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远古求生
32509900000187

第187章 离开齐山

“大巫,这只羊,是上次我们见过的那一只吗?就是被你关起来的那个?”冷不丁的,向来都不怎么喜欢说话的鼠却问了刘宝一句,倒是让他有点奇怪,问这个干什么?

“是啊,就是上次那一只。怎么了?”

“上次的很小,现在杀得这只很大。是那只羊自己长大了吗?”

“这个啊?长大是它自己长的,但是食物是我提供的,每天都会给它草吃。”刘宝总算明白过来鼠问这话的意思了,心里倒是很高兴。看不出来,总是闷不做声的鼠,竟然会有这个心思。你看鱼就光顾着吃肉了,完全没有想到这个方面。

点点头,鼠的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再吭声。刘宝也就不再说什么。他算是看出来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画大饼是没用的。没见过的东西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也不怎么想象的出来。只有亲手体验过或者亲眼看见了,他们才会承认这是真的。

鼠发现了这一点,他亲眼看见了几个月前的那只小羊变成了现在宰杀的大羊,这就是一个冲击。而不需要经过艰苦的野外狩猎,简单的从羊圈里牵出来就能吃到肉,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对他来说就更是一个震动了。

正是这种以前没见过的,不知道的,现在看见了。所以他会好奇,然后就会思考。或许,以后鼠会成为养殖业的支持者?或者践行者?现在还不知道,但至少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不是吗?

要是鼠以前没来,没有见过羊圈里的小羊,他就不会想到这一点,而只会和鱼一样吃肉吃的不亦乐乎。其实别说他了,就是现代社会,要推广一项新技术,大家普遍抱有抗拒,至少是疑虑的态度,这不也是正常的吗?

所以对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这是他们在这个蛮荒世界活下去的依靠。而某种程度上,部落里的年长者尤其是部落中的巫就承担了传播经验的角色。只是这样的效率比较低而已。而且显而易见,除了小概率的偶然性事件,他们很难有什么创新的机会。

理论上说,新石器时代差不多持续了将近万年的时间,在各个地区的表现和发展情况都不相同。例如美洲印第安人,在欧洲人入侵之前他们甚至都可以说处于石器时代。

虽然全球的石器时代有长有短,各具特色。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这个时期的人类社会发展缓慢。根据考古资料,某些同一规制的石器造型,甚至在成型之后的数千年间都几乎没有过什么变化。

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想象,依照自然的规律,让他们自主发展,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出农林牧猎渔啊?更别说创造出自己的文化,乃至最终成就独自的文明。

可是外界的影响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还是那些原本处于石器时代的美洲印第安人,尽管在白种人到来之后损失了大部分的人口和土地,可是剩余的人就飞快的适应了时代,乃至整个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产生了“五大文明部落”。他们学会了使用枪械,学会了冶炼,学会了驯养马匹,甚至学会了使用黑人奴隶。而这些不过都是在短短几十年或者上百年间发生的事情。

现在,刘宝来了。对于他即将进入的部落,怎么说都应该产生一些积极的发展因素吧?不过对他来说,这些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想太多了也没什么用。所以只是略微想想,便收回了思绪。现在要紧的是处理好手头的事情,要准备出发了。

几天之前,刘宝就已经在收拾东西,并且慢慢考虑还要添加上什么物件,所以现在要离开,倒也不怎么显得匆忙。只是到了现在这时候,他的心中忽然就有了一种不舍,似乎,有一种远离故乡的感觉。

一年多以前,刘宝还在现代,过着安安稳稳的小日子。没有大富大贵,至少平平淡淡。都是草根嘛,还能指望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时候吗?

