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幻魔法世界见闻录
33268700000589

第589章 助教

“不好意思打扰了,从今天由我为各位进行代教课程。”看着坐在阶梯教室上大把大把的学生,我不禁感到头痛了。

我并不是对于教课的事情感到头痛,也不是为学生的人数之多感到头痛。对于我来说,最让我感到头痛的还是学生们的反应。坐在阶梯教室内的人们,除了唯的一脸恐惧和诺的一脸自得之外,剩下的就是所有学生的新奇和兴奋了。

(我又不是珍惜动物。)虽然从心理上不想承认。

但是。

(从这个星球上来看,我就是珍稀动物啊。)

所谓的外星人,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了吧。

我之所以会跑来诺她们的大学当代教亦或者称之为助教,全都是因为诺的论文又没有通过。亏得她在我家读了将近一个星期的书,没想到结果居然还是没过,这孩子到底行不行啊。

虽然是没过,但是相较于往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从这点上来看老教授是非常满意的。所以他提出了一个补救的条件,那就是由我来助教一节课,如果课程确实有帮助的话诺的论文就作罢了。

当诺跑来向我求助的时候,我最先的感想就是,这个教授好麻烦啊。

面对着如此胡来的条件,我是不信对方没有什么谋划的。到底是希望从我这个外星人的身上,榨出什么先进的技术呢?

虽然从政府上和外星人的技术封锁上,木涅瓦文明是禁止接触到超出他们文明水准的技术的。但是也不代表着从外星人的身上捞不到什么没有注意到的技术,所以这个教授老头分明就是打着学生的幌子来榨取知识的。

当然,我个人是嫌弃的,但是耐不住诺的纠缠,只能勉为其难的过来教一节课帮帮她了。

(虽说是助教,但到底要教什么好呢?)在一群学生的期待下,我开始了思考。

从他们的专业来看,最好的方向还是异星生命进化和物种形态方面的吧。但是这个方面下,我也不想讲的太多。毕竟,他们的种族有些特殊,由我来说的话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进而抵制。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注意到,这样才能理解到如何面对自己种族未来的问题和挑战。

“算了,就聊聊外星人这个话题吧。”于是,第一节课我就打算聊一些不是什么重要的话题。

“费米悖论是1950年由科学家费米提出的问话。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换言之,‘费米悖论’表明了这样的悖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他们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于某处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当然,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是知道外星人的存在了。但是对于那个久远的年代来说,外星人的存在与否都是个悖论。”

“在那个年代,有人尝试通过寻找地外文明的证据来解决费米悖论,也提出这些生命可能不具备人类的智慧。也有学者认为高等地外文明根本不存在,或者非常稀少以至于人类不可能联系得上。双星异假说有时被认为为费米悖论提供了一种解释的答案。因为就你们所观察到的状况来看,除了自己和自己的兄弟星球之外,根本就没有找到任何其他的外星生命存在的证据,而且通过你们的观察,绝大部分的星球轨道上都是只有1颗星球的。”

“之后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提出了两道方程解,被称为德雷克公式。N=Ng×Fp×Ne×Fl×Fi×Fc×FL和N=R*×Fp×Ne×Fl×Fi×Fc×L。其中:N 代表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Ng银河系内恒星数目。fp恒星有行星的比例。ne每个行星系中类地行星数目。fl有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fi演化出高智生物的概率。fc高智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fL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占的比例。公式2与公式1的区别在于R*替代了Ng,L替代了fL。R*为银河系形成恒星的平均速率,L为科技文明寿命。”

“德雷克公式用来估测银河系中存在地外文明星球的数量是多少,但科学家不同意很多公式中变量的值,可以严谨地说德雷克公式计算于银河系中且我们可能接触的外星生物的数量,而不是有生命的机率。”

“取决于不同的值,方程式可以暗示生命的形成是频繁或稀少的。德雷克计算我们在任何时间可能接触的外星生命只有1个。所以密涅瓦文明就先暂且不说了,毕竟他们的存在已经成为了历史。”

