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08

第8章 月下清泉,缘种心底

那人告诉了朱棣和妙锦下山的路。

出了寨门,朱棣便把那人打晕,随后拉着妙锦在夜色中奔走。

走了许久,约莫着离石门寨很远了,两人这才放慢步伐。

此时妙锦已经累得两腿发软,靠在旁边树干上大口喘气。

朱棣毕竟是习武之人,体能充沛脚力也好,倒显得无碍。

缓过气儿来,俩人继续赶路。

妙锦刚走两步,脚底踩到一根大刺儿,直接穿过鞋底,深深扎在肉里,疼的妙锦叫出声来。

朱棣赶紧过来扶住妙锦问道:“妙锦姑娘可有大碍?”

妙锦忍痛答道:“没事,不慎踩到刺了,我把它拔出来就好。”

朱棣听闻,立即扶妙锦坐到一旁,然后亲自用手帮妙锦把刺拔出来,顿时妙锦的脚底渗出滴滴血来,朱棣拿出帕子帮她包扎起来。

朱棣起身问妙锦:“怎么样?还能继续走吗?”

妙锦额头冒汗道:“没事,我能走。”

但是没走几步,妙锦就疼的走不了。

朱棣见状说到:“我背着妙锦姑娘走吧。”

于是蹲下身来背妙锦,妙锦心里划过一丝温暖的感动。

妙锦轻轻趴在朱棣的背上,只觉得这个背是多么的广阔雄壮,温暖舒适。

妙锦把头伏在朱棣的背上,眼角滴落几颗泪水,此时不知为何妙锦就是想哭。

不知走了多久,夜色越来越深,山间叮咚的流水声划破夜色,让人感到稍许舒畅,朱棣也走的满头大汗。

妙锦心疼到:“主子可否在此休息一下。”

朱棣听闻,把妙锦放了下来。

此时月色皎洁,静谧的月光洒在缓缓流淌的溪水上,光亮的溪水像群活跃的小鱼般在跳跃游弋。

透过树荫,溪边宽大的石头在月光照耀下显得略白。

朱棣扶着妙锦在大石头上坐下,转身在溪边洗了洗手,水色透亮,凉润沁人心脾,索性就顺手洗了把脸。

两天没有好好洗过了,妙锦感到浑身上下都难受,于是也起身跛着脚慢慢移到溪边蹲下。

触手而探,溪水清凉舒适,妙锦忍不住也洗了洗脸,又捋了捋凌乱的头发。

看到如此良辰美景不禁有感而叹:“清清之水可以濯我面,清清之水可以濯我心。但使风息云止岁月静好,莫让空愁引别绪。”

朱棣静听妙锦感叹,内心触动,不禁呆立良久。

妙锦回头看到月光下主子脸庞上滴落着晶莹的溪水,忍不住在溪水里涤了一下自己的手绢,轻轻拧干后,拿来帮他轻轻擦拭。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认真欣赏主子的脸庞,妙锦只觉自己面红耳赤。

轻轻擦拭了几下,朱棣就回过神来,见到妙锦此状,倒没有拒绝,妙锦略显得为难。

妙锦不知该不该继续,于是拿着帕子在手中把玩。

朱棣见状自己拿过妙锦手中把玩的帕子擦干脸庞。

朱棣扶妙锦坐到旁边大石头上,妙锦问朱棣:“主子是否继续赶路?”

朱棣微笑着说道:“今日姑娘已经疲惫,夜间也不好辩路。不如在此休息,明早启程可好?”

妙锦点头应允,两人并排而坐。

月光下朱棣轻盈的一笑,让妙锦心如鹿撞。

妙锦望着朱棣,心里默默想着:“愿皎洁的月光沐浴你的人生之旅,让璀璨的星光照耀你的生命之途。”

此刻朱棣还无倦意,妙锦越来越困,两个眼皮直打架,快要支撑不住了。

朱棣似乎看了出来,让妙锦把头靠在自己肩上。

伴随着潺潺的溪水声妙锦很快睡着。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亮起来,妙锦醒来发现自己并未倚靠在主子的肩上,而是依偎在主子的怀里。

