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42

第42章 心中情愫,跃然纸上

次日,安宁送消息给朱棣:“主子,李景隆大军快赶到大同了。”

朱棣沉沉答道:“好!如此便不要给他喘息的时间,马上传令下去,众将士好生将养,待李景隆拖着他那疲惫和深受北方寒冻之害的军队一返回德州,本王便再举进攻!这次定要击溃他的大军!”安宁遂领命出去。

朱棣看着手中的地图,深思许久。

朱棣从书房出来,便来了妙锦屋内。

妙锦正在屋内作画,未曾注意到殿下进来,依旧静静坐在那里一点一点的画。只是作画工夫尚浅,怎么画都没能表达出自己内心浮现的那种静谧而又美好的意境。于是捏着笔,望着画发呆起来。

朱棣从身后仔细端详了一下她的画,这画面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于是俯身握着妙锦的手提笔继续画起来。

妙锦回过神,看着殿下苍劲有力的笔法,浑然天成的勾勒,自己心中所想所思,瞬间便一点一点都跃然纸上。

朱棣画完收笔,放开妙锦的手道:“不知心中所想是不是这个样子?”

妙锦激动的点点头:“原来殿下不仅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如今作起画来竟也是这般无人能及。”

朱棣抬头望着妙锦:“什么时候竟也学会拍马屁了?”

妙锦调皮道:“小女子只是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而已。”

于是,朱棣与妙锦在屋内欢聊许久,才返回王妃屋内。

4月天气渐暖,朱棣经过短暂的修养之后,又准备带领自己的大军往德州方向进攻。

妙锦想着此战殿下成功之中也带着风险,于是央求朱棣道:“此战,妙锦可否与殿下一同入战场?”

朱棣一口回绝:“战场岂是女儿家待的地方,锦儿还是留在府中陪伴王妃,本王不日定当返回。”

妙锦再三请求,殿下仍是不允。

不日,妙锦与王妃众人目送殿下赴德州。

待5月,朱棣途径白河沟之时,遇到李景隆的大军。

李景隆与众将商议道:“此次我军借助白河沟的地理条件,用双钳之势钳制住朱棣的羽翼。定要一雪前耻!”

朱棣也信心满满对自己的将士说道:“此次,本王定要与李景隆大战一场!”

本来李景隆作战部署无碍,开始返攻也很顺利,只是最近几日突然天降暴雨,似有发生山洪的征兆,双方不得不停歇了几日。

四天以后,雨停水退,两军约60万人马打了一场对阵战。

李景隆的大军虽拥有火器装备,但是再一次受到朱棣大军的重创而溃败,在5月30日先退到德州,然后又慢慢退到济南。

安宁来报:“禀主子,济南城中是平安骑兵队伍防守,不知主子下一步如何打算?”

朱棣听到后不屑道:“平安曾经与本王征战过蒙古,这毛头小子虽有两下子,倒也不足畏惧!”

于是朱棣让大军扎营停歇,忽然有士兵来报:“报--殿下!我军后方受到平安骑兵滋扰,士兵有伤亡!”

朱棣转身,握着马鞭道:“传我命令,即刻起,轮番值守,时刻注意对方动向,睡觉也不可卸甲,随时准备出战!”

下面军士领命道:“是!谨遵殿下口谕!”

到底是朱棣小看了平安军,平安骑兵每每毫无规律的偷袭,竟让朱棣开始有一丝头疼。

这次朱棣准备返攻,却不曾想又被平安出其不意,打了个措手不及。

北平城内,王妃挂念殿下的战况,每隔一段时日便让人回府通报。

这日信使回府禀告:“禀王妃,平安军多般滋扰,殿下此刻正烦忧。”

王妃道:“平安也不曾有何大的作为,为何这般难以对付?”

此时妙锦来见王妃,恰巧听闻此说,不禁紧张起来,这平安军莫非就是屡次让朱棣陷入险境的平安将军?

妙锦赶紧进屋与王妃说道:“求姐姐派兵增援殿下,此刻殿下身在险境。”

王妃道:“妹妹如何得知?”

妙锦难言道:“此事说来话长,天机不可泄露,妹妹只求姐姐派人增援殿下解了眼前困境便是!”

王妃忧虑道:“大将都已随殿下同去,此刻该派何人去合适呢?”

妙锦忽然想到历史上,朱棣涉险之时,正是二儿子高煦解的围,于是喜出望外道:“此刻二世子正在府内,殿下亲手传授武艺,二世子必定堪当重任。”

王妃听闻暂时松了一口气,遂去找煦儿商议:“此次,你父王可能身陷险境,母妃派你前去增援,我儿定当全力护你父王周全!”

高煦听闻要领兵到战场,不禁心潮澎湃道:“是!儿臣领命!儿臣此次定当不负母妃所托!”

妙锦央求王妃道:“锦儿也与二世子一同前去!”

