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明月晓梦
31041800000010

第10章 偶遇奇人,指点迷津

众人来到武当街上,街上车水马龙,沿街各式各类的商铺灯火通明。

虽然实处国丧时期,可是在武当街上感觉不到半点哀愁。

听说武当的铸剑很好,安宁修平青儿一起要去买剑,妙锦不会用剑,便也没多大兴致挑选。

众人正挑的起劲,妙锦独自走到旁边卖珠宝的商铺。

铺子里面珠宝主以绿松石为主,各式各类的项链,手串,戒指,发钗,花形奇特样式精巧,妙锦沉浸在这原始手工艺的绝妙之中。

店老板看妙锦是会欣赏之人,于是说道:“姑娘好机缘,我家刚做成一批上好玉石珠串,不知可愿欣赏?”说着就让伙计去取了来。

只见老板打开包装好的盒子,几条精致的项链光鲜夺目。

有上好绿松石一条,翡翠青玉一条,羊脂白玉一条,火焰红珊瑚一条,颗颗珠圆玉润,色泽光艳,让人看的目瞪口呆。

妙锦吃惊,半晌没动。

店老板问道:“姑娘,可喜欢哪一条?”

妙锦摇摇头。

店老板以为妙锦不满意,于是在伙计耳旁说了几句。

那伙计出去,一会儿进来手中又拿一盒子。

店老板打开来,只见一串莹润的鸡血玉石夺人眼球,血色鲜红欲滴赛过刚才那串火焰红珊瑚,玉色莹润温婉赛过那串羊脂白玉,整体视觉上的感受完全是一串绿松石不可比拟的。

妙锦惊呆了,这店老板是个土豪吧,这么名贵的东西也拿出来卖,在21世纪这些东西恐怕要价值连城吧。

正当妙锦看的如痴如醉,众人买完剑找到妙锦。

修平看妙锦好像挺喜欢那个鸡血石玉串,就问老板:“老板,这个多少钱?”

老板比了比手势,修平道:“十两银子?”

掌柜摇摇头,修平疑惑说道:“一百两银子--?”

青儿叹道:“这也太贵了吧?”

安宁也说道:“老板您给个准价,我等看合不合适?”

老板望了望安宁说道:“十两黄金,少了不卖。”

众人听闻都诧异。

妙锦惋惜说道:“老板,货是好货,只是妙锦贫微,倒也戴不了这么名贵的东西。希望有识货之人,能卖个好价钱。您这几串宝贝,当真价值不菲呢。”

说完就准备离去,众人立马跟出来。

店老板在后面说:“姑娘,姑娘,看你也是识货之人,本店可以优惠。”

妙锦觉得这些珠宝都是身外之物,纵然此刻价值千金,如若有天梦醒珠落,不过如顽尘砂砾般虚无缥缈,既然无法拥有,又何苦苦追寻。

想到此念,便心怀释然面露微笑。

众人不解,按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内心会惋惜,但妙锦反而心情高兴。

修平凑到妙锦身旁说:“妙锦,你还喜欢什么,只要我---力所能及---银两---足够多的情况下,我立即买给你。”

妙锦笑着说:“不用,就这样欣赏一下妙锦就觉得很高兴了,若是一味的占有,却不懂欣赏,拥有了也是徒然。”

安宁理解妙锦的意思,于是说:“妙锦姑娘所言极是,妙锦姑娘爱物只爱其本心,非我等所能觉悟,以前空做了二十几年凡夫俗子。”

妙锦笑道:“安宁的觉悟也非我等能参详。”

青儿见众人都在打趣说道:“我们去前面看看,再在这里看下去,众位不是做了道士就是成了尼姑了,回去主子面前我可交代不了。”大家相视一笑,一起去逛街赏景。

走着走着几个人就走散了,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妙锦总觉得热闹之中总夹杂着一丝伤感。

妙锦一个人来到旁边一座桥上,凝视着来来回回行走的人们,想到在这陌生的世界,不知道自己将会接受哪一种命运,未来的路不知如何走,未来的人生不知谁会陪自己走,想着想着心痛流泪随口吟道:“想昨日红尘笑梦,不知梦为何物。岂今朝梦笑红尘,红尘不若浮梦。”

旁边有一须发飘逸的道士经过此桥,闻言驻足说道:“红尘如梦,梦如红尘。姑娘既有此叹,又何深陷于这红尘之梦。”

妙锦闻言惊讶:“大师何出此言,妙锦愚钝,请大师指点慧悟。”

大师说道:“姑娘可否能让本道批一批命?”

