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54

第54章 再遇建文,同甘共苦

进入新城,两队人马便分开而走。

班主带人在城里表演,孟将军则满城搜寻。

妙锦私下悄悄寻找,寻了几日仍毫无进展,妙锦心中有些惆怅,于是抱着琵琶在戏班子里又唱起《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时,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男子在不远处听闻,触景生情,不由靠近戏班子所在的墙垣,一人对墙唱起宫调,妙锦隔墙觉得这声音很凄美,于是应着琴声,和起调来。

班主正巧从那男子身边经过,听闻此调,心中大惊,在这僻壤之地,竟有如此精通宫调之人。能懂宫调之人,这个人的身份一定不凡,那眼前这位公子一定大有来头。

正当班主诧异之时,孟将军的人又到附近,搜寻着想要的东西。

班主一把把朱允炆拉进戏班,快速画了脸,然后换上戏服。

不一会儿,孟将军的人果然过来:“老班主,这么巧,又遇到了。不知最近班主在城里表演,可见过什么可疑的人没有?”

班主呵呵笑道:“老夫只顾着卖艺,却未曾留意到这些,下次一定多注意。官爷,渴了吧,进来喝口水,解解乏。”

朱允炆此刻才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险之中,于是立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妙锦抱着琵琶过来,发现戏班子多了一个陌生人,妙锦正好奇着,忽然朱允炆从容走过来拉起妙锦转身下去。

官差到后台看看大家排练无异,便掉头走了。

官差走之后,朱允炆放开妙锦的手,妙锦觉得眼前的人是如此熟悉,这不就是朱允炆嘛。

朱允炆渐渐卸掉花脸,妙锦喜出望外,忽然鼻头发酸扑到朱允炆怀里:“公子,可算找到你了。”

这时,班主进来。

妙锦指着朱允炆道:“师傅,这是我家公子。谢谢师傅出手相救。”

班主语重深长的说道:“从徒儿第一天到戏班子,为师就知道,徒儿你来路不凡。只是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身份不凡的公子,竟会是你的主子。”

妙锦说道:“师傅,公子的身份不便透漏。师傅心知肚明,徒儿便不多言。只是,如今找到我家公子,徒儿日后就要随公子而去。如此,徒儿不得不与师傅拜别,徒儿感谢这段时间师傅对徒儿的悉心栽培。”说完,妙锦扑通跪下,深深扣了一头。

班主赶紧拉起妙锦道:“快起来,为师能有你这样以为出色的徒儿,由衷的开心。不论你日后身在何处,永远都是师傅的好徒儿。”

妙锦感激涕零的点点头:“嗯。徒儿记下了,师傅多保重。”

班主不得不送妙锦和朱允炆离开,妙锦的突然离开,让戏班子的其他人都诧异万分。

班主只对众人说,妙锦找到亲人团聚,以后不再跟着大家漂泊了,大家便叹惋一阵散了去。

妙锦随着朱允炆离开之后,班主为防引起孟将军的疑惑,遂也连夜带着戏班子的人撤离。

朱允炆一路都默默无语,一时之间妙锦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于是默默跟着朱允炆走。

走了一会儿,便到了朱允炆的栖身之处,妙锦再次见到化作和尚的王公公和身着男装的凌云。

朱允炆随行之人见到妙锦都均为诧异,妙锦汇报了当日应天府的情况,告知朱允炆,黄子橙、齐泰、练子宁、景凌天都已惨死,众人皆痛哭涕零。

凌云激动地拉抓着妙锦:“快告诉我,我哥是怎么死的!”

妙锦被凌云的激动吓了一跳。妙锦问:“哪一位大人是你哥?”

凌云急吼道:“我大哥是景凌天!”

妙锦这才明白,原来景凌天就是凌云的大哥。妙锦遂说了景凌天当日行刺朱棣之事,又讲了阿沁殉情之事。

凌云听闻,咬牙切齿的恶狠狠的抓着衣袖:“朱棣---此生我景凌云做鬼也会找你报仇的!大哥---我可怜的大哥---小妹一定会为你复仇。定让朱棣不得好死!”

众人皆都悲伤,朱允炆也深深痛哭:“众卿家,都是朕不好,没能保全你们---”

妙锦轻轻抚着朱允炆道:“公子请节哀。”朱允炆伏在妙锦怀里哭了好一会儿心情才渐渐平复。

次日,大家伙早早起床准备买些干粮继续上路,王公公进屋去看朱允炆的时候,发现他高烧不止,大家一下子都慌了神。

国破家亡的无奈,忠臣们接二连三的遭到朱棣迫害,朱允炆总是郁郁寡欢,精神不济,只是苦苦撑到这时候却不得不倒下。原本约定的行程,只能暂时搁浅,大家都在想尽办法治疗主子。

病来如山倒,大家私下请了好几个大夫,开了许多的药,总是没有起色。

妙锦看着日益消瘦的朱允炆,心里甚不是滋味。

朱允炆连日病重,众人心急如焚,随身所带的银两也所剩无几。

日子越过越难,几位随身侍卫出去做帮工挣钱,王公公和凌云、妙锦三人随时伺候在朱允炆身畔。

妙锦熬药的时候,一直在想,朱允炆是身上的病心里的病一起来了才会这般痛苦,如今只是一味医治身体的病,而心里的病却无法打开,得想办法让他放宽心,这病才能渐渐好起来。

于是,凌云每次喂朱允炆吃完药,妙锦就会在朱允炆身边讲一些励志的英雄事迹,或者抚些舒缓的曲子来。

这日几位侍卫回来问道:“公子可有起色?”

