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老丹尼十年万象小议
30394200000010

第10章 2016老丹尼言粹3 历史文化印象若干(上)

(一)世界文明史通感

航海时代开启之前,世界是碎片化的,美洲、南非、澳洲宛如深闺处子,静谧地等待着命运的降临。其时世界史,无非也就是亚欧大陆的历史。古代巴比伦、埃及、克里特-希腊、印度留下的文明火种几经演变,已成燎原之势,各领风骚数、兵尚往来,地中海东岸,欧、亚、非交合之处成了文明的争夺要地。自然神笔,在亚欧东部勾勒出群山千叠。东方皇者,于这屏障之后,激烈地演绎着自己的家事,待尘埃落定后,怀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信仰,谈笑间都是子曰诗云和霓裳舞曲,懒散地打量远方的蒙昧、不屑一顾,偶尔机缘际会,出手一次,快把整个欧洲收入囊中。

公元1500年前后,伊比利亚人坐不住了,他们憧憬着诗和远方。数叶行舸南辕北辙,误打误撞地开启了世界文明史的序篇。如此看来,世界文明史是以喜剧开头。但接下来的却是笔锋陡转,用幽幽碧血书写着贪婪和野蛮。从黑暗中走出的欧洲人,把积累千年的压抑,疯狂地撒向了美洲、澳洲,甚至东方。

渐渐地,欧洲人之间有了矛盾,中国圣贤对此却早有预见——“不患寡,患不均”。既然大家都是在抢,鲜明的丛林法则、浓浓的强盗逻辑,文明沟通似乎属于掩耳盗铃、不合时宜,永远谈不出结果,那么开打。第一次打出个凡华体系,这不仅是野蛮的胜利和文明的耻辱,而且深深地埋下了二战的伏笔——那么也说明,让欧洲这样的非国家组织和RB这样没有沉淀的小国来严重参与世界主导,终究是不靠谱的。

回首文明史,往事数千年,苍穹之下,金戈激荡,漫漫硝烟,王朝浮沉,无常无情。

(二)人城志

1.唐诗三男子

一般认为,李、杜、白这样的顺序,是对三人唐诗水平的得体排列。小衲总体没啥异议,但觉得在诗的具体内容上,三人排名还可以斟酌。例如,写美女,写玉环。

太白哥,才情兼备,三千文字成兵甲,奇门幻阵诗万篇,写诗那是信手拈来,撒字成文,浮光掠影、气象万千。但这哥们,爱酒爱名多过爱美女,杨贵妃亲自见过,喝醉了趁哥哥李隆基不注意,偷偷摸下小手也未可知。就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这货写玉环的三阙清平调在其大才而言很一般,“云想衣裳花想容”这句不错,也是才补情缺,没看出看到美女的欣喜。

?老杜是明显的才大于情。文字工整洗练,有些很有文化意境,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古绝句。但这货却相当无趣,写美女那是不忍目睹。例如,《丽人行》,写玉环、虢国夫人等同朝美女,“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尼玛,文字生硬不说,还是解剖视角。其实解剖视角也不是不行,但得有感情和感觉啊,如明代张潮说“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这解剖的情色并茂。

?小白哥是个有文化的流氓,情比才长,文字通俗易懂,惊艳句子多靠情力。这货的流氓境界上升到了感情层次,讲究人、心皆获,与妾侍你侬我侬,“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最后还给人找了去向。看人是哇写玉环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初承恩泽时”,“春宵苦短日高起,天子从此不早朝”。尼玛,真心很黄,这货估计是硬着写的。

2.更喜欢白居易

那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人慵懒地静卧淮阳一隅,眼光不时闪烁着春水的潋滟,眉势如流星,有英爽之气,收笔却又深得柳韵之婉约。为她画眉的,一个叫白居易,一个叫苏东坡。

?白苏皆我所爱。有个不解诗词文韵的朋友居然在旧时的对我喜白有轻蔑倾向,也罢,弹琴只需对鹤。

???东坡说过“元轻白俗”。元稹是个衣冠禽兽的流氓。好色在那个年代不是大问题,但性情凉薄、习惯性违约就是人格缺陷了,他既欺骗了“崔莺莺”,还欺骗了大他十多岁的妇人。不论在人格上还是作品上都难与白并论。

???白也好色,他写了“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但给了樊素、小蛮好的归宿。他写了“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组织商玲珑、谢好、陈宠、沈平四位姑娘演绎霓裳羽衣曲,但并未欺骗。

