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12

第12章 苦练箭术,如出一辙

清早妙锦正在读书练字,听见屋外嘈嘈杂杂的,不知下人们都在议论些什么。

以为是昨晚相遇殿下之事被哪个丫头小厮撞见,惹得流言四起,于是起身想一探究竟。

只听众人说道高阳郡王私自从应天府逃离回来,谁都不敢向殿下禀告,怕怒惹殿下。

妙锦听闻放下手中的笔准备出去,佩儿以为妙锦要去禀告殿下立即过来劝道:“妙锦小姐万万不可,高阳郡王脾气暴躁,姑娘此去惹怒了他,此后在王府的日子恐怕不好过。郡王之事王妃必然马上知道,殿下怪罪下来自有王妃担待。此刻姑娘还是留在屋子好些。”妙锦见佩儿说的在理,于是回屋继续看书。

待中午丫鬟来传午膳,佩儿便陪着妙锦过去。

刚走进客厅,就听见殿下发怒,摔出一个杯子,刚巧狠狠砸在妙锦脚上,妙锦忍不住疼的吱了一声。

大家都看着妙锦,殿下王妃立刻过来问道:“伤到哪里?”

妙锦忍住痛道:“殿下王妃不必担心,妙锦没事。只要殿下能消消气,再摔一次妙锦也受得住。”

殿下心疼道:“本王不是有意要伤妙锦,只是这个不孝子实在让本王不省心。”

妙锦劝慰道:“郡王思父深切不顾一切赶回来虽有错,但世子仁慈端孝仍替父留守在应天,天子提倡孝义定然会宽宥郡王,殿下可坦然面对,上书已过,可保郡王平安。”众人听妙锦说的有理,殿下也渐收怒意,遂准了二世子用膳。

经过高阳郡王之事,王妃更加觉得妙锦非同寻常,但心里也很感激妙锦帮其化解父子间矛盾。

在得知高阳郡王偷其舅父一匹良马,渡江离开京师,沿途吏民稍有接待不周,还辄加以杀害,又在涿州杀死了驿丞后,朱棣勃然大怒,罚其闭门思过月余。

燕王府最近一直还受到朝臣的谴责,使得朱棣怒气久久未消。

高阳郡主反省期间,众人谁都不敢再来劝解。

妙锦因伤到脚,又兼月信身体困乏,便也在屋内修养数日。

这日心情大好,便请示了王妃准备出府游玩。

王妃操持府中,不便外出,便派了青儿随同。

妙锦想去登山,青儿说:“山有什么好看的,只是些青山绿树,我们回北平途中看了一道,这会儿还看山?”

妙锦笑着说:“纵使青山绿树,生长的环境不同,气质竟也不同,当然值得一看。何况这还是北平的山,更值得一看。青儿姐姐,劳烦你就从了我吧,等回府了,你让我做什么我都从你。”

面对妙锦的撒娇,青儿只好从她:“我可不敢使唤你,妙锦可快成了殿下王妃的心头肉。我若不从了你,改天还不在殿下王妃那里告我一状。”说完两人咯吱相视一笑。

自从高阳郡王闭门思过出来,府中渐渐热闹起来。

府中一大帮丫鬟小厮怕他的都依着他,跟他一性的的小厮莫不巴结奉承和他耍在一处,这高阳郡王虽然有几分淘气顽劣,但好习武,燕王心底还是颇喜爱的。

这日妙锦和青儿刚出府门不远,高阳郡王率众人骑马而过,刚走一段,遂又回过来对妙锦笑道:“小姨母要去哪?可否一路同行?”

妙锦笑着说:“郡王准备去哪儿?”

高阳郡王爽快答道:“我等要去郊外策马,不知小姨母可愿同去?”

