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28

第28章 离开王府,重新开始

妙锦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房内,整整齐齐收拾了一下行李。

香儿不解,过来帮忙收拾,妙锦看着香儿弱小的样子,紧紧抱着她泪流满面。

妙锦想着我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一个人了无牵挂的来,也可以了无牵挂的去。

可是香儿还小,若是养在普通人家,定然避免不了低贱的命运。

若是养在王府之中,日后殿下荣登圣位,她的命运又可谓是另一番天地。

可是这偌大一个王府,该把她托付给谁呢?

思来想去,妙锦决定把香儿托付给马和。

妙锦拿来如香的琵琶,和曾经画的如香踏雪图搁在香儿的行李,又提笔写了一封嘱托信放在一起。

妙锦又收拾了几件自备的体己衣裳装进包袱,而曾经殿下和王妃赏赐的一切衣物首饰都原封不动的整好放在柜子里。

佩儿看到妙锦此状大为不解,主仆侍奉一场,多少有些情谊,妙锦拿出自己的几件发饰送给佩儿:“如今,我既已是修平的人,就不当住在府里,今日一去,不知他日还有缘相见?这些物品虽然不值钱,倒也是妙锦的一番心意,希望佩儿妹妹别嫌弃才好。”

佩儿眼泪婆娑的说道:“姑娘,你别走可好。”

妙锦苦笑道:“相聚是为了日后的离别,离别是为了他日更好地相聚。”

佩儿哭道:“佩儿不懂,只愿姑娘能时常想起佩儿,有空多回来看看佩儿。”

妙锦一边抹着佩儿的眼泪,一边笑着说道:“傻丫头,我会的,有缘自会再相见。”

佩儿哭着说道:“我这就去禀告殿下王妃,求姑娘留下。”

妙锦拉住佩儿的手说道:“先别去,我一会儿亲自过去拜别,现在劳烦佩儿妹妹帮我找马大哥过来。”佩儿眼泪婆娑的点点头,赶紧去找马和。

妙锦收拾妥当,恋恋不舍的抱着香儿说道:“香儿,姐姐今日要离开王府,香儿一定要好好跟着马大哥学习礼仪,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

香儿见妙锦要走,遂扯着妙锦的衣襟哇哇哭起来:“姐姐--,我不让你走,姐姐--你在府里陪香儿好么?姐姐你要去哪里--,香儿跟你一起去,你别丢下香儿—”妙锦泣不成声,两人抱在一起,哭成泪人。许久香儿哭累了,竟睡着了,妙锦把香儿放在床上,独自坐在窗前等马和。

一会儿,马和佩儿领着马和过来,马和疑惑道:“妙锦姑娘有什么事?”

妙锦没说什么,竟是噗通跪在马和身前,马和诧异:“姑娘这是作甚?万万使不得,有话起来好好说。”

妙锦郑重说道:“马大哥可否答应妙锦三个请求,若是马大哥允了妙锦,妙锦自然起来,马大哥若是不允,妙锦便长跪不起。”

马和安慰说道:“只要是马某力所能及之事,万所不辞。”

妙锦跪着说到:“第一,妙锦恳求马大哥好好收养香儿;第二,无论王府日后发生什么事妙锦恳请马大哥能贴身护殿下王妃周全;第三,妙锦希望马大哥日后拜姚大师为师。马大哥若能答应妙锦,妙锦感激涕零扣首拜谢。”

马和听闻妙锦情深意切之言也泪流涕零:“马和有生之年定不忘妙锦嘱托,你快起来说话。”

妙锦起身拉着马大哥的手哭着说道:“如此,妙锦谢谢马大哥,马大哥日后定会胜过无数男儿成为人中翘楚,闲暇之时切忌莫忘袭承祖训练功修心。”

马和也安慰道:“嗯,马和会谨记姑娘之言,姑娘出府可要保重,外边比不得府里,若是有什么难处,尽早回府,王府的人都是你的家人。”妙锦感激的点点头,转身轻轻抱起熟睡的香儿给马和。马和抱起香儿,依依不舍的离去。

妙锦拿帕子擦了擦眼泪,转身拿起包袱,佩尔不舍的拉住妙锦的包袱:“姑娘你就这么走了,佩尔以后跟谁呢?”

