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裂国:民国军阀往事之西南军阀
3162200000029

第29章 旧桂系篇(1)

桂系是民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地方派系,当然,说其最成功也不为过。

从旧桂系到新桂系,桂系几乎参与了民国所有的重大事件:

旧桂系时代,他们在护国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后来的护法运动中,旧桂系甚至是主力。

在新桂系时代,他们促成了北伐,并在北伐中屡立功勋——李宗仁所率第七军在贺胜桥之战中获得钢军美誉,在江西之战中更是如擎天一柱般撑起了出师不利的北伐军;而小诸葛白崇禧更是在江浙沪之战中名扬天下。其后的国共分裂,作为蒋介石的主要盟友,新桂系是四一二政变的主力。其后蒋介石下野、龙潭之战、宁汉合流,新桂系均扮演了主要角色。此后新桂系还参与了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在蒋桂之战和中原大战中输得一败涂地,从此退入广西,精心经营老巢——在此过程中还参与了闽变、两广事变等多次重大事变。抗战爆发后,桂军廖磊部参与了淞沪抗战,几乎全军覆没;尔后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的司令官,参与了徐州会战,并打出了国军正面战场上的第一场胜利——台儿庄之战;尔后的武汉会战李宗仁因病缺席,由白崇禧代班;此后指挥了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鄂北会战等多次会战;在抗战即将结束时,李宗仁被调离岗位,彻底被架空。在国共第二次内战期间,李宗仁的副总统竞选风波也闹得沸沸扬扬,其后逼宫蒋介石,坐上民国首脑的位置,而白崇禧则作为华中的方面长官为国民党顽抗到最后一刻。

因此,桂系的历史就是一部微缩版的民国史,而站在桂系的角度,则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民国。

辛亥革命

土匪窝

如果说清末的四川是袍哥的天下,那么清末的广西就是土匪的天下——不说晚清年间把清廷吓了一大跳的太平天国就发源于广西,单说这旧桂系,派系老大陆荣廷就是土匪出身。当然,没人生出来就爱当土匪,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愿意过这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日子?广西这地方本来就穷,到了末世,更是一派衰颓气象,街面上跑的都是无所事事的游民,挂的招牌不是烟就是赌,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两个字来概括——穷乱。陆荣廷的身世就很典型,刚出生没多久,老子被人打死了——乱,母亲改嫁,把他给邻家抚养,养母家也不是啥宽裕人家,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穷。陆荣廷小时候最常尝到的滋味,就是饿,实在饿得没办法,陆荣廷就偷,果园、菜地,偷到什么吃什么。当然,老吃素的肚子里没油水,陆荣廷也想改善伙食,有次就抓了几只刚出生的麻雀——当然不能生吃,拿家里仅有的一点生油炸了吃。陆荣廷的养母说实话本就不怎么待见这位老爱惹事的主儿,碍于其生母情面,平时也就忍了,没想到陆荣廷蹬鼻子上脸,偷别人的不算,自家的也偷,养母一怒之下,将其逐出家门。

陆荣廷无奈,只好去投奔生母,但是也该是陆荣廷要受罪,生母在他他十岁的时候也一命呜呼了,这回陆荣廷彻底无依无靠,成了个正牌孤儿。迫于生计,陆荣廷去雨伞店当学徒,一个十多岁的娃,又无亲无故,少不得受点委屈,陆荣廷就时常被老板娘打骂,后来陆荣廷实在忍不了了,干脆学徒也不干了,走上了流浪街头的道路。三毛流浪记里头的三毛虽然也流浪,但好歹有个念想,想找到父母过好日子,陆荣廷呢?无父无母,孑然一生,什么念想都没有,就指着一天混两饱,乞讨、偷窃,无所不为,但即便如此,每天还是饥肠辘辘。世间百态,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陆荣廷打小尝了个遍,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受过。

