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3104700000025

第25章 艾森豪威尔

美国总统(1890—1969)

毕业于西点军校,先后在菲律宾及美国内任职。二战开始后先后任北非盟军统帅,欧洲盟军统帅。二战结朿后又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欧盟军总司令。1952—I960年任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将军能领导百万雄师,并且纪律严明,士气旺盛,主要是因他有着成功的领导统驭。有一次他向众人说明他的领导秘诀在于“以身作则”,他找了一条绳子,并用他的手推这条绳子,绳子不动,不过他改用拉的,整条绳子都动了起来。他说:“领导统驭就要像这样,不能用推的,要以身作则,自然能拉起整条绳子呀。”

艾森豪威尔将军从不随意发火,并且生性幽默,常常会利用自嘲来鼓舞众人,曾经有一次,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到前线视察,并对官兵发表演说鼓舞士气,当台下报以热烈掌声后,艾森豪威尔将军转身要离去,不料在天雨路滑下,摔了一身泥巴,引得官兵大笑,艾森豪威尔将军并没有生气,反而说:“没关系,我相信这一跤比刚刚的话更能鼓舞士气呢!”

有一次艾森豪威尔将军参加某宴会,会中安排演讲节目,总共邀请五位贵宾致词,而艾森豪威尔将军被安排在最后一位才上台。前面四位,个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轮到艾森豪威尔将军时,时间已近十点了,台下的听众早已意态阑珊、兴致缺缺,疲倦得只想赶紧离去。善体人意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一上台便说:“任何演讲都会有句点,我就做为今晚演讲的句点好了。”语毕鞠躬而退,听众报以热烈掌声。后来,这场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演说,成为他最著名的演说。

在他当上总统之后,艾森豪威尔总统相当酷爱打高尔夫球,这之中还有件趣事,有一次艾森豪威尔总统极力劝说一个朋友当他的伙伴,朋友说:

“我还真的想玩玩,可是我已经答应我的妻子……”

艾森豪威尔总统说:“别管你的妻子,你是个男子汉,还是老鼠,这么胆小啊。”

朋友若有所思地说:“我是个男子汉,可是我的妻子怕老鼠,不过不怕男子汉。”两人不禁都莞尔一笑。

艾森豪威尔威尔生于1890年10月,小名艾克。小时候,他顽皮、好斗,不用功读书,衣着邋遢,而且对同学们的讥笑毫不在乎。放学后常出去打零工,或帮母亲干活。1904年他上中学以后,学习平平,但体育课的成绩非常突出,是学校足球队出色的中锋。由于球艺高超,他还当过一段时期的职业足球队员。在各门功课中,英语不错,历史最好。他长于记忆年代日期,对名人轶事尤有兴趣。同学们都以为他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历史教师,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成为一个军人。

艾森豪威尔威尔中学毕业后,他结识了一个叫黑兹利特的朋友,此人极力怂恿艾森豪威尔威尔和他一起报考军校。艾森豪威尔威尔认为军校是公费,又有机会踢足球,便欣然同意。1911年,他同时报考了西点军校和安那波利斯海军学校,结果均被录取。由于他已超过海军学校的人学年龄,便进了西点军校。1915年西点毕业时,他年满25岁,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的第19步兵师工作,少尉军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是美国的主要战场。1941年12月12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4天,艾森豪威尔威尔在第3军总部接到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的急电,要他立刻去华盛顿。马歇尔与他讨论了太平洋的战略形势,对他提出的作战设想颇为赏识。翌年2月把他调到自己手下任“战争计划部”负责人。该部改为“作战处”后,艾森豪威尔威尔任首任处长,并晋升为少将。1942年5月马歇尔派他到英国,担任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晋升为中将。同年7月盟军决定进攻北非,以肃清德国在非洲的兵团。艾森豪威尔威尔任北非盟军统帅,并升为上将。1943年3月与英军一起突破了德、意军队在北非的防线,名噪一时的德国非洲兵团彻底崩溃。

1943年7月,他指挥盟军进攻西西里取得成功。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被迫下台,意军投降。1944年2月,罗斯福总统正式任命他为盟军最高统帅,指挥美、英、法、比利时等国的百万联军。6月,经过长期酝酿的进攻欧洲大陆计划成熟,登陆地点定在法国的诺曼底。诺曼底登陆是西方战史上最成功的一次联合军事行动,登陆的成功,使艾森豪威尔威尔的声名大着。这一年12月,晋升为五星上将。

