提到的,一开始就停不下来的感觉,一个字:爽。快十点半了,早些休息,身体健康高于一切,只有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才更舒适地感受世界,感受生命。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