妙锦犹豫道:“不知命,不信命,又何需批命?”

那道士迟疑一会儿说道:“命随心生,心中有念便就有命,命里命外半点不由人。”

妙锦本来不信命,但觉得遇到这个道士也算有缘分,于是伸手让大师看看。

大师细细看完唏嘘说道:“姑娘实乃奇命,本道能偶遇姑娘实属奇缘。梦里之事梦外圆,拂过红尘万事迁。喜怒哀乐,荣华富贵,皆如过眼云烟,姑娘只需放下执念,顺其自然,万事方能圆满。”

妙锦听大师说完,点头答谢:“大师所言甚是,妙锦自当聆听。”

这时安宁修平众人刚巧找到妙锦,妙锦谢过大师,随众人回去。

众人都满载而归,只有妙锦两手空空,青儿安慰妙锦:“姑娘要是没什么喜欢的,赶明日我给姑娘做两身衣服吧。”

妙锦想着自己近来都是穿的青儿的衣服,于是惭愧说道:“青儿姐姐可否先借妙锦一些银两,妙锦买了衣服,日后有了银子加倍奉还。”

青儿笑着说:“妙锦姑娘要用银子,只管拿了去便好,何来还不还的。”妙锦心中感谢青儿,又无以为报,只得粘着青儿撒撒娇。

第二天刚起床,青儿给妙锦拿来了新衣服,妙锦诧异青儿做事很利落。

妙锦揉揉睡眼惺忪的眼,欢心的抱着新衣服,就像小孩子过年穿新衣一样的喜悦。

青儿见状不禁笑了起来:“瞧你高兴地--,快快穿上看合身吧?”

妙锦点头,于是很快换上了新衣服。

看着全身焕然一新的样子,妙锦很是感激青儿:“青儿姐姐,你真好,妙锦若是真有一个这样的亲姐姐该多好。”

青儿边帮妙锦整理衣服边疼爱的说:“青儿能与妙锦姑娘姐妹相称,自当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我家王妃已经收了姑娘做义妹,如今又混口叫我姐姐,岂不是乱了法度么?青儿可不敢当。”

妙锦笑着撒娇说道:“青儿姐姐可是妙锦心里的姐姐,嘻嘻,连王妃姐姐也不会知道。”

青儿摇摇头笑道:“真拿你没辙,要是真有一个这样的妹妹,青儿可要阿弥陀佛了。”

俩人说的正欢,小桃推门而入嗔笑道:“什么姐姐妹妹的,大清早说话便没个正形。”

青儿妙锦相视一笑,青儿笑道:“小桃姐可来了,你看殿下王妃昨日为妙锦小姐准备的衣服,妙锦穿着怎么样?”

妙锦这才知道是殿下王妃为自己准备的衣服,心里本该高兴的,可是一想到朱棣,妙锦心里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只见小桃拉着妙锦,浑身上下打量一番说道:“果然是神采出众,殿下王妃看了也会满意。”

青儿也觉得甚是合身。

小桃说今日众人等要徒步登上光明顶,虔诚为先皇和新皇祈福,大家都收拾行李包裹准备启程。

大柱带领一班人在山下客栈看着大件行李,安宁已经前往山顶商议王爷王妃借宿道观的事宜。

修平跟众人等陪伴王爷王妃登顶。

殿下带领王妃走在前面,修平和小桃走紧随身后,妙锦和青儿走在后面,众人紧随其后。

武当山山势险峻,丛林茂密,时值初夏,山色苍翠,万物生机勃勃,绿树成荫。

众人边走边欣赏这沿途风景,大家都被这仙山美景陶醉。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王妃略有疲惫,殿下便命众人原地休息。