德国投降后,他于1945年6月自欧洲飞回华盛顿,在机场受到数万人的热烈欢迎。他由机场直接到了白宫,接受杜鲁门总统授予的优异服务勋章,同年年底,总统任命他为美国陆军参谋长。战后,他主要忙于办理部队的复员事宜,但他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只是“武装休战”,新的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主张美国应继续保持庞大的军队,做好各种军事工作。

1948年,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他辞去了陆军参谋长职务,结束了近40年的军事生涯,接受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出任该校校长。

1950年12月,杜鲁门任命他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威尔又恢复了军职,举家搬到法国居住。这样,他的“校长”职务更是有名无实了。

随着大选年的来临,两党的竞争逐渐进入高潮。因为艾森豪威尔威尔不属任何党派,成为两党争取的对象。他感到经过3年经营,时机已经成熟。1951年5月,再次卸去军职,回国参加总统竞选活动。在激烈的竞选运动中,艾森豪威尔威尔的支持者利用老百姓崇拜“英雄”的心理,大力宣传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丰功伟绩”。他向选民许下的停止朝鲜战争的诺言,对选民也产生很大影响。他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民主党执政20年的局面。1956年,他连选连任,前后主持白宫达8年之久。

艾森豪威尔威尔政府被称为富豪内阁,政府的重要职位几乎都被垄断财团的代表人物占据。这和他竞选总统时,各大财团对他的支持有密切的关系。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杜勒斯当了国务卿,杜邦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威尔逊、副总经理凯斯分别出任国防部长和副部长。威尔逊持有通用汽车公司200多万美元的股票,在参议院讨论他的任命时,发生了周折。议员问他如何处理国家和公司的关系时,他回答说:“我认为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的,对美国也有利,反之亦然。”后来这句话成了美国的一句“名言”,常常被人引用,它赤裸裸地道出了政府和财团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其他内阁部长中,除劳工部长是工会负责人外,其余也都由企业家担任,甚至在白宫里面,资本家也占了主要地位。

艾森豪威尔威尔执政以后,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在亚洲,他吸取美国陷入朝鲜战争的教训,积极推行拼凑军事集团的政策。在1954年一年之内,就先后和日本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国通过这些区域性条约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收缩了兵力,加强了重点,减少了美国在海外的驻军和开支。

他重视加强与西欧盟国的合作,加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力量,主张建立强大的欧洲,联合对付苏联的挑战。

在中东地区,他主张填补由于英、法势力退出而出现的“力量真空”。1957年他向国会提出一项特别咨文,主张美国抢在苏联之前,填补“真空”。他要求国会授予他可在中东使用武力的特权,主张每年拨款两亿美元用于在中东的活动。这篇公然主张进行干涉和扩张的咨文,后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威尔主义”。从此,美国势力进一步挤进中东地区。

在内政方面,艾森豪威尔威尔主要抓了平衡预算和减少对农产品的补贴以解决农产品过剩问题。他花了3年时间实现了预算平衡。但由于日益增长的军费和援外费用,最后又出现了赤字。

离开白宫后,艾森豪威尔威尔搬到葛底斯堡农场,除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外,集中主要精力撰写回忆录。他的独子约翰帮助他处理具体出版事宜。艾森豪威尔威尔的回忆录出版后十分畅销。由于他不是专业作家,免收所得税,所以发了一笔财,成了百万富翁。1965年他心脏病复发过一次,此后身体明显衰弱,但声望未减。1969年3月28日,78岁的艾森豪威尔威尔心脏病再度发作,抢救无效逝世。

美国西点军校全称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是美国军队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因学校位于纽约市北郊的哈得逊峡谷河上的“肘状”的三角岩石坡地上,该点被当地人称为“西点”,故习惯上又称其为“西点军校”。西点校园及附属教学区位于哈得逊河上游的高山,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总面积为16000公顷。一系列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从内向外被起伏的群山环抱。整个建筑群以学校的大运动场为中心展开,而校长的宿舍就座落在大运动场边上,象征着校长与学员的亲密关系。校长一般由三星级中将担任。在西点军校200年的历程中,培养了众多的美国军事人才,其中有3700人成为将军。著名的有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联邦军总司令格兰特,南部联盟军总司令李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欧洲战场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威尔,第12集团军群司令布雷德利,第3集团军司令巴顿,中印缅战区司令史迪威,侵越美军司令威斯勃兰特,海湾战争中央总部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科索沃战争美军指挥官克拉克将军等。除此之外,西点军校在培养大批军事家的同时,它还为美国培养和造就了众多的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和科学家。其中著名的有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第2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第59任国务卿黑格,国际银行主席奥姆斯特德,军火大王杜邦,巴拿马运河的总工程师戈瑟尔斯,第一个在太空中行走的宇航员怀特,国务卿鲍威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