妙锦安慰道:“世子宽厚和蔼,世子妃温婉贤淑,我走以后,你就到世子妃身旁服侍,日后也算个好去处。”佩尔放开妙锦独自坐在凳子上哭,妙锦提着包袱,径直出去。走到门口,又留恋的回身望了一眼曾经让自己遮风避雨的屋子,院里的树却开始绿的模糊。

妙锦来到王妃处,王妃此刻不在,青儿和小桃在屋内,看到妙锦提着包袱都颇感意外。

妙锦说道:“妙锦在府内打扰多日,如今既已是修平的人,自当搬回去跟奶奶同住,为修平守孝三年,替修平给奶奶尽孝。今日特来拜别殿下和姐姐。”

青儿眼角含泪道:“姑娘这就决定了么?”妙锦酸楚的点点头。

青儿说:“殿下和王妃在书房,我这就去禀了殿下王妃,求你别走。”

小桃听闻说道:“你们姐妹情谊深厚,妙锦姑娘马上就要离府,你们好好说会话,我去禀殿下和王妃,待会儿再到书房再辞别吧。”

小桃说完便去找殿下和王妃,妙锦和青儿说了些姐妹深情的话。

小桃到了书房,殿下和王妃说完话准备离开,小桃进来回话道:“禀主子,妙锦姑娘要回修平家里住,小桃来请殿下和王妃示下。”

殿下听闻甩了甩袖子,什么也没说有说却有些生气的出去了,小桃和王妃都颇感意外。

殿下走后,小桃问王妃:“娘娘怎么处理,她拿着包袱准备离开呢。走之前说来见见殿下,不知殿下这是见还是不见?”

王妃说道:“此刻殿下心中烦忧,恐无心思见。”

小桃说道:“那娘娘意下如何?其实,殿下不见也好,如今她离了府,便再无理由进来。”王妃紧锁眉头沉默不语。

不一会儿,妙锦也心情忐忑的提着包袱过来了。

王妃见到妙锦,拉着手安慰一番,互相又说了些道别的话,妙锦感恩致谢。

迟迟不见殿下出来,妙锦遂转眼看着书房,却看到书房的门在关着。

小桃见状说道:“殿下今日心情烦闷,不让人打扰,也不便见姑娘,瞅这天色将会有雨,姑娘请早点回去吧。”

妙锦满怀失落,感觉心被瞬间挖空。

天空淅淅沥沥飘落着细细雨丝,妙锦只好怔怔的转身离开,王妃也心情凝重的离去。

等王妃走远了,妙锦遂又转身顶着包袱快速跑回书房。

雨越下越大,妙锦浑身湿透站在门外说道:“殿下--,你是在生妙锦的气不肯原谅妙锦吗?”

等了一会儿屋内没有人回复。

妙锦又哭着说道:“难道殿下再也不愿见到妙锦了么?我会一直在门外等着殿下---,直到殿下打开门见妙锦为止,若是殿下不肯原谅妙锦,妙锦便从此消失在殿下眼前--。”

