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鬼面游侠【中国版范海辛】
312800000016

龙毫

魏叔玉进山洞,就见八仙桌上插着一柱香。

这柱香火刚一触到他的目光,忽地一下自燃了起来。

洞内两侧的几只火把,随着魏叔玉的目光所至,竟也不点自燃起来。

山洞内地下流淌着一条小溪,一座石桥跨溪而过,地表白气氤氲,弄不清是水雾还是缕缕仙气。

魏叔玉看到,山洞深处的那张八仙桌上,齐齐整整摆放着三件物事。

这三件看似平常的东西,竟有些说不出的诡异。

魏叔玉拿起头一件,那是一只毛笔。

枯黄色的笔杆,长一尺三寸,在昏暗的山洞之中透出柔和的光芒。灰白色的毫毛,根根遒劲,轻轻的拂在手背上,感觉柔韧之中透出丝丝锋锐,似乎在用力一点,就能将手背划破。魏叔玉将这杆大笔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毫无书卷之气,倒透出一股凌厉的威压。

他仔细看笔杆末端,篆刻着五个小字,上面写道:“龙毫,蒙恬制”。

“龙毫?蒙恬制?”

魏叔玉只听说过蒙恬乃是秦朝大将,莫非此笔乃是蒙恬所制?他也知道毛笔根据选料不同,可分为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这龙毫却不知用的何等材料?他将大笔拿在手中把玩良久,当下也不多想,直接揣在了怀中。

魏叔玉猜得没错,这杆笔正是秦朝大将蒙恬所作,而且,此笔绝非俗物,来历非凡。

秦国名将蒙恬,年少轻时做过“典狱文学”一职,负责狱讼记录,深知刀笔之弊。后来蒙恬成为秦国大将,统帅大军南伐楚国,他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当时,只能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毫不吸墨,根本没法用。蒙恬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灰坑里。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流畅写起字来。

天下一统后,蒙恬奉始皇之命,与太子扶苏带三十万大军驱逐戎狄,开始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他吸收各地毛笔的长处,用粗细不同的竹管、狼毛、狸毛、兔毛、羊毛等不同兽毛,制作了“尖圆齐健”的毛笔,成为后代制作毛笔的规范,而他也成为毛笔制作的祖师。

可是,蒙恬自己却一直没有一只趁手的毛笔,不由得万分遗憾。

终于,三十年栉风沐雨,万里长城修筑完毕。拱卫北疆的长城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崇山峻岭之上。击退了北狄一次又一次的进犯。

蒙恬正自骄傲,却不料惹怒了天上的一头苍龙。这苍龙自负天下无双,见到万里长城比自身还要雄伟壮阔,不禁心生嫉恨,私下凡间意欲将之摧毁。

蒙恬穷尽半生精力修筑的长城,正要在抵御北狄的大战中大展神威,竟然遭此天劫。蒙恬怎肯罢休,他挺身而出,力斗苍龙,一场鏖战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蒙恬将苍龙斩杀,保住了万里长城。

蒙恬杀死苍龙之后,取其枯骨以为管,割龙须龙发以为毫,造就了这杆亘古绝今的天下第一毛笔——龙毫。这龙毫笔在蒙恬手中,不但可以作书写之用,也是一件杀戮的利器,在大秦帝国征伐的沙场上,饮血无数。

后来这龙毫流传至神鬼判官之手,更成为斩妖除魔的无上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