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041

第41章 第17天(下)砖坯与陶坯

这回真的是吃饱喝足了,摸摸自己吃的圆滚滚的肚子,还是觉得不能马上休息,先运动一会儿就当消食了。老话说的好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首先当然是去继续收集合适的木棍和柴草,还有半条乌鱼放在那呢,这个天气不能把未处理的食物久放,所以等到中午就得把它给祭进五脏庙里了事。

感觉收集的差不多了,连晚上的篝火用的燃料都收集够了,这才朝水边走去?去干嘛?当然是玩泥巴啦。呃,不是,是选陶土去。尝到了甜头,又感觉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胖子当然要趁着在兴头上,多烧上几回陶器过过瘾,正好也解决了生活上的便捷问题啊。

还是到上次挖陶土的湖岸坡地,选了一些细腻纯粹,含杂质比较少的泥土,就近在湖里打水和泥,感觉上这个跟和面也差不多,干了就多加点水,稀了就再加点泥,来回不停的揉压按搓。

还要添加一点陶粉,这是在微信视频上看的,那个国外的雨林里的小哥在烧陶时候说的诀窍,加一点旧陶器的粉末进泥坯里,烧出来的效果会好一点,别问为什么,视频上没说,胖子也不知道原因。这还是他想了半天,一点点回忆视频内容才想起来的。本来嘛,这次真的能烧出陶器来,而且还能用,胖子自己都已经是惊喜万分,觉得撞大运了。

把那个烧裂的盘子和陶盆捡过来,放在表面比较平整的大石头上,然后用湖边的卵石慢慢把陶片砸碎,最后砸成粉末状的小颗粒,跟做碳粉的步骤差不多,只不过要花更大的力气和更多的时间罢了。最后把砸好的粉末颗粒混进陶土里,接着继续按揉,好让陶土和碎粒粉末混合均匀。

这次胖子特意多弄了点陶土,活好了几个大泥团,一一搬到昨天堆烧的地方,然后就开始坐在地上玩泥巴吧。和昨天一样,先搓条,再盘筑。这次胖子决定把盆做大一号,基本跟家里能装下一只整鸭的砂锅差不多大,一次也能多装点食材,一定要记得装上把手,不然到时候又没办法端起来。

想了想,这次胖子一连捏了三个陶锅出来,体量大了,又有把手了,好像应该叫陶锅了?有了三个坯子,怎么都不至于三个全烧坏吧?那也太点背了。对了,还要把泥条粗细控制一下,省的做出来的厚度太大,重量也过大,不过把手附近的厚度保持不变,不然怕受力的地方变的脆弱。

还有勺子也别忘记了,早上时候就是没勺子喝水喝汤,只能等温度降下来以后端着盆子直接喝,洒了不少在身上。这个要多做几个,现代的瓷勺子都动不动就碎,何况是胖子这个新手中的菜鸟做出来的东西。

盘子还要不要了呢?要不做几个?对了,还要再做几个碗,这样才能找回习惯的感觉。本来一个碗也就够了,但是怕烧坏了,干脆多做几个算了,有备无患嘛,反正原材料也多。

都做好了,还差点什么?看看还剩下最后一个活好的泥团,估计错误,备料备多了。扔掉吧,又有点可惜,毕竟揉了半天了。要不再做个什么?或者,就像那个视频里的外国小伙一样,做个装水的大点的家伙?有点像越野车里的塑料桶的造型,大小也差不多,看上去只比塑料桶要略小一号。

就做这个吧,胖子打定主意后,继续开始搓泥条。先盘成一个圆饼,这是做底的,然后沿着边沿向上盘筑,这是桶身部分。桶身与底面部分一定要连接好,胖子为此还特意多抹了一遍泥。考虑到水的重量问题,底面和桶身下部的厚度都相对较大,希望这样能更牢固一些。

然后就是把桶身盘高,胖子也不知道要多高为好,反正把多出来的那个泥团用完了就算事。当然,越往上桶身的厚度就越薄一些,不然这陶桶也太笨重了。考虑到自身的重量,到时候还要装水,再加上烧造的温度又达不到那么高,所以就没有装把手了。大不了直接用双手抱着呗。

