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44

第44章 原来平安,感情错杂

二人在济南城里逛了几日,把城内安防和布军摸得差不多了。两人准备出城,只是遇到平安精骑经过,杜仲忽然拉着妙锦躲到一家布店里。

妙锦诧异道:“那人竟是平安将军么?”杜仲点点头。

布店老板望着平安夸赞道:“姑娘可知,济南城内这平安将军可是与铁铉、盛庸合称铁三角军。有他们三个,料那燕王朱棣也难撼动济南城。”

妙锦望着眼前的平安,若是盛世,平安定当终生平安,可是在这乱世,王朝不稳,又何尝能得到平安?即使战功赫赫,到头来也免不了憾死而终。

待平安走远,杜仲才与妙锦才敢出来,忽然杜仲回头看见师妹从前喜欢的绿布衫,于是又转身去定了来。

妙锦独自走在街上,内心复杂的想着这让人不敢触碰的世界。

忽然有人冲过来要抓杜仲,妙锦见状立刻上前相救。

那几人伸手一般,妙锦功夫不弱,立刻就把几人撂倒,赶紧拉起杜仲就跑,跑到桥上下台阶时不慎崴了脚,遂停下来。

杜仲帮妙锦揉了揉脚,妙锦发现杜仲还是蛮细心的,忽然好奇道:“杜大哥从前对自己的小师妹也是如此温柔么?”

杜仲听闻愣了片刻,没有说话。

妙锦无聊道:“既然不愿提起,我便不问了。”

揉了一会,妙锦起身,走路还是有点疼,于是道:“我们找个僻静的地方再歇一会儿吧,脚很疼呢。”

杜仲心疼道:“我来背你吧。”

妙锦笑着说:“你?不怕世人笑话和尚竟然背女子?”

杜仲坚定的说:“为了师妹,我又何曾会在乎世人的冷眼?”

妙锦细细打量着杜仲道:“不如以后你带个头巾,换下僧袍,这样也不会显眼。”

杜仲迟疑片刻:“岂不是俗家装扮?”

妙锦笑道:“阿弥陀佛,俗衣肩上披,佛祖心中住。”

杜仲也笑道:“此法也好。”

妙锦遂拿出布仔细给杜仲围了一个头巾,弄好后自己噗嗤先笑了,杜仲憨问道:“很好笑么?”

妙锦摇摇手笑的喘不过气:“不好笑,一点也不好笑。”

杜仲遂俯身来背妙锦,妙锦伏到杜仲背上,偷偷忍着笑。

杜仲背着妙锦慢慢走,心里暖暖的。

许久,两人回到客栈,却发现客栈已经有埋伏,妙锦道:“你以前是不是在济南城里有跟人结仇?”

杜仲摇摇头道:“不曾有仇人。”

妙锦思前想后,难道是店家告的密,于是道:“这家店不能再去了,今日换别家好了。”

杜仲背着妙锦转身走开,走到街上,忽然有人认出杜仲和妙锦,于是大声喊道:“就是他俩看着形迹可疑!”

忽然一群人围住杜仲妙锦二人,杜仲背着妙锦跑,后面的人紧追不舍。

杜仲跑的累了,快跑不动了,妙锦道:“先放我下来。”

杜仲放妙锦下来,妙锦忍着脚痛拉着杜仲跑,忽然平安带人迎面而来。

那群人道:“平副将,快抓住那俩细作。”

平安跃身而来抓杜仲妙锦二人,妙锦挡在杜仲前面,与平安对打起来,平安见到杜仲和妙锦二人却十分诧异。

妙锦处处逼招平安,平安招招忍让仿佛不忍下手。

两人打了许久,妙锦见平安并未下死手,于是大声道:“停--!”

平安停下,众人诧异。

妙锦撒娇道:“打了这么久,本姑娘累了,脚也很疼,可否歇一会儿再打。”

旁边人道:“他俩肯定是朱棣派来的探子,一定要抓他们见铁政令!”

妙锦假装可怜道:“奴家哪里是探子,只因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小女子无依无靠,孜身漂泊在外,好不容易喜欢上了一个和尚,可是---世人都不应允,所以就只好漂泊天涯。”

妙锦说着便拿下杜仲的头巾,又可怜兮兮对着平安道:“这位官爷,你可要不要为难奴家一个弱女子。”

众人见妙锦说的有鼻子有眼,又见方才妙锦处处护着杜仲,大家便也半信半疑。

平安疑惑问道:“既如此,刚才又为何奔逃?”

妙锦道:“只见你们一群五大三粗人追着奴家,奴家害怕嘛,本能反应就只有奔逃喽。”

方才追自己的那波人赶道:“姑娘休得胡言,我看你俩分明就是细作。”

妙锦吃定平安对自己感觉不一样,遂躲到平安身后娇滴滴道:“平将军,你看奴家哪里像细作?”

这时,杜仲却上前道:“好久不见,平大哥!”

平安道:“果然是你,杜仲。”

妙锦赶紧上前说道:“我就说吧,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

平安对他们挥手道:“此二人乃我旧识,暂交由本将全权负责。”

那些人见有平安担保,遂都慢慢离去。

妙锦拉着杜仲调皮的对平安说道:“平大将军?我们可否走了?”

说完便转身要走,平安道:“慢着,既然入了这济南城,我怎能不尽地主之谊?杜老弟可否跟我回到敝舍,大哥为你们接风洗尘?”

