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平阳公主传
32934100000062

第62章

且说红拂女辞别了执失思力,在遍地砂砾的古道上奔驰了两天,方才到达玉门。她在城里略事小憩,进过食,又买了一些用品,因见天色尚早,便又催马起程--想当年她跟随幽州刺史出南口与突厥交战时,曾一路追击突厥残骑至居庸关口。红拂女虽长住长安骊山,却也未曾见过这般出奇的景色。当过了南口,前面便是四十里关沟,一路全是峡谷,蜿蜒曲折,险境丛生,直至居庸关口。红拂女一路驰去,时而路只一线可容马,时而绝壁悬崖令人神摇目眩。峡谷两旁或是危崖夹道,晦暗无光,或又斜坡幽林,藤萝遍野。她纵马一路举目四望,心里曾也不禁暗暗惊叹那四十里关沟真是天险自成,不愧为幽州屏障。当她勒马驰了一程,转过一片峡谷,北面忽然远远出现一脉山峦,叠叠重重绵延不断,向北伸去,极目无极!灰白色的雄伟长城(先秦修筑连接赵燕诸国的长城,故有“孟姜女”哭长城一说。而今天人们看到的应是明代长城),有如一条巨龙,从北蜿蜒而来,又沿着山脊向西蜿蜒而去。红拂女身临其境,竟不禁生起一种念天地造化之宏悠,叹自身之渺小的感慨来了!今天又亲临玉门关口,言传自春秋战国至秦汉,又至隋唐历朝历代它并是一座十分雄险的边塞西关,从渤海海滨“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东起蜿蜒至幽州居庸、又往西蜿蜒至雁门、嘉峪关;再蜿蜒西至土筑石垒的固墙玉门关口,与先秦历朝历代古人一样她也一直把它当作西域和内地的分界,因此,每当她想到玉门关,总会情不自禁地动起故国和异域之思。她立马玉门关口极目望去,这座长留青史的名关,千百年来不知送走了多少离人征失,迎接多少朝天使节。红拂女回首东望,迢迢千里,唐番屡屡边塞接战狼烟滚滚四起;举目西眺,冰雪皑皑,莽原浩浩,归宿何处?她彷徨四顾,不觉潸然泪下。这时,也有一些入西域的贩夫商旅打从这儿经过。他们走到关门固墙前,都要停下步来,从地下拾起一个泥团或石块,背着往边塞关口一甩,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红拂女一连看了几人都是如此动作,她只觉得奇怪,却不解为何。她等一位中年商贾模样的人正拾起石块,便上前问他道:“请问,这投石上关口,可是讨个旅途吉利?”那商旅模样的人说道:“哪里讨什么吉利!这是多年来出塞人留下的风俗。这玉门乃是通往西域之边塞关口,凡是出塞的人谁还指望生还,只有拾块泥石当作自己的魂魄,把心留在关内矣……”那人说这话时,眼里噙满了泪水,也不等红拂女再问什么,忙将石块反手一甩,便踉跄上路。

红拂女听了那人这番话后,更加触动一片乡思,顿感柔肠欲断,惆怅难禁。她也随着翻下马来,拾起一片碎石,默默念道:“玉门玉门,过客断魂,生死悲欢,由命由人?”然后一扬手,将碎石抛上边塞关顶,迅即跨上马背,头也不回地飞奔而去。这时,她也怀着一般旅客的心情,不再存活着进关的希望了。可她刚跑离关口不过一里之地,她怀中的女婴突然啼哭起来。红佛女猛然一怔,想起她失踪祁连山中的亲生儿子,她赶忙将马勒住,回过头来,凝望那层峦接天,叠叠绵绵的祁连山,她真不禁感到心如杵捣,片片欲碎了。她望着那皑皑莽莽的群山,心中暗暗发誓:“我终将重入玉门,踏遍祁连山,不寻回我那失去的儿子,死不罢休!”然后才拨转马头,怏怏前行。红拂女出了肃州地界,直奔鄯善。她一路顶风冒雪,茹苦含辛,历尽千重险阻,饱尝万种艰难,整整走了一月方才穿越大沙漠到达一片绿洲中的楼兰古城(汉时西域国名,汉武帝时,楼兰王屡次截杀汉王朝通大宛等西域诸国的使臣。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傅介子计杀楼兰王,改楼兰为鄯善。)她匆匆逃离西凉时,病体本未痊愈,加以长途跋涉,更是劳累不堪。因此,到了楼兰,她己是筋疲力竭,百感不支。她决定在楼兰暂住几天,略事养息。于是,便在城里找家客栈住了下来。