像陆荣廷这样的情况,当时的广西可说是遍地都是,要么饿死街头,要么就靠拳头打出片天来。陆荣廷混到21岁,总算没给饿死,还靠着筋骨硬棒敢打敢拼在龙州县衙找了份差事,这份差事当然不足以让他马上发迹,但却迅速打开了他的眼界。陆荣廷虽说打小就在街面上混,但是见到最多的就是些地痞混混,也就能欺负小老百姓,到了县衙,陆荣廷就有机会结识一些绿林人士,平日里所见所闻都是些江湖好汉的传说,这些桥段不禁让自小受苦、渴望出人头地的陆荣廷对江湖心驰神往。陆荣廷总算明白了,要在这个世道混,就得够狠,就得有真本事,就得照着江湖好汉的路子来,年轻气盛的陆荣廷在衙门里也没干多久,因为得罪了法国传教士,只能被迫出逃。陆荣廷找到的新差事是帮士官看坟场,这活计当然不够鲜亮,但是至少陆荣廷在这练出一手好枪法,以及一身惊人的胆量——陆荣廷在坟场做事,连鬼都不怕,还能怕人不成?

此时的陆荣廷已经具备了出外闯荡的能力,他有能耐,有足够胆色,于是,在24岁那年,陆荣廷拉了一绺子人,加入三点会,正式落草,当了土匪。所谓三点会,其实就是天地会的一个分支,跟袍哥一样,在反清复明看不到希望之后,就成了黑道。陆荣廷很快就脱颖而出,凭着枪法和胆色,成了三点会水口地区的老大。27岁那年,中法战争爆发,陆荣廷曾去投军,战争结束后,又重新落草,他的活动区域是中越边境,干的是杀人越货的勾当——当然,对象都是法国人。陆荣廷为人义气,有信用,因为打小受过苦、遭过罪,当土匪后也不去骚扰那些贫苦百姓,所谓盗亦有道,人称“义盗”,凭着这点字号,陆荣廷在道上声名鹊起。

陆荣廷当了土匪,而且声势日隆,自然遭到了朝廷的忌恨,摆在朝廷面前两条道,一是剿,二是招。陆荣廷为人机警,行踪诡秘,神龙见首不见尾,没有固定处所,要剿,无从下手,最后广西提督苏元春和边防军统领马盛治一合计,觉得与其干剿匪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还不如招安。陆荣廷当土匪,说实在的,是因为活不下去,在江湖见多了风风雨雨,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听说朝廷有意招抚,自然也很乐意,于是1894年,陆荣廷36岁这年,他总算摇身一变,从土匪变成了官军,出任荣字营管带,一生仕途也由此发端。

陆荣廷好交游,招安前后也颇是得了些好帮手,其中包括他的妹夫谭浩明,把兄弟莫荣新、韦荣昌、陈炳焜以及林俊廷等人,这些人跟着陆荣廷出生入死,后来就成了旧桂系的骨干成员。陆荣廷当上官军之后,仕途也颇是得意,道理很简单,要升迁就得立功,要立功就得剿匪,而在哪儿可以剿到匪,陆荣廷自己是行家,当然是门清,很快荣字营就成了荣字军,管带也变成了统领。当然,陆荣廷要正式飞黄腾达,光靠小打小闹剿匪是不够的,得玩票大的,得摆平乱党。1907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就联结了会党黄明堂等人造反,清廷听说是孙大炮的名号,急火攻心,严令龙州兵备道龙济光与陆荣廷部镇压,限期七天,打得好重重有赏,连升三级,打得不好,提着脑袋来见吧。陆荣廷是下了死力了,玩命干,最终黄明堂被陆荣廷赶走,清廷一高兴,将陆荣廷升为左江镇总兵兼广西边防督办,而龙济光任广西提督,4年后龙济光赴粤,陆荣廷接任广西提督。

陆荣廷少时贫苦,衣食无着,流落街头,靠着胆气和能耐,从土匪干到官军,终于在53岁的时候,登峰造极,当上了广西提督,回顾往日岁月,那真是不堪回首,他能混到这个地步,着实是九死一生,提着脑袋搏下的富贵。陆荣廷是草莽豪杰,他的亲信爱将们也都是土匪窝里爬出来的,旧桂系,说明白了,就是群土匪。但是,土匪又如何?陆荣廷和他的兄弟们没有好的出身,小时候就不知道饱是什么滋味,他们不抢不杀,不狠不毒,活得下去吗?旧桂系这打从娘胎里就透出的戾气,都是被世道给逼的!