王公公焦虑道:“今日倒能服下药了。”

妙锦和凌云从厨房端来饭菜,大家一起闷闷不乐的吃着。

正在吃着,忽然孟将军带人经过这家客栈,妙锦赶紧让大家躲起来。

所幸,孟将军往前走了几步,又调头走了。大家虚惊一场,便又坐下继续吃饭。

晚些时候,朱允炆醒来,妙锦煲了青菜粥端来,朱允炆吃了不少。

凌云做绣品想拿到街上换钱,妙锦闲来无事便跟着凌云学刺绣。

这日天下起了大雨,大家赶紧从街上赶回来。

朱允炆渐渐好了起来,看到窗外的大雨,不禁起身呆呆立在窗前欣赏这雨景。

妙锦和凌云回来,看到朱允炆起身,凌云立即拿了件斗篷披在朱允炆身上:“天气渐渐转凉,主子注意着凉。”朱允炆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只是伸手默默接着这飘入窗棱的雨滴。

妙锦走过来,妙锦也静静望着窗外的雨,忽然想起曾经在北平淋雨的一幕,不禁也伸手接住这滴落的雨水。内心忽然好奇,已登高位的朱棣现在会是什么模样?如今的朝廷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只见这雨哗啦啦下着,整个世界除了雨声,似乎不再有其他。

而此时,朱棣登位之后,立刻处置了朱允炆手下的几大忠臣之后,紧接着回兵北上复攻济南,并在河北一带大肆屠杀百姓。

到达济南,铁铉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

朱棣又设伏兵计擒铁铉,铁铉终于在淮南被俘,被押送到京师,盛怒的朱棣命令将他凌迟处决。

铁铉遇害后,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他长子充军,次子做了官奴,后来被虐待而死。

三十五岁的妻子杨氏和仅四岁的女儿也被籍没为奴,沦为乐户发配到当时的官营妓院做**。

而杜家也随着济南城的失陷,惨遭杀戮,杜紫菀的大哥和身怀有孕的大嫂也倒在血泊之中。

杜仲在混乱中被砍断一臂,跟着杜老爹逃跑,跌入山涧,俩人有幸保住一命,从此两人便逃离济南城,开始浪迹天涯。

此时此刻的妙锦又怎么会想到会有如此悲惨的事发生在济南城里,发生在铁铉身上,发生在杜家。

凌云看见妙锦立在窗前发呆好久,于是上前拍拍妙锦的肩膀:“姐姐,小心着凉。”

妙锦回过神,回头静静望着凄楚的朱允炆,心里不禁叹道:“眼前的朱允炆日后将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朱棣的王朝稳固之后,他便再没有复国的希望了。与其让他日后活在痛苦的复仇阴影里,不如早日潜移默化的让他放下执念,这样他便能安稳的渡过往后的人生了。”

一会儿,王公公过来知会大家用饭,大家一起去吃饭。还和往常一样,朱允炆由王公公照料单独用膳,其他人围在一桌用膳。

大家静静吃完饭,妙锦忽然说道:“近日,大家的盘缠都用的差不多了,不如我们分头出去挣钱吧。”

大家一致赞同,妙锦想了想说道:“通过近日的观察,我发现9大护卫除了功夫好以外,各自都有绝活。虽然大家不宜抛头露面,但还是有赚钱的法子。王公公和王大师随时陪着主子,其他人呢,擅长书法的就在家写写字画,擅长手工的就在家制做精致的首饰盒和风筝,而擅长讲话的就陪着我们两大侍女到街上卖出我们的成果。我们先试着做几天,生意好的话,我们攒够银两就继续赶路。”

众人纷纷赞同,说干就干,大伙忙了两天,果然做了很多精美的首饰盒和漂亮的风筝。妙锦和凌云带着俏皮的常侍卫,三人化作三兄妹在街上叫卖。

妙锦在街上敲锣打鼓的说道:“各位乡亲父老,今日我兄妹三人的小摊开张,各种精美的首饰盒2文钱一个,各位姐姐自己买着用经济划算,各位大哥买着回去送老婆倍有面子,既好看又实惠,走过不要错过,买过不会后悔!快来看看啊!还有漂亮的风筝1文钱1个!买2个首饰盒送一个风筝!”

一会儿一群人过来围观,看到这物美价廉的首饰盒和风筝,都抢着来买,不一会儿摊子上的货物销售一空,妙锦抱着凌云和常侍卫高兴不已。

妙锦把钱递给凌云,凌云推脱道:“还是姐姐保管吧,妹妹就跟着姐姐干就好。”

妙锦把赚来的钱一部分买了面粉和菜,一部分又买了材料回来继续让侍卫们加大数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