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070

第70章 第29天(夜) 原始肥皂

休息了一阵子,胖子决定去看看筏钓是否有什么收获。就当给自己放松一下,总是埋头干活也受不了啊。

慢慢的拉回木筏,现在胖子看着木筏边翻腾的水花,已经开始变得波澜不惊。是啊,好歹都试用了两三次了,筏钓还没有让他失望过,每一回拉上来都有收获,只不过不知道能钓上来什么而已。

胖子有时候想,这样也不错,至少食物来源保证了。每天都能有的吃有的喝,而且窝棚也做好了,床也比较舒服,总算是有了一个容身之地,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可是转过头来一看,那自己不就成了专业的渔民了吗?世上哪有不会游泳的“渔民”?而且,前面说过,胖子曾经被鱼刺卡到过,所以除了少数几种刺少的种类,他对大部分的渔获都无爱。要是做了专业渔民,那他还不得吃鱼吃到吐啊?

这不,木筏拉到岸边,胖子拎起来的第一个钩子就让他皱眉。一条“翘嘴”,池城人是这么称呼的,也有很多人叫它“翘嘴瘪”,不知道学名是什么,胖子也从来没有关注过。只是因为这种鱼很常见,也是肉食性的凶猛鱼类。饭店里倒是经常吃,小一点的放些辣椒糊红烧,大一些的就要清蒸了。

实话说,清蒸起来的翘嘴,肉质细嫩,味道确实不错,但是胖子只吃鱼肚和鱼背,这种鱼也是属于鱼刺很多的那种,实在让胖子提不起兴趣来。要不是现在没办法,他都想把这条翘嘴扔回水里,虽然足有十几斤的分量。

除了这条翘嘴,就是又上来一条鲶鱼。胖子都奇怪了,难道白沙湖里的鲶鱼和老鳖很多吗?自从他来到湖边开始钓鱼,好像上钩最多的就是鲶鱼和老鳖了。记得在现代的时候,这里的野生老鳖几乎绝迹,鲶鱼也不是很多啊,更多的是鲫鱼鲢鱼鳙鱼等四大家鱼和其他一些种类的鱼类。难道几千年来,湖里的生物品种有这么大的变化?

不过想想也是,现代社会的各种污染是越来越严重,白沙湖也不例外。虽然没有什么工业污染,但是生活污水也不少啊,湖岸边又有很多村庄或者渔村,尽管白沙湖水域面积够大,也经不起几十年来不停的折腾。直到和齐山一起变成公园景区之后,搬迁走很多居民,恢复原始面貌,平天湖的周边环境才好转了很多。

而最致命的,是二十世纪中后叶,那时候流行填湖造田,号称“人定胜天”,“与天斗其乐无穷”。最终结果,就是原本密布的河流湖泊都消失了一大半,再不复江南水乡的原貌。

池城市区内仅剩两处小内湖,细小的沟渠要不填平,要不变成地下暗渠,只有那几条入江的主要河流幸存。白沙湖水域缩小了至少三分之一,而湿地面积也丧失80%以上,剩下的20%还是改造成公园后,人工恢复了很大部分的成果。

而且到了后来,白沙湖的生态也遭到极大破坏。前面说过,九十年代莫名盛行吃野生老鳖,造成老鳖乌龟几乎消失。要知道,老辈人说,平天湖里当初不仅有老鳖,还有大鼋的,胖子老爸老妈都见到过,也被抓光了。而那些药鱼的、电鱼的、炸鱼的、用断子绝孙网捕鱼的,更是对白沙湖的渔业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以至于到了最后,政府不得不放养鱼苗,并组织专门的看护队和巡查人员进行保护。

为什么要巡查防护?是防备那些钓鱼的吗?不是的,自古以来,白沙湖周围都有人钓鱼,政府也并不反对,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活动不是,有什么可禁止的,也形不成什么危害。可是现代那些商业性捕捞的就不一样了,不许炸鱼,那就电鱼,不论大小,一律电翻抓走。而电鱼的危害还算小的,毕竟都是在湖边作业。