好了,都做完了,暂时收工。这些泥坯还要晾干呢,一个是视频上看的,一个是胖子见过人家制砖。现在在建筑工地上使用的都是混凝土砖、粉煤灰砖等等新型材料了,因为国家为了保护土地,特别是保护耕地,明令禁止使用粘土砖,更不允许取土烧制,所以见过的人不多。

但是十几二十年前,好像全国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高大的红砖烟囱,那都是为了烧砖的窑炉用的,这样的生产场所有个专用名词叫“轮窑厂”,也就是指烧砖的。第一步就是制坯,当然到了后期已经是全自动的机械制坯了。做好的砖坯要一排排的码好,盖上草毡等,要晾干好些天才可以进窑烧制。所以轮窑厂里面或者门口,基本都有很大一块空地做晒场。

因为知道砖坯要有晾干的这道工序,所以胖子决定把做好的陶坯也晾上一段时间,估计砖坯与陶坯的原理差不多?反正也不晓得要晾干多久,按照昨天的经验看,一天的功夫也差不多了吧?毕竟现在夏天气温高。

对了,既然是晾干,好像是不适合暴晒的吧?不然那些砖坯上为什么要盖草毡?有的轮窑厂里还有专门的塑钢瓦大棚遮阳?好吧,于是胖子摸摸脑袋,决定照葫芦画瓢,也去附近砍了好些带叶子的树枝,覆盖在做好的那些陶坯上遮阳,这样既能通风,又不至于暴晒了吧?也不晓得有没有什么用,反正他也完全不懂这个,就瞎折腾呗,慢慢攒经验就是了。大约是这两天的连续吃饱肚子,让胖子的狂躁症症状明显好转,不再那么始终忧心忡忡并且焦躁不安外加急不可耐了。

专心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等胖子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伸个懒腰缓口气,忽然觉得肚子又有点感觉到饥饿了。

“怎么回事?不是刚吃完早饭吗?”胖子疑惑的看了看手表,“我勒个去,怎么又到中午了?这是怎么回事?难怪我说怎么有点热还有点饿呢。”

可不是吗,抬手遮着眼睛,看看太阳,早已日上中天,自己的影子都已经变得很短了。

好吧,吃饭去。胖子又开始有点兴奋了。终于有汤喝了,能不兴奋吗?于是兴冲冲的回到宿营地,炮制剩下的那半条乌鱼。

跟早饭一样,胖子做好了四柱火,装上一陶盆的水,把乌鱼翻个身,开始剥皮去鳞。剥的差不多了就把鱼肉一片片的片下来,扔进锅里。

继续狼吞虎咽的把剩下的鱼肉都吃完,胖子拍拍鼓鼓的肚子,发出西瓜成熟时候的“嘭嘭”声。这样的日子才有点像样子嘛。湖里还挂着一只老鳖呢,昨天烤出来的简直不能吃,晚上试试看,做盆老鳖汤?嗯,这主意不错,就这么定了。

夏日的午后,吃饱喝足的胖子又准备躺下休息一会,消遣掉这段炎热的无聊时光。不过看看吃完鱼片剩下来的鱼骨和鱼内脏等,胖子觉得还是先把它们处理掉比较好,离睡觉的地方也太近了,都有苍蝇开始飞过来了。

带上鱼钩,把鱼骨与内脏、鱼头一起带到湖边扔进水里,给鱼钩挂上新的鱼饵,在岸上固定住鱼线,这才满头大汗的回到林间的宿营地,躺下来准备午睡一会儿。

躺在地铺上,胖子摸摸脑袋,想起小时候在家里看过的《本草纲目》,因为是绘图本,所以当时是当连环画来看的,尤其对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等部分印象比较深刻,看起来跟动物世界似得。