王妃担心道:“战场上生死难料,锦儿还是与我留在北坚守城池。”

妙锦几次央求,王妃坚决不同意,妙锦只好回屋。

朱高煦集齐人马准备出发之时,妙锦悄悄换了男装,牵马出府先在朱高煦的出城的必经之路上等着。

朱高煦带兵快马加鞭出城,妙锦遂紧跟其后。

走了许久,朱高煦人马暂时歇息,手下人报朱高煦:“禀郡王,我军身后一直有人尾随。”

朱高煦示意人马都埋伏起来,来个瓮中捉鳖。

妙锦不知情,单骑过来立刻被围住。

朱高煦准备提箭射杀,妙锦大声喊道:“煦儿----别放箭---是我!”

朱高煦诧异放下弓弩道:“小姨母怎来此,母妃不是留你在府中么?”

妙锦调皮笑道:“在府中许久,很是憋闷,自然想同煦儿一起到战场杀敌才过瘾!”

朱高煦也很高兴上战场,两人遂不谋而合,朱高煦快马加鞭领着妙锦到济南城增援朱棣。

当时,朱棣中了平安之计,被围于城郊,朱棣近身的随行人员各个死于乱箭下,朱棣越来越危险,眼看着平安精骑要射杀朱棣,身困体乏的朱棣显得有些绝望了,这时候朱高煦和妙锦及时赶到。

高煦和妙锦双箭齐发,高煦射断平安的飞箭,妙锦射倒了平安身旁一人。

朱棣一阵冷汗转过身来,看到是高煦和妙锦来援,不禁喜出望外。

高煦带人冲过来,护住朱棣周全,朱棣援军遂与平安军大力厮杀开来,几番争战之后,平安军被逼撤退。

妙锦在马上仔细打量着传说中勇猛的平安将军,只见他年轻俊朗,气宇轩昂,却是个少有的将才。而平安抬头之时也恰巧看到妙锦,两人的目光对视,竟是一阵疑惑。

这时,平安手下有一人放箭朝发愣的妙锦射去,朱棣看状迅速抽箭射出及时挡下那支箭,妙锦回过神赶紧策马避开。

平安率骑兵往回撤时,忍不住转身又多看了妙锦一眼,妙锦未曾注意到平安异样的眼神。

平安渐渐撤走,朱棣遂与高煦返回军营,妙锦也跟着一起。

朱棣好奇问道:“锦儿怎会来此?”

妙锦回殿下:“王妃姐姐在府中甚是担心殿下安危,所以妙锦就悄悄随郡王来此增援。”

朱棣内心一阵感动:“果是本王的好妻儿!”

高煦和妙锦相视莞尔一笑。

朱棣大军多日被平安军滋扰,众将士都是疲惫。如今平安撤了,大家暂时也松了一口气。

众将吃过饱饭,都打算美美的歇一晚。高煦下去休息,妙锦也准备跟着下去。

朱棣说道:“锦儿你先留下。”

妙锦遂站住,高煦与众人下去。

妙锦问殿下:“殿下还有何事?”

朱棣道:“今晚锦儿就歇在本王营帐。”

妙锦惊讶:“啊?”

朱棣道:“怕本王吃了你不成?”

妙锦低着头害羞道:“若是众人见到,如何是好?”

朱棣道:“此刻你身着男装,就当是本王的侍卫好了。”

妙锦弱弱争辩道:“恐--怕--恐--怕不妥吧?”

朱棣佯装生气:“难道要抗令不成?”

妙锦见别无他处安身,又不能拒绝殿下,只好轻轻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殿下让人端了热水来,妙锦第一次轻轻为殿下洗脸,随后又帮殿下慢慢卸去铠甲。

妙锦心里想着:“恐怕平日这些琐碎的事情王妃姐姐已经为殿下做了无数次吧?只是今日只做这一次也好,内心也甚是觉得幸福。真希望时间就停在此刻,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那个让人难以捉摸的殿下,仅仅是属于自己的平凡夫君。”

妙锦温柔的瞧着殿下出神,殿下看妙锦走神,于是伸开双臂紧紧把妙锦搂在怀中,妙锦也紧紧抱着殿下。

此时,杜仲知道妙锦来了军营,遂过来找妙锦,结果殿下营帐里的人都进进出出好几拨了,迟迟不见妙锦出来,于是杜仲一直候在帐外。

两人拥立良久,朱棣遂又把妙锦抱到榻上,两人便同塌而眠。片刻功夫,朱棣已经呼呼大睡,睡梦中殿下还紧紧抱着妙锦。

妙锦抬头端详着殿下心想:“这是多久没有睡一个安稳觉了,真希望战争早日结束,殿下就可以迎来属于自己主宰的时代。”不知何时,妙锦困意难当,便倒在殿下怀里沉睡。

杜仲在帐外等不到妙锦,于是坐在地上打坐,整夜心情万分复杂不是滋味,就这么一坐竟是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