“针对费米的问题,哈特提出四种解释:1、对地外文明而言,进行星际旅行还不可行。2、从动机分析,地外文明不打算和人类进行接触。3、地外文明刚刚出现不久,和人类的接触还需要一段时间。4、木涅瓦已经被外星文明拜访过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哈特的文章获得了出奇高的关注率,大量的科学家开始积极关注费米佯谬,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观点激进而闻名的蒂普勒极力主张,用一种理论上能进行自我复制的冯·诺依曼探测器来代替无线电搜索。格瑞恩在论文《大沉默:关于地外智慧生命的争论》中,则认为德雷克方程的各项参数设置存在缺陷,并提出补充建议。”

“费米悖论讲述的是有关尺度和概率的论点和稀缺的证据之间的矛盾,宇宙显著的尺度和年龄意味着高等地外文明应该存在。但是这个假设得不到充分的证据支持。”

“费米悖论的第一点,即尺度问题,是一个数量级估计:银河系大约有3000亿颗恒星,可观测宇宙内则有700垓颗。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现在围绕这些恒星的行星中,那么仅仅在银河系内就应该有相当大数量的文明存在。这也符合平庸原理的观点,即木涅瓦不是特殊的,仅仅是一个典型的行星,具有和其他星体相同的规律和现象。有人用德雷克公式来支持这个论点,尽管这个式子的基础正在受到质疑。”

“当然,对于处于木涅瓦太阳体系拉格朗日L3点的密涅瓦文明而言。没有走出宇宙的你们没有观测到他们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太阳强大的电磁场完全阻隔了那时弱小无比的你们的观测和通信,再加上宇宙观测理论的不完备,所以你们那个时候还没有认识到密涅瓦的存在。”

“虽然在之后的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你们认知到了密涅瓦的存在,并且因此而欢喜鼓舞的发展宇宙航行等技术,并且对方也是如此。在进入了I类文明之后,你们双方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并改变了星球的运行轨道,促使两颗兄弟星球作为双星系统正式的运行到了一起。”

“但是好景不长,性格喜斗的密涅瓦文明招惹了一批惹不得的外星人,并由此奠定了你们的悲剧。不过这都是题外话了,让我们继续回到宇宙文明的尺度上。”

“让我们假设,木涅瓦文明的总历史为1万年,那么在1万年之内没有观测到外星人也就代表着外星人存在于1万光年之外。”

“那么,让我们开始做出计算。银河系是一个旋涡形星系,共有3000亿颗恒星,直径约为10万光年,厚度约为1000光年。所以,银河系大致可以看做一个圆柱体,圆面半径R=5万光年,高度为1000光年。也就是总体积约等于8万亿光年。那么明天收到外星信号的情况下,可以证明整个星系有64万个先进文明体系。”

“这个数字看起来大的令人难以置信,当然,外星文明的数量越少,与他们对话需要花费的时间也越长。”

“那么根据德雷克方程,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建议的图表。从而用比较直观的方式,看出我们接触一个外星文明可能的时间。”

于是,我以g和l为横纵坐标对比上年的单位,画出来一个象限图。在图标上1000只是一个起始点而已,而G则是从星系诞生就开始了的。

当文明的存在时间比1万年以上要大一些的时候,图表进入了拐点并开始以更高的斜率走高,也就代表着接触到外星人的概率更加的高。

“通过以上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你们的文明刚刚好在成功接触点附近与其它的外星文明接触了。”

“所以,这不是一个期望的问题,而是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

“你们很幸运的在第一个拐点接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外星文明,然后又做出了最错误的选择,导致了你们的文明被打回到了地面,隔壁的密涅瓦文明被完全的抹掉了存在。”

“以上我讲的,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我看向学生们,由此让他们能够有时间整理脑中所获得的知识。

“我有个问题!”一名认真的学生突然举手发言道。

“请讲。”

“我们为什么没有被摧毁或者消灭掉?”

面对着学生的提问,我稍稍的感到有些无奈。

“要说为什么的话......”我下意识的将视线扫过整体学生,并在唯的脸上短暂的停顿了一瞬,最终收回了视线。

(唯应该是明白的吧,这个话题到底是有多么悲剧的一件事。)作为为我服务的唯,她应该早就接触过那部分资料了吧,自己的文明为何被拔掉了牙齿和武装的按回了地面,隔壁的兄弟文明为何被彻底消灭。

“因为你们的蠢。”我无奈之下的,将答案说了出来。

“蠢?”对于我的话,全体学生表现出了惊愕的神色。

“啊啊,所谓的唇亡齿寒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是你们被按回地面的理由。也是隔壁文明被抹削的理由。”

当我说出结果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