红拂女数年前和越王杨素从长安出使西域诸国,秦汉至隋唐地处西域的楼兰诸国蓄牧业发达,中唐至晚唐后,由于气候常年异常干旱,逐水草而居的各游牧部落为争夺牧场又连年相互争伐,大面积绿洲被牛羊啃食而导致日渐沙漠化,现今罗布泊一带便成了荒漠,楼兰古城即掩没于一片浩瀚无涯的大漠沙海……这次往虽说只在这城里住过短短一段时间,但她对这里却感到比对长安城还要熟悉。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尽管装束互相、异,言语各别,但一个都显得悠游自在,到处是歌笑声喧,使她感到倍加亲切。她自来到这里以后,心情也突然变得轻松起来,无须再像在关内那样,时时担惊受怕,处处都得提防戒备,甚至对每一个路人投来的眼光,都要有着三分戒意。在这里,她可以无忧无虑地在街上走来走去,可以从容不迫地照顾孩子,每天送给她无数次深情柔蜜的笑脸,尽情地逗逗她,慢慢地将她看个仔细。红拂女在这养息的日子里,并非得过且过,也未乐而忘忧。她窖封在心头的一坛苦水,却也趁着她在这暂时闲静的时刻,又慢慢浸透出来。每当夜深人静,女儿小银瓶己熟睡过去,她总是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不眠。卫公李靖(字药师)的身影总是不断在她眼前闪现。那雄伟的躯体,勃勃的英姿,精熟《孙子兵法》的他于虎帐内秉烛夜读,便在前人“八卦阵图”的基础上创设了用于临阵对敌、变化莫测的“六花阵”,其阵曾“开唐家之运”(后以《李靖六军镜》一说《唐李问对》兵书著称于世)、以及他浓黑关刀眉下那双深情而又略带勇慧神色的眼睛,都使她心醉神摇,眷恋殷殷。只要一想到李靖,她的心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一阵颤抖,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阵无端地哀怨:怨他一生忙于四海征战(西击吐谷浑,北征东突厥)耽于军旅,难顾家小;哀自己也跟着东奔西跑,自堕情海,落得远投异域,自古伴君如伴虎,将来如何结局!她还思念起在关内曾一起并肩作战的娘子军姐妹,被换失在祁连山中的儿子,也驰念起楼兰国那位发上插有美丽鸟羽的楼兰新娘,及在长安西郊昭陵埋葬着平阳长公主的那座坟墓……

眼前,唯一能给红拂女带来一些儿慰藉的只有女儿小银瓶。她对小银瓶早已经弃了一切前嫌,早已不再有所迁怒,她己把她当作自己亲生的血肉,在她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怜和爱。可是,要小银瓶吮饱了自己的奶汁,静静熟睡过去的时候,一种孤独无依之感又袭上红拂女心头。她只有悄然拭泪。红拂女在楼兰养息了几天,劳顿虽己渐渐消除,但身体仍时有不适之感。她知道自己自己所患的疾病并未根治,急需找个安静的地方来好好将息一下。但到哪儿去呢?投到李靖身边?这当然是她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归宿;但她一想到李靖常年东征西讨,镇守边塞保疆卫国的军旅生活,想到他身边那些粗野无礼的军士,想到那林居野宿荒漠的狼狈境况,她的心不禁又感到一阵惶惑!她觉得自己虽己落到如此难堪境地,但凭恃自己的武艺剑法,像从前虬髯客一样尽可游侠江湖;红拂女暗自盘算思来想去,竟突然想起欲远嫁吐谷浑王子的漠北公主三姊妹花来了,当时吐蕃弃赞乘隙破袭吐谷浑王营帐,冰儿马踏肉泥,言传发长及腰、云鬓上插有一朵草原红花及美丽鸟羽的百花公主却被一伙神秘抢婚盗魁掠往西域楼兰;雪儿在兵荒马乱中被亲兵护卫混入突厥商驼而进入了西海一片黄沙漫漫的大漠深处……雪儿就是人们言传流落西域的驼铃公主。

第二天一早,便沿着数年前走的那条小道,向驼铃公主隐居的那个村庄走去。她出了西门,沿着河边驿道走了两里多路,来到一片树林里,那正是早年她护送驼铃公主到楼兰时和她分手的地方。一瞬间,她几乎分辨不清自己是梦游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的追忆里,只觉迷迷惚惚,黯然神伤。红拂女循着小道走出树林,穿过一片田野和村舍,草原已经在望。她一见到草原,竟如重回久别的故乡一般,心里感到一阵莫名的喜悦。她一时兴起,将缰绳一抖,策马向草原飞驰而去。进入草入草原,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群人,有的挑担步行的,也有赶马的,看样子多是一些脚夫商贩。红拂女总觉得有些诧异,心想,这又不是通衢大道,怎会招来这多商旅?她不由放慢马蹄,缓缓向那群人赶去。当她行过那群人身旁时,见他们一个个都抬起头来惕视着她,脸上露出疑惧之色。红佛女愈加诧异起来,问道:“诸位往何处去?”那些商旅们只好奇而戒备地打量着她,谁也不肯应声。红拂女越发疑惑了,又说道:“此去遍是荒漠,并无村镇,诸位莫非迷了方向?”商旅中有位挑着一挑货担的汉子,盯住红拂女反问道:“请问大嫂,你又是往往何处去的?”红拂女用马鞭指着远远边际说道:“我到草原那边探亲去。”商旅中另一位赶马的汉子道:“实不相瞒,我们是绕道去大宛的。”红拂女不由一怔:“去大宛?!为何不取道天山北麓?那才是大道。”赶马汉子道:“最近以来,大唐西征。东突厥乘隙欲并吞西域各部落争夺牧场也狼烟四起;与大唐欲交好的西突厥所管辖范围内有一伙境外山贼经常在天山北麓一带出没,逢人便劫粮草和财物,害得许多小商小贩倾家荡产,无以为生。我等迫于生计,无可奈何,只好绕道而行,也只图个侥幸。”红拂女不觉一惊,心里一阵扑腾,脸上也顿感热臊起来。她呆了片刻,说道:“听说大唐征西军纪律严明,沿途秋毫无犯,从不劫掠百姓财物,他手下将官怎会如此目视山贼行凶不义?”