还有药鱼的,买来农药,一瓶瓶一桶桶的往湖水里倒,那是一死一大片的,而他们装满了运载工具就走,其他的死鱼都不要了,造成什么后果也不管了。

还有用那些断子绝孙网的,网眼小的简直可以当蚊帐用。胖子就亲眼看过,以前住在湖边的几个老渔民在骂人,说现在抓鱼的都黑了心肠,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说他们以前用的是四指以上的网眼来捕鱼,后来渔获少了,为了生活,昧着良心才用三四指的网眼捕鱼。

而现在呢?现在抓鱼的人,用的网眼已经是一根小拇指都穿不过去了。而且竟然还流行起吃小鱼来,菜名“小河鱼”,就是各种各样的小鱼烧一锅杂烩。老渔民说,等到他死了,他孙子辈重孙子辈,估计就不知道鱼是什么样子了。小鱼都吃光了,哪里还有鱼?所以鉴于这种严重的状况,政府才开始放养鱼苗,成立巡护队。

胖子摇摇头,这些也不是他能左右的事情,而且现在自己身在几千年前,先管好自己再说吧。把鲶鱼和翘嘴收拾好,打道回府。现在又多了一条鲶鱼,油脂也可以多一些了,这样的话,做肥皂的原材料应该差不多够了吧?

胖子不算动手达人,也不是理工男。但是他确实做过肥皂,当年上初中,物理实验课上做的,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做,不然他也没这机会,所以这个他有点经验。但是当初用的原材料可是与现在的不可同日而语。除了油脂,他上哪去弄纯碱去?就是氯化钠也没辙啊,自己都没盐吃了。

好在他曾经听过一个冷门的词,“非洲黑肥皂”。还是他老婆的闺蜜在网上买过,据说什么美容养颜,去黑头祛粉刺。胖子当时都听晕了,有这么神奇吗?他都完全没有听说过这东东。而且,要是这玩意儿这么好,那还不是大名远扬,人尽皆知?至少也是出口神器啊,非洲人民还至于这么穷困吗?

不过出于好奇,他还是上网查了一下什么叫“非洲黑肥皂”,大致看了一遍制作过程。现在努力回想,倒也能慢慢想起来。话说,自从来到这里,胖子发现,只要花时间,他就能想起很多自己以为已经被遗忘的事情,不管多么久远。就是事后会非常疲惫,还会很饿。但是不管怎么说,已经比穿越前的记忆力好了无数倍。

“难道这就是我的穿越金手指?”胖子有时候也很疑惑,希望不是吧,不然也太挫了。不指望王霸之气吧,就是来点什么长命百岁,百毒不侵,武功大成,佛门神通,道家术法之类的也好啊。

找出上次烧制陶器时,那口有些破损的陶锅,还好没有当废品扔掉。今天钓上来的鲶鱼,也被胖子取出油脂,放进锅里。陶锅里还有前两天积存下来的一些脂肪,有鲶鱼的,有老鳖的,有穿山甲的。也不管了,都装在一起,放在火炉上加热,开始熬油。

这边开始熬油,那边又拿出一口锅来,没办法,容器少了,现烧也来不及,先借用一个得了。到时候洗洗,也还能用。

这口锅是用来装草木灰的。把这些时间来,火堆里烧的比较纯粹的那些草木灰,一把把的装进锅里,然后加水,搅拌,成一锅灰黑的溶液。看着锅里,胖子在寻思,要不,还是另开一窑陶器算了?

把装着草木灰溶液的陶锅放到一边,这个就需要静置一段时间了,没办法,等着吧。看看破损陶锅里的脂肪,也都融化了,一些油渣浮在表面,这些也要多熬一段时间,把水分蒸发多一点,油渣再变小变少一些。

等油脂熬的差不多了,胖子才把锅端下来。捞出所有的油渣之后,也和装着草木灰溶液的陶锅一起,放到一边去静置一段时间。按照胖子的印象,似乎一晚上的时间就差不多了吧?剩下的工作,要等到明天才能继续完成。

拍拍手,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吧?应该没什么遗漏了?那就赶快做晚饭,吃完早点休息。话说,睡在床上还是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