妙锦想着高阳郡王贪玩,跟他一起骑马畅游,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于是妙锦跟青儿讲:“青儿姐姐,要不我们随郡王去学骑马吧?”青儿怕郡王闯祸,面露难色,无奈青儿和高阳郡王一再央求,只好答应同去。

妙锦不会骑马,就跟青儿同骑,众人一同骑了马去郊外。

城外的景色迷人,众人奔玩了一会,大家都下马来。

郡王念在当日回府妙锦帮他说话,于是亲自耐心的教妙锦骑马。

从上马到正身控制平衡,都是高阳郡王亲自示范,还派了小厮在前边牵引着马。妙锦觉得在古代学骑马比现代学开车还容易的多,很快领悟到要点也敢策马奔走。

一连几日妙锦都兴致勃勃的跟着郡王练习骑马。

受罚月余未出府,郡王和妙锦玩的也不亦乐乎。

众人见妙锦很快学会,遂觉着无聊,便开始到马场上练习马背上射箭。

一般女子学骑马倒也不足为怪,偏偏妙锦想学射箭,众人也跟着来了兴致。

一连两日妙锦独自跟着郡王众人在马场上射箭。

妙锦气力不够,拉弓尚有些费力,骑在马上颠簸的更加射不准,老是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妙锦倒无羞涩之意,仍开心的跟众人耍在一处。

今日佩儿和青儿出去采买,妙锦又独自跟了郡王众人去马场,刚刚练了一圈儿就遇到燕王也入马场。

众人见到殿下规规矩矩请了安,殿下看郡王跟妙锦之前练箭方法不对,于是亲自上马示范。

妙锦看到燕王跃身马上的飒爽英姿,看到燕王提弓抽箭的迅捷,看到弦触箭发的锐利,看到箭头铿锵入靶的精准,心中深深叹服,众人见此也无不拍手称赞。

殿下示范过后,让郡王上马试试。

郡王虽顽劣,但马上功夫却有其父风范,提箭拉弦,走箭入靶,每处都是如出一辙,众人又是称赞一番,朱棣也怒意渐消。

想到及时上书其过,朝廷虽然非议不断,但是那些苦主也都派人逐一安抚,这才慢慢过去,如今看到郡王有几分自己的英姿,心中自然满意,不再深究。

郡王见到殿下满意的样子,心中也是欢喜。

遂又叫妙锦试试,妙锦鼓足勇气上马。

闭目一瞬间,朱棣刚才马上的每一个动作,竟像是刻在妙锦心底一样。

妙锦拼尽全力,用朱棣同样的手法射出去。

虽然箭力不够深邃,但分明射的比之前射的都要好。

而且妙锦取箭的迅捷手法竟然和朱棣神似,众人又是称赞一番。

连朱棣自己也颇感意外。

两人抬头相视,妙锦心如鹿撞。

燕王殿下在马场指导完大家过后,众人都积极练习。

郡王为讨其父高兴,更是练得用心。

妙锦不好意思跟一帮男的混在一起练,于是在旁边立着看大家练习。

心里想和殿下交流些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两个人都静静立在那里。

不一会儿,安宁过来有事情和殿下商议,殿下什么也没说,遂策马而去。

妙锦看到殿下远去的身影,心中无限惆怅。

接连几日郡王都是兴致高昂的带领大家去马场练箭,妙锦不愿继续和这帮男的混玩在一起,于是悄悄换了一身男装策马出府。

这日妙锦在城外找到一处幽静之地,见四下无人,便一个人独自练箭,妙锦拿树做靶越练越准。

朱棣在马背上射箭的英姿在妙锦脑海里越刻越深,始终挥之不去。

妙锦越想忘记,越是记得更深,记得越深心越发是痛,心越是痛,妙锦越是奋力拉弓。

手上虽已磨出血泡,但是那份痛始终不能抚平内心对燕王朱棣深深的爱恋。

似乎这种感情已经融合在自己生活中了,但却又让妙锦无所适从。

一连几日妙锦都是独自前来苦苦练习。

此时,大世子在应天府的服丧期满,于是陛下恩赦他回燕王府。

大世子带着随从从应天府辗转回北平。

大世子生来喜静厌动,又因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走路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途中行进缓慢,比书信还要晚到好几日。

众人听闻大世子即将回府,各自欢喜。

比起郡王的顽劣暴烈,府中众人更喜欢大世子宽厚亲切。

郡王听闻大世子回府,倒是没有多么欢喜的样子,依旧率众人练武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