大概因为昨日的疲惫,此刻朱棣还未醒来。

妙锦细细偷看朱棣,只觉得眼前这个男人让自己心里觉得踏实。

凝视良久,朱棣似乎要醒来,妙锦立即又闭上眼睛埋头装睡。

朱棣睁开眼睛看到怀中的妙锦,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妙锦见主子并未叫醒自己,于是不好意思的睁开眼睛,假装刚刚睡醒。

清晨再细看山间的清泉,如此明亮透彻,渲人心肺。让人不禁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此情此景,妙锦此刻什么也不愿去想,只呆呆的望溪而立,静静凝视着眼前的一切。

朱棣也有感而发,不禁说道:“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此情此景此心此感也莫过如此。”

妙锦听闻微笑答道:“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确实感触颇深,喜乐参半,莫不跌宕起伏,不过妙锦犹爱其“万物生长,致其之性”之理,毫无半点压抑。”

朱棣听闻深深望了一眼妙锦。

晨风徐徐,妙锦额头的发丝随风轻舞飞扬,夹杂着晨曦微弱的光影,丝丝闪烁着光芒,远处腾云飞跃的朝霞晕开在雪白的脸颊上,此刻的妙锦像朵静浮于水中的芙蓉亭亭玉立在清潭之上。

朱棣一时看的出神,脚步不知不觉上前了一步。

妙锦出神的凝望着清潭,心底一片空白,似乎此刻自己正像一尾自由自在游弋在清潭里的鱼。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贪欲嗔念,有的只是一颗心的自由!那阳光透过清清的潭水,直接照耀在鱼的脊背之上,仿佛自己也全身泛起了温暖的光芒。

忽然,一片叶子飘落水面,惊起池底群鱼,悉悉嗖嗖间全无了踪影,妙锦从鱼的化身中醒过来,一脚跨进现实。

刚一回头,碰到了迎面上来朱棣的头。

妙锦忘了自己的痛,赶紧伸手揉着朱棣的额头,而朱棣似乎也忘了自己额角的痛,同时也赶紧给妙锦揉着额头。

下一秒,两个眼神碰撞在一起,妙锦的脸颊火红似火,仿佛快要燃起天边的朝霞。

两人对视片刻,缓过方才的尴尬,才又继续赶路。

经过一夜休息,妙锦的脚疼的轻点了,于是坚持自己行走。

走了几段路后,又开始疼了。

朱棣感觉到妙锦的疼痛,继续背着妙锦前行。

清晨的山中,鸟鸣啾啾,薄雾蒙蒙,朱棣背着妙锦的背影成为这晚春武当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走了许久,快到日中,俩人都累得都是满头大汗,朱棣扶着妙锦在路旁休息。

忽然听到阵阵马蹄声疾驰而来,俩人以为贼匪追来,立刻隐到树从后面。

待马队靠近,才发现是安宁修平众人,朱棣立即用手指放入口中吹了声马哨,安宁修平的马即刻停住。

安宁握着马缰绳说道:“修平,你听--,是主子的哨声。”

修平也说道:“是主子的哨声。”

于是马队停住都四处张望,发现不远山坡处的主子和妙锦,立即奔向前来。

安宁见到主子和妙锦,担心的说道:“主子无碍吧,主子彻夜未归属下担心至极。”

修平也赶紧说道:“是啊,主子没有音讯,属下们真的担心极了,大家彻夜查探,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真是皇天庇佑。妙锦姑娘没事吧,昨天可吓坏了吧?”

妙锦微微欠身道:“昨日多谢主子相救,妙锦并无大碍,只是连累了主子跟着妙锦受累。”

朱棣听妙锦自责便宽慰道:“妙锦姑娘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眼下姑娘还得跟随我等回去,治伤要紧。”

安宁修平听闻妙锦受伤,立刻关心的问道:“妙锦姑娘,伤到哪里?伤的严不严重?”

妙锦见他们这么关心自己:“无碍,只是皮外伤,擦擦药两日便好了。”

朱棣吩咐安宁照顾妙锦,自己上了修平的马,修平只好跟其他弟兄同骑一匹马。

安宁把妙锦抱上马背,自己跃身上来,再次把妙锦拥入怀中,大家策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