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道可通神
30335300000221

第221章 有所侧重

戴伟明和马麟很少见到法自然有这么严肃的时候,脸上立刻就变得红彤彤!

“小法师父,这都是我的错,是我平时对他们两人约束不够!”陈金鹏有些窘迫,毕竟他是大师兄,法自然没有大把时间来约束他们,他这个大师兄就要起到带头的作用。

“唉,并非是我着急,而是时间确实所剩无几。”法自然自言自语道。

戴伟明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法自然这话是什么意思。

“好吧,借着这个机会,这几天我就帮你们梳理一下拳架。”法自然突然来了兴趣。

“你们先打一遍,让我看看。”

这大半年以来,法自然很少去纠正五人的拳架姿势。就是因为不懂“拿”劲儿,说了也是白说。因为姿势动作里的没有这个劲儿,拳架打得再好看也是白搭!

世人能有几人明白拳架的真实作用的?

“练套路就是为了练出来内劲儿的。”

“太极拳的作用,就是为了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我曾经患过的顽疾就是被它治好的。”

……

等等,相信大家都听过类似的言论。而且,大部分还是已经有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太极拳功夫“加持在身”的大师!

奉劝各位,如果真想弄明白太极拳有没有实战性,能不能实战,那就别怕吃苦,先找到一个懂劲儿的老师傅,再行苦练吧!

太极拳的功架训练并非如套路比赛的选手一般,穿一身宽松衣服,摆几个漂亮姿势,来几组高难度动作,就是高手了!

这些太极拳的套路冠军,往往都是穿着这身行头,动作才比较漂亮。如若换成紧身运动衣,便失去了所有韵味,甚至姿势很是难看!《天天向上》有一期邀请全国武术冠军的,大家可以看看。

真正会太极拳的,就是光着膀子,穿着裤衩,打起套路来,都有一股潇洒而优雅的韵味,而且动作十分耐看!

能够站在什么健身气球上晃来晃去,并非是衡量太极拳高手的标准,这只不过是练出了类似于走钢丝绳的杂技演员的平衡感而已,并非太极拳!

为什么?就是因为太极拳所要求的重点,他们都没有在身体上体现出来!不要以为松沉就是缓慢!以为把慢动作做到极致,就以为身体松沉了,这是大错特错!

真正的高手,即便出手如风,也可以身体松沉。而且,身体越松沉,动作越快。

拳架是越打越舒服,有些人打拳架纯粹就是应付时间。而且,打得越多,身体越吃不消。不是膝盖疼,就是肩膀痛。这都是姿势不正确引起的。想要摆脱,就是推手。

推手是什么?

并非市面上流行的快速打轮。推手里最基础的基本功,就是四正手!

那四正手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为了练出来“掽捋挤按”的拿劲的!

“掽捋挤按”怎么练?

那要规规矩矩地练!

怎么才能规矩地练?

那就又绕了回来:要懂这四正手的推手目的是什么!

所谓“抨捋挤按”,那是要一式一式配合才能理解的!

快速打轮就跟乱采花一样,能把人的僵劲练柔和了,但却无法让人体会出什么是拿劲!

因为他里面根本就没有“拿”的实质内容!

那实质的内容是什么?

就是这“掽捋挤按”!

真正的四正手就是为了练习拿劲的!

两人顺步站定,先学定步的四正手。甲方进攻,便做掽;那乙方便要防守,学会捋。被捋了,甲便顺势再攻,做挤;捋不成,乙也顺势再防守,就做按。按下之后,乙方便防守成功,遂采取攻势,开始掽;此时,甲方便要采取守势,开始捋。掽未成功,乙方再攻,换做挤;甲方便做按。

如此,方是一个循环,让双方都一一体验到,什么叫做“掽、捋、挤、按”,什么时候用“掽、捋、挤、按”!

当然,在做这些个动作的时候,一定要有腰胯的配合。身体切忌乱抖乱颤。

双方你来我往,慢慢喂劲,微微发力。

这,才是真正的四正手!

