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风漫卷
3209800000057

第57章 春寒赐浴华清池

到了临潼,华清池是一定要去看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的《长恨歌》,将华清池的知名度推到了极致。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东30公里的临潼区,南依旖旎秀美的骊山,北向渭水,是西安自古以来有名的旅游胜地。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自然造化的天然温泉,相传3000年前的西周时代,山麓就发现有温泉,并有治病的作用。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修建行宫别墅,沐浴温泉。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在此大兴土木,就山势兴建行宫,改名为“华清宫”,因宫中在汤池上,又名“华清池”。“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建筑盛况以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奢华生活。白居易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就在这儿落墨而成。可惜的是,华清池的建筑在“安史之乱”时就被毁坏,现在的建筑是1949年恢复重建的。

新年伊始,带着几分神秘和想象,我们来到这块让人心生愉悦的地方。华清池大门檐下,悬挂着郭沫若的手书匾额:“华清池。”走进门楼,映入眼前的是一组壮丽悦目的宫殿式建筑群,九龙池是华清池的中心,池边杨柳依依,面积5300平方米的池中碧波荡漾,亭台楼阁倒映其中,池中金鱼来回游动,为冬日里的池塘增添了几许生机。池的北岸有“飞霜殿”“沉香殿”“宜春阁”,东西相配,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两边是连接南北建筑的九曲回廊。沉香殿是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的地方,“彩云似衣,名花似貌,妃子之美也,春风拂槛,朝露含英,牡丹之艳也”。是大诗人李白被唐明皇召见时,为这里的美景、美人而创作的《清平调》。华清池,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学士将它摄入诗篇,为它题字作画。

我们随意地游走在回廊上,欣赏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池碧水。在当年唐明皇的观戏台遗址和杨贵妃欢舞的地方,随着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述,我的想象也飞回到了大唐,仿佛这巍峨壮丽的宫阙殿阁里,一派“灯火荧煌天不夜,笙歌嘈杂地长春”的繁华景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想当年,这里是何等的豪华奢侈。被唐明皇恩宠至极、权倾天下的杨玉环真是享尽了春衣锦绣的人间荣华富贵。而今日的华清池却显得有些清冷、落寞,已看不到昔日华贵的痕迹,留下来的只有已经逝去了的时光中不变的历史和后人的深思。

在曲廊南端,有一处地形如海棠般的“海棠汤”,是专供杨贵妃享用的豪华汤池,也叫“贵妃池”。杨玉环小名“海棠”,唐明皇为讨爱妃欢心,特意按海棠花形状为其修建并命名。如今,看到的却是用青砖砌成的一个很普通的池子,寻不出一丝昔日华贵的影子。走出海棠汤,依次排列有池形如莲花,专供皇帝沐浴的“莲花汤”,有供大臣们沐浴的“尚食汤”“星辰汤”,还有供皇太子沐浴的“太子汤”。出贵妃池,前行几米便是飞霜殿,其屋顶上有一座精致的小阁楼,传说是贵妃浴后观景及晾发之处。在华清池院内,有汉白玉雕塑而成的“贵妃出浴”像。贵妃全身赤裸,丰乳肥臀,展示着冰清玉洁、以肥为美的唐代审美标准。雕像的身后,是一处温泉出水口,周围挤满了游客。我也加入其中,伸手捧一缕清澈透亮的温泉水,的确有一种细腻滑润的感觉。

游华清池,除了自然景观,更吸引人的则是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缠绵情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和杨贵妃夜夜欢歌,醉生梦死,上演了一出历史的爱情活剧。临潼旅游管理部门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将白居易的《长恨歌》改编成大型山水情景歌舞剧。夜幕降临,华清池内水柱喷涌,升降式的舞台上,唐明皇与杨贵妃在嫔妃的簇拥下款款走进波光粼粼的池水中,身后的骊山彩灯闪烁,一片奢华盛世,十分精彩。由于凭借的是自然景观,演出只能在每年夏秋季节进行,这让我的心里又存了一份遗憾。

(原载2010年第4期《西北军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