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平阳公主传
32934100000074

第74章

过了两天,布达热依汗老爹回来了,他还是三年多前那样矍铄,眼里闪着机智的光芒。此时,大漠苍狼嚎吼声声此起彼伏,它们往往结成群体猎捕围追草原羊群、马鹿、野牛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蠢蠢欲动尾随而至,就是“百兽之王”西漠虎遇上狼群也要退避三舍。因此草原牧民们都善骑射,有时也用烟火对付成群的西漠饿狼攻击;当他背挎硬弓,右手提着猎捕的一只四脚兽跨进帐蓬时,红拂女正在给驼铃公主梳妆油黑而长及腰身的秀发;红拂女上前给他见过礼后,他含着笑将红拂女打量一会后,说道:“张姑娘,你还是那样美,那样灵,你本应在林中去接受百鸟的朝拜,却怎飞到西漠草原来伴我家驼铃来了?!”红拂女一时摸不透布达热依汗老爹话里的意思,只含糊应道:“我是专程来看望驼铃公主的,只暂寄住些日子便投亲去。”布达热依汗老爹忙又说道:“只要张姑娘不嫌弃,这帐蓬就是你的家;别看这儿静,不时也有西漠虎狼出没,处处要小心!”红拂女己察出布达热依汗老爹话外有音,只恭顺地应了一声“是”,便不再吭声了。布达热依汗老爹去到帐外,和一些前来看望他的牧民围坐地上;豪放好客的牧民们边大碗喝马奶酒架火烤食四脚兽,边兴冲冲地闲聊起来。他们谈羊群的繁殖,谈水源的发现,也谈外面传来的各种消息。早茶过后,红拂女在帐蓬里留神谛听。她巳从布达热汗老爹和那些牧民的片言只语中,了解到一些西域的近况,得知一些李药师和虬髯客的消息:镇守天山一带的薛延陀真珠可汗,阳奉唐命,暗里却设阴谋诡计,竟命王子大度设,调集同罗、仆骨、回纥、高昌残余部骑,得二十余万众,进犯西迁邻近北海高原的思摩。思摩国王虬髯客刚刚草创于海外,国力贫弱,突遭西番数国四处合围追剿,逼得虬髯客只好将自己率领的部落铁骑,分成若干小股,时散时合,时西时东,处境艰危,辛苦异常。而此时吐谷浑王正与来犯的吐蕃铁骑列阵开战,那吐蕃赞普(国王)年轻而骁勇善战,韬略超人,雄心勃勃亲率十万吐蕃兵己深入吐谷浑边境而欲灭之……

红拂女那颗刚刚才平静下来的心,一下又绷紧起来。她又为奉命出使西域的唐俭及李药师之处境陷入深深的不安,也暗暗为虬髯客的命运而忧念不己。她想,要是自己前番就随虬髯客他们回到西域,随军而行,那又将是什么样的境况?自己纵然不惧那些番兵和胡骑的袭击,但那种男女杂卧、尊卑不分、穴居野处、无异禽兽的生活,自己又怎能容忍,又怎能过得下去!她只要一闭上眼睛,去试想一下那些情景,便不禁毛骨悚然,冒出一身冷汗。还是等待机会有朝一日返回大唐国境内,回到一生疼她、爱她却又忙于军旅无法尽心照顾她--那个曾经与她并肩立马于西域荒漠,在冷冷寒风中弹剑而歌、很有些大丈夫志向的他的身边……傍晚,布达热依汗老爹又回到牧地去了。临行,他把驼铃公主拉到身边,慈祥地看了她一会,又回头对红拂女说道:“驼铃这孩子眼里、心里把谁都当成好人,我把她托给张姑娘,你能开导她,让她也懂点人情世故就好了。”红拂女不由心里一动,隐隐感到有些不快,心想:在布达热依老爹的眼里,一定把自己看成是个深谙人情世故的女人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帐蓬里时时都洋溢着驼铃公主和银瓶的逗笑声。红拂女感到自离开边塞以来从未有过的恬静和安闲,她每天几乎把整个心都放到银瓶身上去了。一天她抱着银瓶,久久地凝望着她,亲昵地呼唤着她的名字。银瓶也圆睁着一双黑葡

萄似的水灵灵的大眼,紧紧地望着红拂女,似在察看,又似在辨识。继而她张开了小嘴,露出了笑容,笑得是那样甜美,那样动人。那笑容好似一勺蜜汁,又似一缕柔情,浸入红拂女的肺腑,流进了她的心,使她感到无比的慰藉,无比的欢欣。驼铃公主正坐在红拂女身旁喂她拾来的那只小羊羔。小羊羔喝饱了奶,望着驼铃公主发出两声欢乐的呼叫。驼铃公主把它抱在怀里,亲昵地对它说道:“小乖乖,你是不是又在想妈妈了,就是找到了妈妈,你妈妈也不会认你了。”红拂女的心被触动得隐隐发痛。她抬起头来问驼铃公主道:“那天我刚到帐蓬外,就听到你在对这羊羔讲话,说它妈妈把它丢了,是怎么回事?”驼铃公主:“羊群里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母羊生了小羔,有时丢失了,有时又错把别的母羊生的崽当成自己的崽来喂,对自己亲生的崽反而不认了。这只小羊羔就是丢在地上没有母羊管的崽,多可怜。”红拂女默然了。她埋下头去久久地凝望着银瓶,心中充满了悲悯。望着望着,不禁又想起她被换失在祁连山中的儿子,那坨从自己身上落下来的肉,自己对他虽然连看都未曾看过一眼,但毕竟是自己连心的肉啊!他眼前竟在何处?又落到何人手里去了?那个忍心的李二太太又是否真能疼他,也像自己疼爱银瓶一般?红拂女每念及这些,心里便感到一阵阵难禁的凄楚!这隐在心头的伤疤,她不能告人,也无人可告,只能让它藏在心底,让它隐隐发痛。五月的草原,暖暖的风把大地吹成一片碧绿。阳光照得人软绵绵的,羊群吃饱了草悠闲地卧在地上,浓浓春意,将草原点染得异样娇媚,笼罩得异样静谧。这是牧民们一年中最惬意的日子。这一带的风俗,每年五月十五那天,聚居在一起的部落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到一个选定的地方,各自带上牛羊肉、马奶、酒和各种瓜果,大家围坐在一起,弹琴、唱歌、跳舞,尽情地欢乐一天(汉唐西域不同于漠北高原一年一度五月赛马会)。许多有情的年轻男女,都在这一天欢乐的聚会上,选择自己称心如意的人,结成终身相伴的配偶。牧民们盼着的五月十五这一天来到了,聚居在这块荒僻草原上的人,虽然都来自各地,他们彼此也都是来到这儿以后才相识的,但由于大家都是穷苦牧民,都有着相似的命运,因此,彼此都能休戚相关,安危与共。他们把这天欢聚的地方选择在靠近山脚的一片坡地上,各个帐蓬里的牧民,早在三日前就开始动手做着参加节会的各种准备。