这时山上有一带着蓑笠的怪老道哼着道歌走下来,见到众人便止步不前,忽然快步走到王爷面前,细细端详。

修平见状立即阻拦:“你这道士,好生无礼,怎能恣意盯着王爷看。”

殿下伸手止住修平:“看看无妨,想必大师有话想说。”

那道士细观燕王面容吃惊说道:“奇,真乃奇相,虽处王爷之位倒有君王英姿,破局重生,除旧换新,无人能及。”

众人听闻诧异,殿下王妃也面色异的样说道:“大师莫要胡言,小心惹来祸端。”

倒是妙锦听道士此说,心中细想,当日民间传闻袁大师偶遇朱棣面相,说朱棣有帝王之相,不知今日是否就是眼前这位,于是大胆上前询问:“不知大师可是姓袁?”

那道士听闻,立即转过身摘下蓑笠对妙锦说道:“昨日一别,不知姑娘今日可好?”

妙锦见此道士竟是昨日桥上批命的道士,于是说道:“妙锦感谢大师昨日教诲,不知袁大师亲临武当,妙锦自当倚步随行。”

众人见道士和妙锦认识,便也放心休息。袁道师问妙锦:“姑娘怎知贫道姓袁?”

妙锦答道:“妙锦不知大师姓袁,妙锦却知识燕王者,袁大师也。”

袁道师听闻:“哈---哈---哈---哈---妙哉---,我自知姑娘命数不凡,却不知姑娘却也知晓卜算之术。”

妙锦微声说道:“妙锦只是一介弱质女流,不曾懂得占卜之术。只因机缘巧合知道袁大师,还望大师莫要介怀。”

随即大师又说道:“善哉,今日贫道送姑娘一串佛珠。望姑娘早弃尘心。”

妙锦虔诚接过手串,点头答谢。

然后又拿出自己存水的竹筒,送给大师:“妙锦得蒙大师教诲,无力答谢。今日送大师一捧清泉,大师路上解渴。”

大师接过竹筒道:“姑娘果然蕙质兰心,贫道谢过便是。”

之后那道士又看了看朱棣,然后才起身离去。

妙锦手里拿着手串,修平要看,妙锦递过去。

小桃笑着说道:“只要是妙锦的东西,样样都是稀罕的。”众人哄哄大笑。

妙锦抬头看了一眼朱棣,两个余光正碰在一起,妙锦略微低下了头。

修平看完还给妙锦:“妙锦,这个怎么带?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带着这道士的东西,不觉别扭吗?要是喜欢那串鸡血石手串,等下山我拿了银两买来给你。”

妙锦赶紧解释道:“此物已经开过光,富有纯洁正义的力量。并非一串好看的鸡血石项链能比拟的。”

修平说道:“那你也不能挂着这个在脖子里吧?”

妙锦拿起手串一圈圈挽在手脖上,一颗颗大小圆润的珠子配着洁白的手腕,让人看着清新爽朗。

妙锦抬着手臂说道:“怎么样?这样看着就不别扭了吧?”

修平说:“是哦,这样看起来还蛮不错,但是妙锦佩戴首饰的方法真特别。”青儿和小桃也觉得特别,但整体觉得是蛮好看的。

歇了一会儿,殿下王妃下令启程众人直奔光明顶。

来到光明顶时,安宁已经率众道士在道观外等候,众人请了殿下王妃的安,便一道入观虔诚祈福。

福毕,观主清粥小菜招待大家。

大家一起在观中祈福九日,第十日便准备动身回北平王府。

待到山下,有信使来报,朱棣听完汇报,面露不悦。

妙锦想着自是朝廷之事,心中忧愁万分。

众人启程回北平,妙锦心中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