反骨仔

大清朝就快完了,广西这儿穷,这儿乱,这儿四处充斥着烟民赌民游民,这儿各地散兵游勇割据的景致都宣示着末世气象,在陆荣廷当上广西提督还没满半年,大清朝就听到了从武昌敲响的丧钟。对于革命,陆荣廷一无所知,他连中国字都认不得几个,当然对革命党鼓吹的洋玩意儿更是一窍不通,但是清廷快完了,这一点陆荣廷耳濡目染,是知道得真切的。陆荣廷能发家,靠的就是镇压叛乱,而正因为广西的叛乱赶不尽杀不绝,陆荣廷才能坐上广西提督的宝座——叛乱一茬接着一茬,不正说明大清朝快完了吗?武昌首难,天下大乱,陆荣廷虽身在广西,但外省的情形或多或少有所耳闻,这么个乱劲下,陆荣廷该如何自处呢?

陆荣廷混到今天这份上,功名富贵都是清廷所赐,按道理讲应该深念皇恩浩荡,肝脑涂地以为厚报,但是,陆荣廷显然不愿做清廷的孝子贤孙,为其殉葬。他不欠清廷的,他的富贵是自己一刀一枪提着脑袋换来的,为清廷卖命,他犯得上吗?因此,甭管外边闹成啥样,在搞清状况之前,陆荣廷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只要手里有军队,他就什么都不怕。陆荣廷能一言不发稳坐太师椅,但革命党那帮人,没这资本,当然坐不住了。

广西革命党人有些着急上火,各地纷纷举旗,他们也不能甘于人后,但是真要跟晚清这帮官老爷干,拳头又不够硬——尤其跟陆荣廷这样的,晚清没少交手,结果如何也就不说了;要迅速响应起义,但又打不过人家,怎么办呢?当然只能将就一下,谈呗。也不能怪革命党人,没实力,就是做啥都不硬气,他们也不愿软弱妥协,但实力摆那里,不软弱,不妥协,不成啊。武昌起义后,就有革命党人来活动陆荣廷,意思就是让他搭伙一块儿干,陆荣廷当然不傻,清廷是真死还是假死,他还一时闹不明白,于是,小舅子谭浩明拿把大刀站旁边——演给清廷看,至于到底合不合作,陆荣廷没有明确表态。

当然了,晚清官僚没几个像陆荣廷一样硬气,能临危不乱,处乱不惊,在省城桂林的广西巡抚沈秉堃和布政使王芝祥就慌了,还没等革命党派人跟他们谈呢,他们自己就先找上门去了——不过也赖不着他们,革命党虽然不济,但他们更不济,他们都是文官,手里头没兵,有点乱也正常。革命党一看面子大了,巡抚都来了,他们本来就没信心干架,这回好了,想一块儿去了,那谈呗。谈判结果自然老爷还是老爷,推沈秉堃为都督,推王芝祥、陆荣廷为副都督,然后,革命党人得偿所愿,第一时间响应了革命,11月7日,广西宣布独立。

陆荣廷本来还对革命党所提的合作不置可否,生怕他们过河拆桥,这回一看革命党人是真心实意合作,他本人在南宁,桂林的革命党人还能抬举他当副都督,看来是童叟无欺了!不管清廷是真死还是假死,反正照这个架势,也是早晚得死,广西山高皇帝远,又怕怎的?先找条后路再说。于是,陆荣廷在得知桂林独立后,没两天,也在南宁开了个会,慷慨激昂发表了些针砭时弊的意见,然后高呼拥护共和,也就独立了。当然了,共和到底是啥玩意儿,陆荣廷懵懵懂懂,但也不妨,只要有诚意合作,喊几句口号还不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