而其中的鳞部,介绍的基本都是各种鱼。乌鱼在其中似乎不叫乌鱼,也不叫黑鱼,而是叫做“鳢鱼”。因为李时珍说这种鱼头长七星,夜朝北斗,把年幼无知的胖子唬的一愣一愣的,有这么神奇吗?最神奇的是说其他鱼的内脏多不能吃,但乌鱼可以。它的肝肠可以做药,特别是它的胆。大部分的动物,胆基本都是苦的,但是唯独乌鱼的胆是甜的,可以吃,还可以治病。

“怎么早没有想起来啊?”胖子有点遗憾,现在都已经扔进水里去了才回忆起这一茬来。算了,反正看样子乌鱼也不难钓,下次再碰上的话,就尝尝看它的胆到底是不是甜的。话说,应该是没毒的吧?不然李时珍也不会这么写进他的书里,对于这些古代大拿,胖子还是有点信服的,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的有点错漏,但是这种药材应该总不至于也瞎写吧?

考虑着乌鱼胆能不能吃的问题,胖子渐渐进入梦乡。等他再次睡醒的时候,已经又过去了三四个小时,下午都快过完了,气温也不是那么炎热了。

奇怪的是这段时间怎么总是睡过头啊?胖子有点疑惑,思考了半天,看来真的是放松了,现在有的吃有的喝,不仅能烧烤,还可以喝汤。气温适宜,又基本没有了什么生命威胁,当然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不然脑子里的神经始终紧绷着,那谁也受不了啊,真的时间长了绷断了可咋整?所以不知不觉间就适当的调节一下,二胖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不然心里焦虑,哪里还睡得着?

反过来说,胖子在睡醒之后,什么都不干,还有时间和空闲抱着脑袋发呆,思考自己的睡眠问题,就已经充分说明了他现在的放松状态,换了前几天或者刚到齐山这里来的时候,你看他可还能这么淡定的装深沉,冒充沉思者。

爬起来之后,胖子先去查看了一下被树枝树叶遮盖起来的陶坯,用手轻轻试了试,感觉已经有些脱水了,不过还好没有什么干裂的迹象。然后又跑到水边,顺着鱼线把那只老鳖拽上来,果然,还是活蹦乱跳的,也没有能脱钩跑掉。

“得了,晚上就是你了!”胖子看看鲜活的老鳖,满意的点了点头。直接拎着绳子带回了宿营地,把鱼线系在树上。

对了,趁着天还没黑,多收集点明天烧陶的柴火,下午睡了这么长时间,不发泄点精力让自己疲劳一些,晚上又该睡不着了。睡不着就会胡思乱想,胖子还不想自己又陷入悲观的情绪里。

于是天黑前的一段时间,胖子都在林子里收集木材枯枝,甚至还拖了一段枯死的树干出来,用小刀和石头一点点的劈开。

看看快天黑了,胖子这才拍拍手,收工回宿营地。和昨天宰那只老鳖一样,同样的步骤把今天这只老鳖给处理好。不过不同的是胖子今天特意先烧了一盆水,杀完老鳖之后,把它用开水整个烫了一遍。

去掉体表老皮和背甲内侧的那层黑色物质之后,胖子特意把老鳖体内和四肢腋窝处的脂肪全掏了出来,果然腥味扑鼻。然后才把老鳖切成块,扔进盆里,重新装了一陶盆的水,开始做老鳖汤,慢慢炖吧。

哎呀,下午那么长时间,又忘记做一个锅灶出来了,算了算了,明天再说这事情。反正在等烧陶完成的时间里也是无事可做,堆烧的柴草也在下午收集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再来做这个锅灶就是,还能顺便打发时间。

这次的老鳖汤炖的很不错,因为时间比较长,汤汁甚至都有点粘稠了。唯一的缺陷就是少了一味盐做调料。哎,盐啊盐,怎么才能找到你呢?

打完一遍拳,当做饭后消食运动之后,胖子躺在地铺上,有点惆怅的想着。不知道是下午睡好了,还是这一天来一日三餐都在煮肉喝汤,吃的实在有点多,所以晚上竟然真的睡不着了。

翻来覆去的,胖子脑海里浮想联翩,在给火堆里添加了三次柴火,爬起来放了五次水之后,直到月兔开始西斜,北斗七星都已经在天穹上挪了一大片位置,胖子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