??遑论白居易既有杜甫忧怀,写下《卖炭翁》、《观刈麦》、《秦中吟》等名篇;也有李白漫思,写下《长恨歌》、《琵琶行》瑰丽波澜的长诗。

??步入中老,白居易还写了许多颇有禅理的诗句,例如: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穿越回唐宋,我想我和白居易会是兄弟伙,他浪漫、理性、有情、哲思,符合了我对人的审美要求;东坡,我也喜欢,但他有一些精神上的洁癖;李白是个狂生,杜甫是个苦瓜脸。

3.人间再无楚留香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这是多年前,倪匡给古龙写的挽词。

???也许在许多人心中,李寻欢和楚留香都是古龙笔下的代表人物。作为一个曾经看遍金古梁的武侠迷,我却有些其他想法。

?我不太喜欢李寻欢,我觉得他的人格中有很病态的成分。把自己两情相悦的女人让给一个人渣,然后病酒半生,让人蛋疼。李寻欢的徒弟叶开,比他要强健许多。

古龙创作“楚留香”的灵感来自于007。一开始古龙没想到能写这么多部,《楚留香》最初叫做《铁血传奇》,暗示跟另一部作品《铁血大旗》有关系。后来,网上有大神推断出铁中棠是楚留香父亲兼师傅。

《楚留香》前几本在写作技巧上并不纯熟,比另一本写资深流氓的《陆小凤》差不少,但楚留香这个人物塑造很成功。《楚留香》写作跨度时间太长,长得经历了写作风格的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中的《桃花传奇》我认为是在楚留香细节中写得最好的。《陆小凤》一气呵成,整体写作水平超过《楚留香》,唯独最后一部《剑神一笑》草草。其实,可以把楚留香看做皮尔斯布鲁斯南版007,把陆小凤看做肖恩康纳利版。

??古龙善于制造冲突,渲染气氛,但不擅长写实。所以他的武功,特别是在创作中后期,往往只有个名字或结果,没有过程。妮能说明白“灵犀指”、“吹雪剑”、“阿飞剑”、“弹指神通”、“迎风一刀斩”、“红雪刀”……到底是什么鬼?只有美的理念而已。正如,在《九月鹰飞》中,写叶开承继的小李飞刀,看龙哥是咋写的(凭印象描述,不一定完全准确):

???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绝不是杀气,却比杀气更让人胆怯。

??八十多部作品中,我喜欢的有十多部,但觉得写得最好的却是短篇系列《七种武器》,情节曲折,古氏风格的文字和意境已经非常纯熟,还渗透了深深的哲思。

4.孔子好乐

据说今天是西方鬼节万圣节,我想起了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夫子是不信鬼的。

???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对先秦诸子的文学功底评价,亚圣排在了至圣前面。这个排序我也是认可的。但孔子和孟子相比,我还是比较喜欢孔子点。

??原因很简单,孔子乐观,孟子悲观。朋友最好是春风得意马蹄轻,莫要春恨秋悲戚戚然。当然女性的婉约另当别论。

??孔子在许多人心中的形象通常是学究、古板和严厉的。其实不然,孔子通六艺、讲吃喝、享生活,是个乐天之人,上层建筑和吃喝拉撒完美契合(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梁漱溟篪先生讲孔孟》都有这样的观点)。孟子则是一副苦瓜脸,与千年后的杜甫有异曲同工之妙。

5.金陵印象

??说是六朝古都,但多为乱世之都;说是十朝都会,但多昙花一现。南京人感受着历史的快速进出,从最初的欣喜到慢慢平复,再到漠然,政治在这古城只是过客,并没在南京人的血脉里留下过硬的痕迹。

??秦淮碧落如故,桃叶渡旧址仍在,只是两岸阁楼从暗香浮动,变成了油香满逸。色道变为食所,没逃出夫子的乾坤,所以岸上不远修葺了夫子庙,静静打量着河上的人间万象。

??秦淮艳艺,在我看来本可以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有过太多的柳如是、顾眉生、董小婉、陈圆圆,天资难弃、情道深沁,倾国城、乱纲常。现在经营此道的年轻女孩会些啥?大哥你喝,大哥你摸,大哥唱歌。我近年来不爱夜店,并非只是价值观有了较大变化,还包括审美越发洁癖。

金陵再见。卿生我未生,我生卿已衰。但我为妮的曾有的颜值倾慕。

附:听《姑苏城》

每每听到这样的调调,总有些隐隐心痛,不为谁伤,不为谁感,痛得有点抽象。仿佛见到远方的一缕艳魂,听到一声叹息,泪珠坠寒江,回音千年。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只是那蔷薇业已化尘,嗅到的是淡淡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