挑货担的汉子冷笑一声,说道:“哪有不吃肉的虎,哪有不抢人的山贼!过去确也有人把大唐征西军说成是专讨虏贼的义军,主帅手下将官也个个是义烈汉子,如今提起他们来,谁不怨恨连声!”红拂女在马上感到一阵晕眩,心头竟隐隐作痛起来。她咬咬唇,问道:“你这话可真?”挑货担的汉子道:“如若不真,我等何苦绕这么远的路来?”红拂女道:“驻守大宛疆城的官兵难道就任那些境外虏贼横行?”赶马汉子说道:“官兵只护着那些大商大贾,哪里管得我等死活!”挑货担的汉子也说道:“几月前有支骆驼商队及回纥游牧部落的牛羊在天山北麓附近的沙漠被境外一伙强贼劫了,帐前白袍虎将薛仁贵闻报后便立即率领宛城骑营去追,和那伙境外山贼厮杀一阵,两边都死伤了许多人马;可我们这些小本生意人被劫,大唐与突厥双方交战官兵得知后,却连哼都不哼一声。”

红拂女低下头来,陷入沉思。她自从再次踏入西域异邦,时时都在盼望着能探得一些儿卫公李靖及侯君集尔后率领大唐西征军的消息,可每当话到嘴边,却又疑虑重重,羞于启口。她万万没有料到,今天偶然从这群商旅口中得到的消息,却又是那样使她感到意外和惊异。一时间,羞愤、失望和悔恨竟一彰涌上心头,她沉入了自艾和自伤。眼前她马蹄踏行着的这片草原,正是去春五月西征时她和大唐主帅李靖将军双双同骑共行的草原,时值五月草原百花盛开,牧羊女挥鞭赶着的雪白羊群如一片白云从天际飘奔而来;李靖将军跨下枣红色宛马,腰挂弓剑的音容笑貌和虎虎英姿,又不断在她眼前闪现。她怀着刚刚听来的怨愤,竭力想把对他的眷恋变为鄙薄,可不知为什么,她又总是鄙薄不起来。闪现在她眼前的李靖将军和那群商贩们所谈的卫公毫无相似之处。红拂女感到迷惘了。她转念一想:李靖将军决不会纵容手下官兵干出这等事来!这决不是卫公所为!兴许是他管辖的北番夷兵或西征大将军侯君集等背着他干的。人与人之间,良莠就不齐,更何况他管辖的北番夷兵!只是不知李靖将军知道否?红拂女这样一想,心里又才略微平静下来。红拂女正在马上沉思着,忽听那群商贩中有人发出一声惊呼:“看,山贼来了!”商贩群中顿时引起一片惊慌,有呼天唤地的,有弃货逃窜的,顿时乱作一团。红拂女举目望去,果见西边不远处,河畔红柳林中出现了十余骑人马,正向这边横截过来。红拂女己从那群奔马的气势中察出了他们不善的来意,便忙对着那帮正在惊慌失措的商贩喝道:“你等休要惊惧,有我在此,就不许他们胡为!”说也奇怪,那群惊慌乱窜的商贩竟被红拂女这样一喝很快就安静下来,一个个瞪大着惶恐的眼睛盯住红拂女,看她如何举动。红拂女镇定自若地对众商贩说道:“你等切勿各自逃散,我定可保得尔等平安。”说完,不忙不迫地策马绕到众商贩左侧,立马于前,迎着那越来越近的十余骑人马。当那十余骑人马箭一般地向红拂女冲来时,红拂女却有如生了根似的,屹然不动地立在那儿,以致使得那些人反而大吃一惊,慌忙勒马不迭。一时间,只见马立人翻,嘶鸣叫喝,乱作一团。红拂女睥睨而视,唇边挂着一丝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