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生都爬坡
31384300000033

第33章 工分命根

阿龙为段三叔书写大字报,得罪了土皇帝王够雄,觉得实在尴尬。

“又干……啰!”每天天刚亮,王够雄就长声吆吆大喊起来。那是:

东方霞光白云飞翔,长声吆吆吼出黄脊梁。黄土地啊黄土黄,黄脊梁在为你缝衣裳。

黄土地捧出了麦浪宽,黄土地稻菽金灿灿。黄土地是黄脊梁的魂,黄脊梁是龙的传人。

巴不得“一觉醒来、天都黑了”的阿龙,从睡梦中惊醒后,不得不洗耳恭听王队长按照“点兵点将”安排给自己的活路去上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妈妈,人家唐代李绅,才不愧为有名的悯农诗人。唉!天天干活太累了,不干活多好啊。更气人的是还要面对有所得罪的王队长!”嗜睡如归的阿龙,伸了一个懒腰。

芳芳接过话头,说:“变成了牛就要拉犁,变成了人就要干活。如果不想干活,铁柱子,去当那个,最好!”

“当什么?”阿龙兴奋,跃身坐起。

“你这样的人是~想当皇帝,怕啰嗦;想当官,怕事多;想吃饭,怕涮锅。那就干脆~当猪,最好!你看它吃了就睡,睡了起来又吃。它就不做事,主人还要把吃的送到它面前。当猪,干得。”芳芳挖苦的语言冲口而出,小小的阿龙哪里招架得住。

……

时间转到一九六七年十月,复课《通知》发出后,大部分学生回到课堂,新生也开始入学。按说,阿龙应该回到向阳中学续读。可是,左等右等,该中学一直没有复课的迹象。究其重要原因,是n市大力提倡办“农中”,公办中学次而为之。

只有高小文化,难道就不读书了?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虽然阿龙不是孔夫子的学生~读书人,但毕竟还在“束发”年龄阶段,不读书干啥呢!

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铁柱子,公社通知我参加宣传队。”菲菲喜笑颜开。

“你能歌善舞,祝贺你!唉,只是,今后可能很难听到你的歌声了,有点遗憾!”

“你有空来看我演出,不就听到了!硬是!”

“你不读书了?”阿龙转移话题。

“书是读不完的,不……读……了!”

左盼右盼,向阳中学一直没有复课的音讯。这时,阿龙毅然做出了继续回到平安小学重读六年级的决定,耐心地爬着这个“坡“!

从此,阿龙还是天天背着书包去上学,不厌其烦的重复学着过去读过的课程。羞死人的是比他低两个年级的小同学都追上来了,而阿龙这样的“老油条”,仍然在“原地踏步”。

……

1968年,阿龙已经十六岁了。干一天活还是5分,心里很不是滋味。要想长分,队上有个明确的界限,就是必须挑粪桶。一天,阿龙备好一副装90斤的粪桶,与男劳动力一起挑粪。人小力单,他躬着腰,把粪担一高一矮挑来斜成45度,低的那一头用手提倒,这样大大减轻了对肩和腰的压力。小娃儿们看见这熊样,就会声嘶力竭朝天吼起:

(一)粪担担,九十斤,阿龙十六下决心。挑起担担上山岗,脊背弯弯战兢兢!

(二)粪担担,晃悠悠,摇摇摆摆上山丘。汗水湿背腰打闪,看你阿龙啷个扳!

“人生之路哼哼/山连坡啰/横横/我要加油哼左哼......”

虽然,挑粪是按挑数和重量记分,但从此以后,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是阿龙每天全勤由5分陡涨到8分,只比最棒的男劳动力少两分。阿龙心中满意了。

空谈误事,实干兴家。阿龙坚持做到读书、劳动两手抓。早饭前做一歇工,上午读书,下午两歇工,星期天出满勤。遇到包工挣大分机会和农忙的几天,就请假。

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不争气。从那年起,栽插秧苗是阿龙大显身手、潇洒狂挣工分的时候。

不是吹牛,无论多大一块田交给阿龙,他说要栽到对面田埂的缺口或者石块、树苗处,不用绳索牵线,就能够背对目标,边退边栽,笔直的栽到预定目标上。

每次栽秧时,阿龙在前面五窩一排整整齐齐飞快的栽,后边陆陆续续跟着追。一会,梯字形的阵式蔚为壮观的展现在田里,好一副火火热热、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大脑壳,我得罪你先人。你屁娃在后面追那么快干啥子!老子搞不赢了。”段三叔气急败坏。

“你没看?后边赶上来了。我有鸡婆的办法?”

这样栽秧,谁也偷不了懒,进度飞快。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每次,阿龙栽到背面预先瞄准的目标处,都会顺势仰面倒在田壁上,伸展一下略带酸痛的懒腰。看着五行笔直的秧苗随风摇摆,整齐划一,倍觉亲切可爱。紧随而来的劳动大军,一个个遵循着自己的布局,一丝不苟的栽插,心里说不出的欢喜,嘴角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大有象打仗的将军,带领士兵冲锋陷阵,夺取胜利的那种自豪和荣耀。

阿龙,这个吃着生姜喝着醋~从酸辣中过来的铁柱子,干活从不觉得累。除白天与主要劳动力一样干活外,凡是有挣工分的机会,他就用“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激励自己。

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这年,靠四合院左上方的几块坡土,玉米成熟了,需要包给社员守护。阿龙想挣这个分,但又害怕被偷。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只得像出芽的蒜头~多个心,于是急忙找到有点“干那事”的何布盖:

“我说咵不累!这几块土的玉米,由我们俩包下来,怎么样?”

“可以嘛。只要周围的人知道有我,没得哪个敢来。怕就怕白天,那些娃儿乱来,顺手牵羊弄几个,就不好说了。”

阿龙想了想,说:“如今正是暑假期,我给二弟说,白天由他去看倒起。”

“那当然可以啰”。咵不累欣然应允。

芳芳知道了,有些担心,说:“铁柱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不会消沉。你少和好吃懒做的咵不累接触,好不好?”

“妈妈,我只是利用他的'名气',以恶治恶而已,未尝不可?”

二弟同意了,山包下来了,周围也知道是阿龙和何布盖承包了。每天黄昏,阿龙大摇大摆的背着蓑衣,拿着扁担,抱着铺盖,在守护地象唱戏转圈圈~走走过场,就悄悄“梭”回家呼呼大睡了。

“铁柱子,你人小鬼大,真像金秋石榴~点子多,屙尿擤鼻子~两头都逮倒,读书、劳动两不误,高,实在是~高!”朱阁竖起拇指。

人生之路哼哼/山坡多啊/横横,我要加油哼左哼/哼哼/爬山坡呀/嗬哼

爬上山坡哼哼/唱山歌啊/横横,山歌比山哼左哼/哼哼/还要多呀/嗬哼

工分工分,社员命根!一分辛劳,一分收获。通过阿龙胼手胝足的干,从这年开始,阿龙一家一改每年掏一大把票儿补分粮款的历史,反过来进回10多元!

“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阿龙高兴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