雨哗哗的下着,妙锦抱着包袱在雨中徘徊等待。

怎么走怎么走时间就是过的很慢。

雨水涮过妙锦的脸庞,顺着雪白的肌肤流淌到地上。

妙锦浑身发冷,天色越来越暗沉,四周越来越漆黑。

没有一个人进来也没有一个人出去,殿下书房的门依旧紧闭。

妙锦走累了,便蹲在书房前那簇疏影横斜的竹子下。

雨水滑过细细窄窄的竹叶,落到妙锦湿漉漉的额头上,妙锦冷的身体直哆嗦。

但依旧紧紧抱着包袱,蹲在那里听着哗哗的雨水冲刷着大地,仿佛也冲洗着自己内心的哀愁。

妙锦在雨中苦苦凝望着殿下书房的那扇门。

内心多么渴望在一瞬间殿下能打开门说原谅自己。

可是等了许久又许久,那扇门始终并未打开。

妙锦站起身掕着包袱,凝望着殿下书房的门在大雨里伤心痛哭诀别:“殿下--,你真的不愿再见妙锦了么--?如此,妙锦这就离开。请殿下珍重--。”

妙锦慢慢转身颤颤巍巍的提着包袱离开,一个人丢魂失魄的游荡在雨里。

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久才走到修平的家。

此时入夜又下着大雨天色显得更加晦暗,奶奶已经沉沉睡下,妙锦敲了几次门,没有人出来开门。

妙锦抱着包袱蜷缩在门口,就这样在雨中渡过了这凄冷幽黑的漫漫长夜。

殿下出去找姚上师商谈要事,天又下起大雨,因此耽搁许久,等回到王府,已经是深夜。

殿下想起妙锦今日辞别,本来心中有些生气,但是心中又有几分不舍,遂顾不得回屋换衣服,披着蓑衣径直来到西厢房。

此时,妙锦已经离府,佩儿也去了世子妃身边服侍,整个西厢房都空空荡荡。

殿下推门而入,看到妙锦把所有的物品都整整齐齐的放好,自己曾经赐的衣物首饰竟也一个没带,殿下坐在凳子上黯然神伤,沉默不语,许久殿下才缓缓起身回屋。

王妃看到殿下回屋,亲自上前为殿下脱下雨衣,擦了脸上的雨水,又命小桃生了热水,王妃亲自服侍殿下沐浴。

殿下从进屋到入榻,未曾开口说过一句话,王妃也沉默不语,只是静静陪伴着殿下。

次日清晨雨才停,清早又兼凉风袭袭,妙锦冻的浑身哆嗦又直打喷嚏,奶奶起床听见门口的动静,过来打开门。

妙锦看到奶奶出来,激动地站起来抱住奶奶。

奶奶摸着妙锦,发现她浑身冰冷,不禁心疼万分:“锦儿怎么在这里?是淋了一夜的雨吗?来了怎么不叫醒我这个老婆子?看把你糟蹋成这样,平儿在天之灵也会责怪奶奶。”妙锦听闻鼻头发酸,紧紧抱着奶奶泪流满面。

奶奶拉着妙锦回屋,妙锦放下湿漉漉的包袱,换上修平的干衣服,躺到床上休息。

奶奶去厨房炖了碗浓浓的姜汤给妙锦端来,妙锦捂着鼻子咕咚喝了一大碗,遂昏昏睡去。

妙锦睡了许久,喝过姜汤之后,浑身燥热发了一身汗,风寒已好大半。

等醒来已是傍晚,奶奶做了简单的饭菜,妙锦起身摆好碗筷,和奶奶一起吃晚饭。

饿了一天,妙锦吃的特别香。

看到妙锦吃饭的样子,奶奶老泪纵横:“可怜我的平儿,这么早就走了,留下这么个可人儿的媳妇。”

妙锦放下筷子,抱住奶奶:“奶奶,从今以后妙锦就是您的亲人,我们祖孙俩相依为命。”

奶奶感动的抹着眼泪:“好--好---,我的乖孙。”

晚饭过后,妙锦烧来热水,亲自伺候奶奶洗脚,直到奶奶睡下。

白天睡了一天,这会儿怎么也睡不着,遂坐在桌前提笔画了修平的画像。

或许是因为记忆太深刻,只是寥寥数笔,修平热情俊朗的模样已跃然纸上。

妙锦仔细端详着修平的画像,独坐烛火前默默流泪。

许久,妙锦犯困遂到榻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