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平阳公主传
32934100000065

第65章

太守此时又逐渐恢复了暂时放弃了的狩猎行为。贞观十一年冬十一月的一天,太宗又行幸洛阳,在洛阳宫的禁苑里,举行盛大的狩猎。担任追赶野兽的士兵们,吹起号角,四周响起了呼叫声,随着马蹄的声音,响彻大地。太宗骑在白龙驹上,表情一紧,随即扬起马鞭,白龙驹便像箭一般向前飞驰。这时,太宗忘记了一切苦闷,只顾追赶四处奔逃的野兽,拉开强弓……已经有了预期的收获,天色开始暗淡,正决定停止狩猎,太宗身后的树林中,出现了一群野猪。太守立时射出连珠四箭,射杀回头野猪。其中一头最大的,猛然向太宗坐骑冲来。刹那间,那个叫唐俭的侍臣,跃马过来,以马鞭挥打野猪。太宗趁机拔出龙泉宝剑,一剑刺杀野猪,回头对唐俭大声笑道:“你过去没有看过将军杀贼的情形吗?用不着这么紧张。”唐俭不服,立刻反驳。当时因激烈的狩猎运动和兴奋,大家都不像平时在宫中那么拘谨。“皇上以神勇而平定四方,如今不过杀一头野兽罢了,想再展雄姿吗?汉高祖在马上取得天下,可是在马上是不能治天下的。”他在这里借用了汉陆贾谏高祖的话。适时的妙谏,使太宗露出皓齿,呵呵大笑:“好了,朕已经明白卿的意思了。”从此,太宗狩猎的次数大为减少。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上奏身为安州都督的吴王恪,频繁在外狩猎,使地方百姓蒙受损失,太宗也深感苦恼。吴王恪在这一年正月,受任命为安州都督,有生第一次离开长安。当时已经长大成人或成家的皇子实际上仅有十五六岁,尤其是庶子,都要出任地方官。太宗虽然不忍心让宠爱的恪,离开自己身边,碍于规定,也莫可奈何。先前想要将恪的生母杨氏,册立为皇后,也许就是想要使恪升为嫡子,留在长安的关系。监察官吏失职的衙门--御史台的下属,正五品侍郎柳范,上奏并弹劾吴王恪的种种不良行迹。虽然是亲王,又身为官吏,竟然遭公开弹劾,又是实情,就不得不处罚了。身为天子,对于合理的事,碍于制度,也莫可奈何。正因其莫可奈何,太宗心里的愤怒,也就更激烈。这个愤怒,于是爆发在担任监督的长史权万纪身上。长史是州的第二级官,大多代替刺史,掌握实权,从五品--正六品。“你服侍我子,却未能匡正他的缺失,罪该万死。”柳范也不服输。“房玄龄在皇上身边,也不能阻止皇上狩猎,似乎不该治权万纪的罪。”

太宗气得从御座上跳起来,但太宗毕竟不是暴君或昏君,这是太宗的优点,同时也可能是弱点。勉强克制愤怒的情绪后,太宗特别召见柳范。“为什么当面说出使朕难堪的话?”太宗的声音,听起来象是满温和的,愤怒的心情,却仍从眼神是迸发。柳范心里不由害怕起来,但仍强行抑制,凝视着太宗。这一刻可说是刀来剑往的一回合。“皇上是英明的。诚如古语所说‘君仁则臣直’,对皇上的英明,身为臣者只有以诚直报答。”这么一说,算是保住太宗的面子。暴风一过,柳范和权万纪都相安无事,整个事件也就过去了。此后,太宗的狩猎行为销声匿迹。贞观十二年九月,太宗问侍臣们:“创业与守成,何者较为困难?”房玄龄立刻回答:“我认为创业较困难!”魏征立刻反驳:“自古以来,帝王在艰险中得到天下,许多却在安逸里亡国。由此可见,当然是守成困难了。”

“玄龄与朕身经百战,历百生一死而得到天下,所以深知创业的困难。可是,征和朕一起安定天下,认为富贵、骄纵、奢侈等,是祸害之源,所以说守成困难。不管怎么说,创业之难已经过去,今后要和各位一起,谨慎地念及守成之难。”太宗非常明快地说出结论。如今国力已经充实,目前最重要的是继续如何维持下去,也就是文治重于武功的时候。如此一想,太宗对承乾近来的行为,更加不满。相反的,对好学、知礼的魏王泰,越来越有好感,这应说是“情绪自然的倾向”吧!对吴王恪虽有怜悯和同情,如今他却自暴自弃,唯有魏王泰,才是太宗能托付将来的唯一儿子。为了奖励泰

的好学,太宗特别发出命令,在魏王府新设置文学馆,学士的人全由魏王泰负责选拔,将此项荣耀扩天下。贞观十二年中,文学馆正式落成,命名为大开馆舍。关于它的用途,司马兼驸马都尉苏动向沈正泰建议:“古代的贤君招聘学者著书,王也可以依循这个例子。”他是高祖第十女高昌公主的丈夫,早就找机会亲近魏王了。司马是州刺史的同官,从五品--正六品,附马都尉是天子女婿所担任的职务,从五品。魏王采纳后,立刻向父皇建议。进而召集国史编辑官著作郎萧德言、秘书省周官秘书郎顾输等以学识渊博著称的朝臣,并广募优秀的学者,为他们的助手。许多自以为才学之士者,都毛遂自荐前来应征,使得魏王府门庭若市。太宗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几乎忘了所有的烦扰。魏王泰为自己充满希望的将来,意气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