这天早上,驼铃公主起来得特别早。她兴冲冲地换了一身整洁的公主服饰,戴上红拂女三年多前送给她的珠花,过来拉着红拂女说道:“姐姐,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这附近的人都要聚集到山脚那块草地上去欢乐一天,你也一道散散心去。”红拂女连日来都在为思念她那失去的儿子而闷闷不乐,哪还有闲情去赶热闹?她婉谢道:“公主殿下,我身体感到有些不适,让我留下来给你看守帐蓬,你也好放心大胆地去玩个痛快。”驼铃公主可不依了,一半儿央恳,一半儿撒娇,一定要赖着红拂女同去。红拂女不忍心拂她意,让她扫兴,只好应允了。早饭后,红拂女在驼铃公主的催促下,只略加

修饰,身披一件猩红色的披风,头戴一顶湖绿色圆盘遮阳纱帽,将银瓶兜在怀里,便和驼铃公主一道携手向山脚走去。她二人来到坡地前时,草地上己围了许多人,正在互相交谈着。那些人多认识驼铃公主,见驼铃公主来了,立时发出一片亲切的欢呼声,许多双带着惊奇和善意的眼光,一齐向她二人投来。驼铃公主带着三分羞涩,七分高兴,以草原公主美丽的含笑向众人答礼问候;红拂女低着头,利用帽盘计划遮住自己的面孔,只默默地走着。二人寻了一处空地坐下,一些和布达热依汗老爹交情较好的牧民,便将他们带来的食物分出一些,给驼铃公主送了过来。那些牧民来到驼铃公主面前时,

都要好奇地看看红拂女,不管是谁,只要看清了红拂女容貌的,无不为她那绝代的艳丽而感到惊异一震撼!他们回到自己的坐地后,又把自己的惊异悄悄告诉邻坐的牧人。一时间,只见人群中到处都在窃窃私语,来给驼铃公主送食物的人也络绎不绝。红拂女心里早已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她只好把头埋得更低,深悔自己不该前来。驼铃公主却未察觉其中蹊跷,只涨红着脸,笑迎着那些送食物的牧人,不停地向他们称谢。一会儿,布达热依汗老爹来了。他刚一进入圈地,便被一此致牧人簇拥过去,将他安置在人圈上方的中央,一些人早在那儿给他铺好了毡毯,摆好了各种食物。原来他在这群众牧人中年龄最高,今天的节会应由他来主持。节会开始了。布达热依汗老爹端着酒碗,站起身来对大家说道:“诸位乡亲们: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部落,可都是受苦受难的穷苦兄弟,这儿的天是我们大家的天,地是我们大家的地,我们只有靠这块天、这块地才能活命。但愿神灵保佑,别让那些恃强凌弱屡挑战火的巴依(西域部落大酋长)、伯克(草原牧主)把这块天地给我们夺走了。今天是我们该欢乐的日子。我们的祖祖辈辈给我们留下这一天有欢乐,大家就尽情地欢乐个够吧!”布达热依汗老爹说完话,举起碗来一饮而尽。围坐的人群中发出一阵欢乐的呼声。接着有人弹起胡琴,许多牧人纷纷走到草地中央,载歌载舞起来,歌声飘入山林,扩散到原野,草原上荡漾起一片欢腾。

驼铃公主并没有去跳舞,只紧紧依偎在红拂女身边,观看着这草地上的闹热情景。就在离驼铃公主和红拂女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年轻的牧人,弹起弦琴,用他那低沉而带着忧伤的声音唱起一支古老的歌:“天山雄鹰展翼于万里苍穹,西域苍狼驰嚎于孤烟大漠;我还可以幸福地活着,因为我的眼泪还没有枯干。万物都需要雨水来浸润,我的眼泪啊,可以浸润我这善良的心田。我还可以等待地活着,因为春天每年都回到草原。春风把草原从沉睡中吹醒,我这一生啊,也将会降临个温暖的春天。”

红拂女仔细地倾听着,她也被这淡淡哀愁而悲怆的歌声感动了。她感到惊讶的是:没想到从这些粗野的牧人口中,竟能唱出如此动听而又这般高雅的歌声,比她在长安城中所听到的那些雅曲讴歌,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不觉使她在一阵怅然之后,对这些牧人增添了一种亲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