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辛亥风云之新军传奇
31713500000006

第6章 秀才将军再造反(六)

天亮前四时,寒气侵入肌肤,雾气沉沉,全镇处于冷冷清清的恐怖气之中。突然震动大地的枪声划过夜空。进攻方法大致一样,用刀杀死哨兵,冲进屋内,敌人较多,先将睡房门劈开,就将酒瓶装有洋(煤)油的爆炸物投入房中。敌人虽然惊慌失措,但都不敢往外冲,就地反抗。起义军死死守住房门和窗口,并不断向内射击,并将爆炸物往内投人。战斗一长,屋内衣物,家具都开始燃烧。外面高喊缴枪不杀,有的敌人惊慌的喊,我们投降,拿着枪举起手从门中和窗口逃出来。到了天亮七时,枪声嘎然停止。起义军进攻部队,开始在保安团总部集合。全军欢呼跳跃,大获全胜,共缴获步枪255支,进口马枪六支,手枪5支,特别是缴获机关枪9挺。

仙桃镇地处要冲,人员稠密,梁司命在此招兵。起义军一次招得新兵200多人。街上比赶集还热闹,人山人海,奔走相告,说孙中山派来的部下在此地招兵。看热闹的老人和小孩像穿梭一样,穿进穿出。起义军的黄副官,也是一个从笔从戎的秀才,正在宣传起义军按孙先生的想法办事,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我们的梁司命在不到四天的时间就缴获了一个团用的枪支,还有其他的高级武器,欢迎大家参加起义军。一个老猎人正在卖打的几支野鸡,他听副官神奇的宣传。就对周围的后生讲,他说,狼走千里吃肉,犬行千里****。起义军神人神算,风卷残云,克敌致胜,真利害,但愿上天会保佑他们。

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梁司命推测的一样,北京政府的各省部队,很快的对各地护法起义军展开了全面进攻。

由于护法的政治号召力不力,孙中山又被各军阀利用,起义军效忠不同的军阀。在军事上,联合也是同床异梦,没有统一坚强领导,各自流寇式作战,同时,北京政府的军队还是北洋新军的基础,军力强大。护法起义的许多领导人,都是与辛亥革命有关系的人,军力薄弱。所以,战端一开,护法起义军诸军不利,节节败退。湖北靖国军所有各军,都向鄂西山区安全地区撤退。

荆山山脉远安南漳一带,长江西陵峡一带等地,就成了湖北靖国军第三军军长王安澜和他联合的靖国联军,包括梁钟汉等几支小一点的部队,都退守上述地区。王安澜和梁钟汉首先来到湖北远安县。

原来,鄂西山区还没有受到军阀的浸染,又具有战略意义。不过,第一次护法运动缺乏明确而统一的政治观点而幺折。

如远安县的地形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远安县西北位于荆山山脉中部山脉,万山千峰。群峰飘白云,山重步步升。位于远安县洋坪的山峰太平顶海拔高一千三百多公尺,位于保康县聚龙山峰海拔达一千六百多公尺,山峰层层,天梯步步。古代山民都认为这是神仙回天的捷径。高山,峻岭,陡崖,笔峰,奇石,山脊,石阶,五花八门,怪异无比。荆山,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满山,松柏美如景,四时野花迷醉人,香草美人断人魂。远安县东南丘陵密布,园岭陡峭,山连山,岗连岗。且两山之间必有水,这里万壑争流,绿水潺潺。

因此在军事上,起义军在远安县,最易抗击武汉派来的北洋军。远安县东南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江汉平原进荆山山脉的过渡带。打起仗来,一条山岗就是一块阵地。如在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些山岗就是抗日****层层抵抗日本人的阵地。日军要打到远安洋坪荆山脚下,也是死伤累累。其次远安县是一个较富裕的地方,可保军队粮食无忧。远安四面环山,中间为五六百平方公里的沮水小平原。古楚国昭王所说:“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即楚国根据地就是长江,汉水,沮河,漳河这块地方。沮河和漳河都流经远安。1917年时,远安县人口已达九万人左右。洋坪镇是远安最大的商业街市。远安县城至洋坪一带,为沮河流域沿河平畈,水利灌溉完善,沃野数十里,沿官道上八里一铺,十里一镇。沿途人烟凑密,鸡犬之声相闻。路上挑夫们担着山货向南,担着布匹和日用百货向北,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沮河水,绿流清带,水量丰富,尽显灌溉,航运,水产之利。洋坪镇已建了木料造船厂,沮河中两丈多长的木船,白帆点点。沮河中,数丈长的木排像一条长龙,缓慢的向下漂流。沿河的鸭群,闪翅打水,潜水滤食,呷呷高叫,白云点点。农村里,山清水秀,农舍处处绿树成荫,气氛安静,祥和。农民们朴素善良,交往简单,一生不理不知天下事。远安闭塞而富裕,实乃山中桃花园。

但历史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时像辛亥革命一样,还是缺少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历史人物,他还未出山呢,时机没到。但据说,王安澜在远安县老百姓中,传说很多。最有意思的说,他小时,穷的掉渣,但他却变成了一个秀才,辛亥革命后,他又成为一个中将师长。其时一个师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但人们好奇的,他是一个穷小子,是时代的一个另类。也可能这些事儿留在远安县,可能是说书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