杜仲犹豫道:“还是不了,今日我已入佛门,并非昔日杜仲了。”

平安道:“如此,杜老弟是承认自己是来做细作的么。”

妙锦见状,觉得这平安果然是难缠。

于是做做鬼脸道:“去就去,还怕你吃了我们不成?”

平安抓起妙锦的手一把她拉到眼前道:“依然是那时胆大机灵的紫菀。”

妙锦扭头哼了一声,挣脱平安的手,不予理睬。

两人跟着平安走,妙锦脚疼不想走,杜仲俯身来背她,平安见状一把把妙锦抱起来道:“方才打架很是厉害,如今这点路就走不了么?”

妙锦被平安突然抱在怀里,吃惊道:“你快放我下来。”

妙锦挣扎一番下来了,遂伏到杜仲背上,让他背着走。平安站在原地望着前行的杜仲和妙锦,内心不禁有一丝伤感。

到了平安家里,平安媳妇慧娴见家里来了客人,遂热情招呼。

妙锦看着温柔贤淑的平大嫂,也很客气的打招呼。

慧娴见杜仲是和尚,遂做了很多素菜,饭后妙锦到房里休息,平安和杜仲相谈甚晚。

妙锦休养了几日,腿脚也好了。

这日正无聊,遂悄悄溜出去玩,又在桥上遇到了康儿,康儿在独自玩耍。

妙锦趴在桥边,笑道:“康儿,怎么独自在此?”

康儿看到妙锦高兴的说道:“姐姐这几天你去哪里了?康儿都没看到你。”

妙锦笑道:“姐姐在平安将军府邸,康儿有空可来找姐姐玩哦。”

康儿点点头道:“嗯。”

妙锦陪康儿玩了一会儿,忽然康儿拉着妙锦的手道:“姐姐,我带你去摘桃吧。”妙锦欣然应允。

两人到桃园,妙锦感叹道:“多美的桃园!若是春天里满园桃花红娇艳,岂不是人间美景?”

康儿咯吱笑道:“若是姐姐置身在满园桃花丛中,莫若仙女下凡尘。”

妙锦嗔责道:“这么小就耍贫嘴,长大可了得?”

康儿笑笑扮个鬼脸。

妙锦逛了一会儿桃园,遂跃身在一棵桃树上,桃枝粗壮平坦,妙锦顺势倚在上面,欣赏着桃园上空闲逸的白云,看着云卷云舒,感受着满园的桃香,内心忽然如此渴盼岁月静好,安宁一世永无战乱。

康儿见妙锦躺在桃枝上,也找了一棵差不多的桃枝学着模样躺下,两人不知不觉竟酣睡起来。

突然,暴雨袭来,哗啦哗啦下个不停。

妙锦赶紧起身,护着康儿,两人嘻嘻哈哈卷着裤管在雨中奔跑。跑到一处屋檐下,妙锦赶紧给康儿擦擦水,生怕小孩子惹了风寒。给康儿擦完,自己慢慢用衣袖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水珠。

许久,雨停,妙锦与康儿分别回去。

妙锦浑身湿漉漉的回来,慧娴见状道:“怎么淋成这样?”

妙锦笑着说道:“没事。暴雨来的太急,没法躲。”慧娴赶紧带妙锦回屋换上干净的衣服,妙锦连打了几个打喷嚏。

杜仲听到妙锦打喷嚏,遂备了风寒的药来。妙锦接过汤药,闻了一下:“好苦---,喝些姜汤就好了。”

杜仲道:“你身子刚好,又不爱惜自己了么?”

妙锦道:“这点雨倒也无妨,怎么没看到平将军?”

慧娴说道:“估计出任务了。”

妙锦问道:“是去城外打燕王大军么?”

慧娴笑道:“爷们儿的事,我们女子怎会知道?”妙锦便不在问。

妙锦捏着鼻息一口气喝了汤药之后,瞅机会跟杜仲单独说了会话:“你和平安是发小么?”杜仲点点头。

妙锦遂担心问道:“我们是殿下派来的事情,也告诉他了?”杜仲摇摇头。

妙锦长须一口气:“千万别让他知道,他可是殿下的劲敌。”

妙锦又威胁杜仲说:“以后也别告诉他,不然我再也不会理你了。”

杜仲担忧道:“我虽未说,但此刻他心中也恐有疑虑。”

妙锦遂说:“不如我们趁机溜出城可好?”

杜仲为难的摸摸自己光光的脑袋:“此刻恐怕极难出城。”

此刻妙锦怎知杜仲心底的为难?留在济南城,紫菀曾是平安未过门的妻子,出了济南城,紫菀又要做回朱棣的妙锦。

不管怎么样,自己心中挚爱的小师妹,都与自己近在咫尺,心却远隔天涯。曾经一心一意爱着自己的小师妹,如今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么?想至此,杜仲心中酸楚万分,不禁落下了泪水。

妙锦见杜仲流泪,遂安慰道:“好了,我知道你又在想念你的小师妹了,不如现在你就把我当做你的小师妹好了。”

杜仲感动的望着妙锦。

晚间,杜仲去布店店里拿了自己定的绿衣衫,回来亲自送到妙锦房外。

妙锦接过衣衫道:“谢谢,衣服已经收下,明日我便穿在身上。”

杜仲高兴的点点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