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末路王朝
32574900000066

第66章 ,应仲良的制衡之策

古继潭逃出盛安峡谷之后,匆匆赶到真州,吩咐好下面的人驻守,便率领五万人去夺回仓平关了。

而且他也让来支援他的五万军队回到仓平关,准备打一场大战,因为他知道,甘疾的大军也到了仓平关。

甘疾的大军到达仓平关时,古骋手中只有五万部队,为了避免遭受两面夹击,他撤退到仓平关后的介良城,等古继潭率大军来。

甘疾则是顺利与仓平关的江文虎汇合。

“甘将军,你总算来了。”江文虎兴奋的握着甘疾的手。

“你这,打的很惨烈啊!”甘疾看见江文虎身上有很多新伤。

“五万弟兄,就剩两万了,唉~”江文虎叹道。

“大将军的命令是让我接管仓平关防御,你先回大燧修养些时日。”甘疾说道。

“甘将军,我们原本夺下仓平关是好事,但是现在的仓平关,实在是有些危险啊。我建议夺取真州胡岩县,在这里驻扎部队,与仓平关形成犄角之势。”江文虎建议道。

“文虎啊,老实说,我这次只带了十万人,实在是分不开部队去打那胡岩啊!”甘疾不愿意分兵。

“那就由我率领这两万人去吧!刚好到那里休整。”江文虎说道。

“这,怕是累了兄弟你啊!”甘疾表面这么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无事,为国尽忠,不谈这个。那就由您接管仓平关,我去打胡岩了。”江文虎说道。

“嗯。”甘疾点头。

江文虎带着人,一点劲都没费,就拿下了胡岩,然后修筑工事,磨练兵器,坐等陈文广到来。

陈文广率军北上,准备夺回真州,却得到了吴跃楼的求救战报,吴跃楼面对二十五万大军,正准备撤退,询问陈文广的意见。

陈文广此时陷入两难的境界:一边是等待陈文广大军支援的江文虎和要收回的的真州,一边是随时都可能被击败的吴跃楼和即将丢失的零州。

“命令江文虎和甘疾撤出仓平关,让陛下派人去和周国谈判,真州丢了就丢了,不能再丢零州。”陈文广跟身边的信使说道。

“是,将军。”信使带着陈文广的命令,快马加鞭去仓平关。

“让王谦死守盛安,二皇子已经回来了,我会让陛下让二皇子带兵支援盛安。我去解决零州方圆的梁军。”陈文广无奈的说道。

应叔笙等人被应仲良放回帝丘之后,应天就将几个重要的职位全部交给了他们几个,准备等有合适的人再替换掉。

而应叔笙,则是被授以十万大军作为机动部队。

应叔笙在得到应天的命令后,率军开赴盛安,替换已经守候多时的王谦部队,王谦则是被调回帝丘,和钱文骞一起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

江都胡家

胡家迁入江都之后,开始壮大自己的势力,凭借着胡心雨这个贵妃名头,不断的安插自己家族的人。

郑颖虽然不在江都,但是郑家也靠着郑颖的皇后名头,拉拢了不少的官员。自然,郑家将这些人全部告知了应仲良。

因为东燧各个将领分属不同派系,导致各地将军很多都不服从所属将军的指挥。为此,应仲良找来了文援,这个现任的大将军。

“文援啊,现在集州兵马在胡家手里,乾州兵马在赵定国手里,吴州兵马在邓子隆手里,甚至连德州兵马都在鞠皑的手中,你有办法解决么?”应仲良问道。

“陛下想将兵权归于一处?”文援问道。

“自然,你有什么方法么?”应仲良说道。

“可以学学代国。”文援说道。

“代国?他们怎么了?”应仲良并不清楚代国的现状。

“代国的新皇帝焦子涵,为了掌控兵权,将所有将领官职去除,分田地以养老,然后用文官将兵。”文援说道。

“积弱之法,不可取。”应仲良摇头。

“周国将兵马统归古骋,古继潭二人掌管,二人倒也控制的好。”文援说道。

“君不见应天之祸么?”应仲良还是摇头。

应天就是因为应仲良的父皇太过于信任他,才会所有事都归他管,最终导致先帝驾崩之后,应天挟兵权而登基。

“那么,臣没有其他法子了。”文援不好意思的说道。

“唉,我们缺个能出谋划策之人啊!”应仲良无奈的说道。

“那凡龙找不到,不还有唐单么?我观他熟知兵策,可以为之一用。”文援建议用唐单。

“罢了,先召他入江都,再做打算吧。”应仲良只好如此。

毕竟唐单算起来也是跟着他最早的人了,至少是可以信任的。

“陛下是在担心什么么?”文援问道。

“党争!”应仲良有点沉重。

“这,陛下觉得会形成党争?”文援没想到应仲良担心这个。

“本来党争没什么,但是,大燧现在是分裂的,党争问题就很严重。文援,你认为朕该怎么做?”应仲良看着文援。

“陛下怎么做,臣都绝对支持!”文援说道。

“呵呵,你文家还有几个子弟,一起封侯吧!不要让朕失望。”应仲良拍着文援的肩膀。

“陛下何意?”文援没弄明白。

“你们文家支持朕,朕就让你们文家做大,成为大燧第一势力,你替朕,处理这各党派之事。”应仲良说道。

“陛下,这……”文援冷汗直流,他以为是应仲良怪他势力太大。

“放心做,不要让朕失望。”应仲良笑道。

“臣,必不敢负圣上托付。”文援接连磕头。

“好了,回去吧。”应仲良笑道。

紧接着,应仲良又找来郑会棋,和胡季舒,同样说了上面一番话,并许诺封他们的子弟为侯,要他们将名单交过来。

郑会棋自然知道应仲良想干什么,所以只是装模作样的应承了一番,然后他们郑家该干嘛干嘛去了。

郑会棋知道应仲良想通过三家争斗,消耗各家实力,从而达到总揽大权的目的。他知道了,所以不想去参与,于是他让郑家族人开始低调起来。

而胡季舒,则是直接将这件事报告给了胡家族长胡入徽,让他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