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47

第47章 祈愿太平,难从心意

朱棣驻扎在城外的军队,看到天上飞着的孔明灯,遂让人拿箭射了下来。

安宁捡起孔明灯,发现这是妙锦的笔迹,于是赶紧拿给朱棣。

朱棣拿着灯沉默片刻,妙锦啊妙锦,你的心意本王如何不知,如今本王驻扎城外盛久,一直僵持不下,后方却深受平安滋扰之害,只有尽快拿下这济南城,横扫京师,才能让百姓真正的过上太平盛世,永享安乐的日子。如今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你应该能明白本王的心意。

妙锦和杜仲被带回去,铁铉多番盘问,依旧问不出个所以然。只好放了二人,但二人需禁足在济南城,不得随意出城。

妙锦和杜仲回到杜宅,平安站在门口等着,妙锦问道:“平将军不去抗敌么?怎么有空来这儿?”

平安忽然狠狠抓起妙锦的手腕道:“你是朱棣派来的人,别以为能瞒过我。”

妙锦挣扎道:“你抓疼我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平安也愤怒道:“此生,你终是我平安的女人,朱棣不过是乱臣贼子而已!”

妙锦挣开手臂,啪的一巴掌打过去,平安也不躲闪,嘴角顿时出血。

平安一边抹着嘴角的血,一边眼神凛冽的望着妙锦,杜仲赶紧拉妙锦回屋。

平安望着妙锦进去的背影道:“杜紫菀!我娶定你了!”

妙锦转身,忽然内心觉着委屈眼角湿润。

次日,平安果然来提亲,妙锦生气把提亲的东西都扔到门外。

杜老爹劝道:“莞儿,你曾和平安有婚约,如今平安虽已娶妻,但他肯娶,咱也需嫁。你放心,平安不会亏待你的,之前他曾给老夫说过,如果你介意他已娶妻,入了门之后,你和慧娴可以做平妻,绝不会委屈妾位。”

妙锦怒斥平安道:“我既非紫菀,如何能替她出嫁。我已有夫君,夫君泉下尸骨未寒,你竟然逼我改嫁,此可为忠臣良将之举?你既然忠心为圣,圣上恩泽万民,你如何却做的这卑鄙龌鹾之事,岂不丢了圣上颜面?难道这些所谓的忠臣良将个个都是披着人皮的狼么?”

平安竟然哑口无言,杜老爹听闻着急道:“莞儿,你说你有夫君?你夫君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妙锦想起修平潸然落泪,拿下头上的梅花金钗俯身抽泣道:“你为何就这样离我而去?”

众人看见妙锦伤心哭泣的样子,倒不像假话,便也不再多问。

杜仲俯身,轻轻擦拭着妙锦的眼角的泪,把妙锦拥到自己的怀里,妙锦俯在杜仲肩头轻轻哭泣。

平安多想把妙锦拥在自己怀里,可是只能眼睁睁看着眼前的两人,遂默默转身离去。

妙锦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紫菀,决心去紫菀的墓地一探究竟。

杜老爹带着一家人再次前往紫菀的墓地。

这日上午还朗朗晴空,午间走到紫菀墓前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气氛十分诡异,众人均是诧异。

杜仲开口道:“阿弥陀佛,紫菀妹妹,惊扰你了。但是大家都想一探究竟,你若真的不在人世,泉下有知千万别怪罪。”

杜老爹道:“看来老天异样,必有怪事发生。”

杜远媳妇劝道:“爹,你看着今日时辰不对,肯定冲撞了神灵。不如我们先回去,改天再来吧。”

妙锦不管众人说什么,在旁边捡起一根树枝充当工具便刨了起来。

刚刨了两下,天上电闪雷鸣,雷声大作,吓的众人都是惊在原地。

妙锦忽然想起那日在净乐宫酣睡时梦里的征兆,只是愣了一下,然后继续刨,既然老天把自己丢在这里,肯定有这里的原因,如今老天若是不喜,便让自己梦醒回到21世纪好了,也省的日后为大明朝的这些男人们伤心。

妙锦使劲刨,杜远媳妇过来拉她:“妹子,你就别刨了,别冲撞了神灵!”妙锦不听劝,依旧使劲刨,可是刨了许久,仍然看不见棺椁。

天空顿时雷雨交加,杜远担心道:“我们快下山吧,一会儿涨水可就下不了山了。”

杜老爹也劝道:“莞儿,你快跟爹爹回去,别淋了雨后再受风寒。”

此刻妙锦也好奇自己在大明朝究竟是谁?又怎么能半途而废?

雨水哗哗的落在妙锦脸上,渐渐湿了衣袖,湿了全身,墓坑也灌满了积水,妙锦即使全身溅满了泥水,仍然要固执的刨下去。

许久,雨停了,天色渐渐放亮,妙锦也把墓地刨了个底朝天,仍是不见棺椁,也不见丁点尸骸,空空的墓地,顿时让妙锦的心里百感纠结。

妙锦望着空空的墓坑,忽然绷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杜仲看到空空的墓坑,也惊得目瞪口呆,望着失声痛哭的妙锦,颤颤巍巍的过来把妙锦搂在怀里,自己也留下了纠结的泪水。

杜远媳妇扶着杜老爹,杜远过来拉起二人道:“既然真相大白,我们回去吧。”

妙锦站起身来,忽然不顾一切冲了出去,杜仲赶紧在后面追。

杜老爹喊道:“莞儿,你回来,你等等老爹!”杜远和媳妇扶着杜老爹在后面使劲追。

妙锦不顾众人呼喊,心里只是想着,我是谁?我到底为何会来大明朝?杜紫菀你到底是谁?妙锦跑啊跑啊,消失在众人视野,就这样消失在山间,杜仲沿着妙锦的脚步一直不懈追下去。

朱棣放话水淹济南城后,济南城人心惶惶。

铁铉一边派人讲和,一边准备诈降对策。

这日铁铉和百姓商议,先选出几名百姓代表出城引朱棣一人入城,再安排盛庸和平安在城内各设机关。

一切准备就绪,铁铉下令尽撤楼橹防具,派城中百姓长者代替守城军做使者,到燕王大营跪伏请降:“朝中有奸臣进谗,才使得大王您冒危险出生入死奋战。您是高皇帝亲儿子,我辈皆是高皇帝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但我们济南人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深怕被军士杀害。敬请大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我们恭迎大驾!”