陆荣廷愿意当副都督,当然不是因为他谦让,而是他知道正的那个干不长。沈秉堃在清朝能压他一头,但是现在不好使了,乱世之中,文官一钱不值,得枪杆子说了算,陆荣廷有枪,他这个副的就是正的。沈秉堃和王芝祥倒也识相,他们跟革命党谈判,说实话也没指望能保住富贵,只是想避免冲突,捡条命,好去消受为官多年攒下的私财。于是,在谈判成功后,就找了个辙,说要北上援鄂,麻溜地离开了广西这片是非之地。原来一正两副三个都督,现下就剩了个副都督,当然副的就成了正的。1912年2月,陆荣廷来到桂林,接任都督,当然,桂林不是他的地盘,他也不放心,过不多久就把省城迁到了老巢南宁。

陆荣廷正儿八经地当上了广西老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些从土匪时期就跟着他的功勋老臣们享福了,省城各衙门都是他们占了,最要紧的当然还是军队,那就更马虎不得,反正都得是跟他沾亲带故的,要不然一律滚蛋。革命党忙活半天,除了广西确实独立了之外,一无所获。

陆荣廷对革命党不感冒,他能服从的都是实力派,民初最大的实力派,没别人,就是袁世凯,因此,陆荣廷主动站到了袁世凯一边。1913年,刺宋案发,孙中山高呼讨袁,发动二次革命,当然,又派了人去游说陆荣廷——陆荣廷接茬没理他?错了,陆荣廷理他了,只是不是孙中山希望的方式。比如柳州刘古香就宣布讨袁了,陆荣廷二话没说,直接举起了屠刀,干掉了刘古香。与之同时,对于到广西活动,煽风点火的武昌起义元勋蒋翊武,也是一个字——杀。这里头刘古香一事颇值得一叙,这将引出又一位广西的风云人物——沈鸿英。

沈鸿英也是苦出身,自小父母双亡,好在还有个兄长沈鸿辉能稍微照应一下,也比陆荣廷强点。等到沈鸿英年岁大点,就入了伙,当了土匪,很快因为身体强健,脑子灵光当上了土匪头子。当土匪的日子不好过,跟陆荣廷基本不跟官府照面不同,沈鸿英抢的就是官府。因此,官府自然不能饶了他,沈鸿英就上了黑名单。沈鸿英显然天生是土匪的料,跟官府较劲多年,官府硬是不能拿他怎么办,他行踪飘忽——到什么程度呢?晚上睡觉,都从不在一个地方睡,一晚上睡觉要换好几个地儿,每晚如此,官府能逮着这种人吗?当然,逮不着沈鸿英,能逮着他老兄,有次沈鸿英抢了官府饷银之后,官府发了飚,把他在沙塘的兄长沈鸿辉抓起来严刑拷打,要问沈鸿英下落,沈鸿辉能说吗?于是,被生生打死了。沈鸿英能咽下这口气?某日杀到县衙,把仇人何正文给干了——当然,一报还一报,也是毒打致死,然后,斩草除根,全家老小,一个不留。

沈鸿英心狠手辣,这是不消说了,更可怕的是,他是个天生反骨仔。就说刘古香,这是个老牌革命党,在沈鸿英被同盟会收编之后——沈鸿英跟官府当然势不两立了,想当官,只能加入同盟会;刘古香就是沈鸿英上级,而且对其倚重有加,引为心腹。沈鸿英但凡有点良心,他能害了刘古香吗?可悲的是,他还真就能下得去手。二次革命的时候,广东陈炯明派人过来联络刘古香,邀其举事,刘古香要说一开始也有些犹豫,毕竟手里头只有千号人,而陆荣廷有一两万人,后来是在部下威逼下,才堪堪同意举事——为此老婆、儿媳还被部下误杀了,他自己也受了重伤。沈鸿英当天还假惺惺地去表示深受洪恩,没起到保护之责,深以为愧呢,还把刘古香接到自己住处养伤——转脸,沈鸿英就把刘古香给卖了。沈鸿英当天把老部下叫出来,言明厉害,说造反没好处,千人打万人,都是那姓刘的闹的,我们不能为他送命。后面还用说吗?革命党人前面举事,留他守柳州,镇压的一来,沈鸿英自然就高呼拥袁了,然后起义军星散,而在他家的刘古香就成了他献给陆荣廷的礼物。

护国战争

公侯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