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辛亥风云之新军传奇
31713500000045

第45章 烈火炼成火凤凰(二)

清军平时知道起义军善夜战,战法与德军战法不同,出没无常,所以晚间特别的紧张,都认真的加强了防守,并没料到起义军突然白日发起进攻。起义军自从刘家庙阵地最后主动撤退后,进行阵地反攻的,这是第一次。王安澜认定,保持玉带门阵地的紧张形势,不仅引起清军的心理紧张,使清军在铁路前方阵地不能抽兵进入市区,也不敢主动出击。所以王安澜做了两方面的心理准备,使用突击战,如果前锋纵深突入敌阵地,后面所能调动的义军力量全力涌入阵地,打到清军的后面,使敌人也遭受腹背受攻击。如果不能占领阵地,也能撤退回来。

由于义军突然进入前沿阵地,敌军冲锋号紧急响起,清军大量敢死队从阵地上冲出来。黑压压一大片出来应战,这说明看出清军也知道这儿铁路终端的战略地位。当正要开始短兵相接,用刺刀和大刀拼杀之时,清军重炮也开炮封锁了义军与后方的联系的退路。如果不采取措施,长期对杀,对起义军不利。王安澜一看,敌众我寡,为保持有生力量,自己应见好就收。王安澜立即命令所有部队冲上去,目的是营救前线敢死队。敌人看见大批人冲上来,立即收缩成团,便于更好的刀战。但出乎清军的意外,一刹那,看见冲击上来的部队是掩护前面的部队后撤的,起义军部队像飞一样退回到了两边荫蔽地,。敌我双方都有伤亡。有趣的时,自义军反攻玉带门以后,清军以后很长时间并没有从玉带门阵地派军出击,严加阵地防守。王占元知道义军的牺牲的精神大大高于清军,没有重机枪和炮火的掩护,加上街道地势不明,很难向义军进攻。王安澜的进攻心有余而力不及,虽然未攻下玉带门清军阵地,确起到了以攻为守的作用。这次战斗的意义是,以后,清军从没有在玉带门阵地放起出击,他们害怕起义军乘机攻入玉带门阵地。

就在王安澜发动进攻后不久,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黄花岗起义的副总指挥,大难不死的黄兴来到了汉口。黄兴十月二十八日到武昌,黎元洪非常高兴的会见了黄兴。黎元洪立即任命黄兴为总司命,黄兴于次日过江到汉口,以总司命身份指挥汉口战斗。黄兴在茶楼司命部与王安澜等前线军事负责人见面,黄兴还介绍了自己的随从,秘书,支持孙中山革命的朋友日本人等。王安澜在汉口活动时,还是总后勤司命,王安澜还与黎元洪,联系密切。黄兴与王安澜见面以后,双方共同研究了汉口战争,现在起义军最大问题还是孤军作战,没有大的后备部队可以在汉口使用,虽然南方诸省均已起义易帜,但没有统一指挥,各自拥军自重,只有湖南有唇亡齿寒之患,派军超万人前来战斗,但加起来的总兵力仍然不及清军,装备军需,清军也胜过起义军。起义军虽然薄弱,但全体上下都能舍生忘死的在战斗,所以双方还在胶着在大火空隙中拼杀。当时不止军事家,就是普通人也能看出,以起义的三千新军加上招幕的市民,从起义开始,使终站在一线战斗,以弱胜强,战斗已进行约20天了,这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了。这个奇迹只能这样解释,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清朝政府已是垂死挣扎。

黄兴忠心革命,意志坚强,勇于战斗,善于策划,不屈不挠。王安澜与黄性格相似,脾性相投,两人一见如故。王安澜向黄总司命介绍了,原来义军与清军在汉口市区作战的五条决策,前面已经说过。

黄兴说,按现在现状,如果不撤出汉口,也只有如此考虑。你说要想反败为胜,只有夺得玉带门阵地,再向铁路外围攻其后方,但兵力不足。黄兴继续说,安澜,巧媳妇难作无米之炊,现在,在市区的战斗的部队体制有些也被打散,有些分散和小股军人己无法找到原先部队,建制归队,我看我们迅速收编这些部队,这是唯一的一个办法,可以组织起来一支能战的部队。对现在军队情况我不熟悉,你负责后勤,先组织起一支部队,,我亲自指挥这些部队去前线作战,我和你一样,我也是看出了玉带门的战略意义,如果有可能攻破玉带门一带阵地,我们就可能逐步把清军赶出汉口。此时,黄兴、王安澜两人不只意气相投,而且志同道合,他们意志坚强,还有信心最终取得胜利。

汉口市区内的战斗,已经快两天两夜,清军打到那里烧到那里,每一个地方,敌我双方都是打过去攻进来,几进几出。清军一进街巷,晕头转向,打着打着,又回到原地。清军虽处在不熟悉的血与火的巷战中,但清军后续部队不断涌进,武器好,人多势众,战斗进行的极端残酷,多为白刃战。枪炮声彻夜响遍汉口市区各街巷,冲天大火正在吞噬各处街巷的房屋,秋风和江风狼狈为奸,助纣为虐,风助火威,每一条街都变成了一条火龙。无人救火,火势更旺,整个汉口上空,红彤彤,亮堂堂,浓烟被大风驱赶得顺江飘散。

大火中,武汉义军看着自己的家园毁于一旦,个个义愤填膺,在自己熟悉的街道上,冒着大火穿插往来,不断向清军射出复仇的子弹。清军反复向一些胶着点炮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大烧,大杀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悲剧正在上演。武汉的弱势百姓,无力逃出汉口的人,也惨遭清军残害,妇女遭奸佞,财物遭抢劫,一言难尽。只有名利场中人,躲在租界中安然无殃。各租界街口,立着坚固的工事,树立着外国国旗,军警荷枪实弹守着,灯烛辉煌,灯红酒绿,一片升平景象。买办不知亡国恨,列强横行万众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