只是一场做梦都想不到的穿越,让他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个蛮荒年代,这个史前时代,这个石器时代,这个最远可能距离现代万年之遥的时代。

在齐山,他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最初的挣扎,最初的适应和认命。终于,刘宝认清了现实,明白了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可是刚刚调整好心态,现在他又要离开这里了。

总有着一种不舍,淡淡的萦绕在心头。是与现代的羁绊?是一幕幕的回忆?还是仅仅是无聊的情怀?刘宝也不知道。可是人活着,总是要向前看的。是时候,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做过例行运动。刘宝背起了背篓,挑起担子,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宿营地。然后头也不回的坐上木筏,慢慢离开了齐山。

终于离开了这儿了,这种感觉很奇妙。广袤的原始天地在眼帘中越来越清晰。终于,木筏渐渐靠近了湖岸,三人先后跳了下来,涉着齐膝的湖水,慢慢走上岸边。

深吸了一口气,其实和齐山上的也没什么不同,只是心里的感觉完全就不一样了。

略作休息,刘宝紧了紧肩上的背篓带子,跟在鱼和鼠的身后,拄着长矛便开始了长途跋涉。幸好在齐山的时候,他已经适应了每天翻山越岭的日子,不然可能还真的跟不上他们的脚步。这个时代的人们,在野外穿行的时候简直不知道疲惫为何物,体能好的令人赞叹。

只是离开湖岸之后,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在林间穿行。这里的环境和齐山上有些相似,却又有很多的不同。

好吧,后世的时候,反应一个地方的居住环境,通常会说绿化率多少多少,森林覆盖率多少多少等等。可是在这个时代,刘宝只能说,反映环境的只有一个表现,“非森林覆盖率”是多少?

绿化率?别开玩笑了,麻烦找个没被植物覆盖的地方出来吧。除了经过的那些河流小溪或者池塘湖泊之外,到处都是大树,至少是各种灌木次生林之类的。

现代的时候,刘宝不是没钻过林子。只是那个时候不是人工种植的林木,就是各种杂草灌木丛生。可是现在呢?几人甚至十几人合抱的大树随处可见,甚至看得刘宝都有些麻木了。

这些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原始森林啊,完全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破坏过的。穿行了好几天,还是无边无际。

刘宝突然发现,自己以前教导鱼的辨认方向的法子是多么的可笑。在这样的原始森林里,视线不过前后十来米,有时甚至只有几米。再远就全部被遮挡住了。

不时就有一些野生动物在身边出没,看不见它们,却可以清清楚楚的听到它们发出的动静声响。

树冠虽然没有热带雨林那么密不透风,可是也只能让阳光斑斑点点的透洒下来。脚下,厚厚的腐殖层让人感觉像是走在地毯上一般。林间几乎没有什么风,很容易就出汗。好在空气很清新,气温也比日头下要低一些。

现代时候,池城的森林覆盖率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可是跟现在比起来,刘宝还是要感叹,天啊,这是要砍掉多少树才能造就后世的池城啊?

不过现在穿行的都是丘陵地带,或许在平原地带的话,这些树木会少一点?偶尔,在穿越一些山谷间的时候,他们也会经过一些小块的平地或者草地,感受一下绚烂炙热的夏日阳光。

除了傍晚的时候,三人会找个合适的地方生活宿营,其余时间大家都在埋着头赶路。而刘宝也充分见识了他们在原始森林中的生存本领。

比如走着走着,前面的人一抬手,大家立刻停住脚步。刘宝还懵懵懂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过了一会鱼或鼠会跟他解释,前面可能有一只猛兽在活动,或者他们进入了某只食肉动物的领地。可惜刘宝完全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发现的。

从这个角度说,刘宝也是无比幸运的。幸亏齐山上一直没有什么大型食肉猛兽,而他也一直没有独自离开过那个湖水环绕的相对安全的孤岛,不然可能他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终于,在林间穿行了一个多星期之后,鱼告诉刘宝,只要再走一天,就可以到部落里了。这时候的地形已经开始渐渐变得不那么平坦,按照刘宝的认知,这说明丘陵地带已经开始向山地进行过渡。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走了这么多天的路,终于可以到了。持续不停的跋涉,虽然他还可以坚持,但是也已经疲惫不堪了。太累了。

所以这个晚上,刘宝决定早点休息,养足精神,明天尽早感到部落中去。想到明天,他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有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