朱棣听闻,欣喜万分。

百姓使者几番恭维的话语,果然使朱棣放下戒备之心,甘愿独自进城。

安宁和阿奇劝道:“殿下小心有诈!”

朱棣自信道:“本王心里有数,量这些百姓翻不出浪来,即使龙潭虎穴本王也要闯一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众人见殿下不能听劝,遂只好做罢。

出征数日,燕兵疲极,如果济南城降,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因此,朱棣忙令军士移营后退,自己高骑骏马,大张黄罗伞盖,只带数骑护卫,过护城河桥,径自西门入城受降。

城门大开,守城明军都齐聚于城墙上往下观瞧。朱棣刚进城门,众士卒高呼:“千岁到!“。

预先置于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而落旋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那马当场倒地毙命,朱棣大惊,感觉这次凶多吉少了,这时看到身旁的另一匹马,内心涌现一丝希望,朱棣来不及喘气,赶紧起身跃上马背,拼命杀出城。

铁铉和盛庸见未能砸死朱棣,遂下令放箭,万箭齐发,眼看就要得手了。支援朱棣的人却来了,安宁,阿奇,朱高煦统统领兵前来,面对眼前攻势,铁铉只好一边下令抗敌,一边下令:“谁能射杀朱棣,本官连升他三级,赏黄金万两!”

众将只好拼命射杀朱棣,朱棣愤怒的回头望了铁铉一眼:“好你个铁大头,本王定当记住今日这教训,日后定当加倍奉还!”

朱棣扭头策马一溜烟的奔出城外。待缓口气定下心后,朱棣立刻召集大军,全面强攻。

面对朱棣的重兵围城,铁铉站在城墙上大骂道:“朱棣!你这反贼---先皇尸骨未寒,便觊觎起侄儿江山来!你是个掩耳盗铃的窃国大骗子!”

朱棣听闻大怒道:“来人,把大炮都给本王拉到前方,都对准城门轰!”数门大炮一齐上,铁铉有些抵挡不住了。

眼看城门快破了,这时铁铉急忙将预先准备好的先皇朱元璋的画像悬挂城头,又亲自书写大批:“朱元璋神主灵牌。”并下令分置垛口,朱棣看到先皇遗像有些无奈只好下令暂停轰射,济南城得以保全。

两军相持之间,铁铉抓紧时间招募壮士,出奇兵来骚扰袭击燕兵,大破燕军。朱棣甚是愤怒,却也无计可施。姚上师得知目前战况,立刻亲笔休书一封,劝殿下回军北平另谋他计。接到姚上师的书信,朱棣决定带军回返,铁铉的济南城之围解除。

朱允炆得知济南城胜利的消息,欣喜万分,立刻加赏铁铉、盛庸、平安等人。朝廷的气氛入进春天,一切让人觉得心怀舒畅。

朱棣大军离开北平城不远,路上就遇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女子,看到浩浩荡荡的军队,妙锦忽然转身停了下来,定睛一看,竟然是朱棣大军。妙锦激动的跑过去,士兵拦住妙锦,妙锦大喊:“殿下--我是锦儿!”

朱棣听闻,立刻招手放行。妙锦奔过来,不顾一切扑在殿下怀里。

殿下问道:“这些天?你在哪里?”

妙锦喜极而泣道:“妙锦被困于城内,昨日才逃离出城。”

安宁众人见妙锦精神恍惚,于是道:“姑娘先喝口水歇歇吧。”

妙锦抬头,伸手准备接水,却一闭眼昏倒过去。

朱棣赶紧传军医过来诊治,原来是妙锦这几日精神不济,又不曾合眼,也滴水未进,所以才会疲劳过度才昏倒。军医又看到妙锦手指上的伤痕,顺便包扎处理一下。众人见妙锦这般,均是心疼不已。

忽然妙锦在梦中喃喃的喊道:“殿下,殿下在哪里?我要见殿下,殿下---”朱棣紧紧握着妙锦的手,妙锦也渐渐变得平静下来。

休养几日,妙锦有点恢复精气神,众人也都回到北平城。

王妃和姚上师已在城内恭迎殿下。

妙锦跟在殿下身后,王妃和众人跟殿下行过礼之后,妙锦也跟王妃和姚上师行了礼。王妃见妙锦憔悴不堪,倒也没有责怪她私自跟高煦离开。

妙锦回到王府,好好泡了个澡,便倒床休息了。可是一想起杜紫菀和自己的关系,妙锦却留下了泪水。

此刻妙锦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在大明朝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能在燕王停留府多久?一切都是未知数,可一切却又那么不舍。

眼看着4年皇位斗争即将结束,朱棣要开始自己的永乐王朝了,可那时的自己又会在哪里?难道是皇宫里一名后妃?亦或者又被随便被赐婚他人?再或者朱棣哪天不高兴了,自己只能在深宫冷墙中等死?想着想着便泣不成声。

佩儿见状赶紧过来查看:“小姐,你怎么了?受了在外边受了什么委屈,你告诉佩儿。”

妙锦摇摇头,佩儿心疼的给妙锦擦擦眼泪。

许久,妙锦慢慢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