太极拳为什么要用阴阳图来表示?就是因为,掽挤是攻,捋按是防,而二者又能且会,在恰当的时机得以很好地转换,故得名!

等到慢慢体会出来拳架的松沉感和发力的整体感,即招式里的“掽捋挤按”,那么,这两处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便通畅了,和顺了。此后,便有了进入暗劲儿的感悟,拳架也可以天天打个十几遍了。

此时,可谓是精神上不觉枯燥乏味,身体上不觉腰膝酸软疼痛。

法自然主要练习的是陈氏拳,所以,陈金鹏等原本就练陈氏的,并没有更改,其他人练其他拳法的就改为练习陈氏拳。

“你们这个起势就已经错了。”法自然看到五人站定之后,慢慢起势,随即说道。

“这个动作是要求肩下手上的。要这样做。”法自然做了一遍示范,只见他身体缓缓下沉,右手指着自己缓缓上升的左手、左肩、左膀,继续道:“肩、肘、手要同时做,肩下就是沉肩,手上就是拿住就掽,中间过渡一个坠肘,就把二者贯通融合起来了。”

“再打。”

“小马,你的肩膀是沉了,可是没有和手结合到一处。”

“伟明,你的肩手合到一处了,可是肩膀这个下沉太过明显,你试一试,是不是此时再沉肩,你的肩膀就下不去了?”

“唔?”戴伟明听到法自然的要求,再次努力沉肩,发现自己已经在刚才的动作中沉肩到了极限,此时的肩膀硬邦邦,根本就是一丝的距离都沉不下去了。

“金鹏的肩肘手像是合到一处了,可是不够圆滑。”

法自然走上前来,双手抓住陈金鹏的双手手腕部位,继续道:“不要以为这个起势没有用。它就是为了解决双手被抓情况下的困境的。”

被抓住的陈金鹏感觉法自然手腕里一圈的发力点,他如若不用大力挣脱,便拿法自然毫无办法。

“你来抓我。”法自然看到陈金鹏皱眉不解,遂说道。

一把抓住法自然的小臂,只见法自然轻轻一掽,陈金鹏立刻就倒跳开去!

陈金鹏心下大惊。他铁箍一般的双手在发力的一瞬间,自己的身体竟然凌空跳起!而法自然的手顶多就是微微前移了几公分的距离!

“这才是起势的用法。金鹏身体前弓的越厉害,手上的力道越大,说明他脚下蹬地的力道越大。他能跳起,也只不过是我借力打力,释放了他这双腿蓄起来的势能而已。”

“他这双腿就好比是被压紧的弹簧。你如果能找准释放他这势能的那个点,那么,不需要多大劲儿,甚至只是微乎其微的轻轻一动,都可以让对方跳起来老高。”

法自然亲自示范起势的动作和用法。

戴伟明学了这么长时间太极拳,一直以为这个起势只是为了给第二招“金刚捣锥”做准备的。没想到原来是这么一个用法!

陈氏拳里,这个起势之后,并没有像杨氏拳那样双手沉到腰际,而是直接将松软的手掌慢慢绷紧、外翻,看似是为回捋到身侧、身后做准备,其实已经是拿住之后,斜掽着打过一次了!回捋已经是“金刚捣锥”这个动作里的第二招了。

陈式二路为何叫做“炮锤”?

相比较一路,二路明显地动作变快,发力变得刚猛。就是因为有了一路“拿”的基础!

瞬间“拿”住,才能短距离内做出刚猛的动作!让外人看了,还以为是刚猛的外家拳一般。其实是“拿”劲儿太细微,往往于一毫米之内的细微动作就已“拿”住,剩下的就是刚猛至极的“棚捋挤按”了!

这就是太极拳能发人于丈外的妙处!看起来刚猛无敌,力大无穷!其实都只是“拿”劲儿妙至毫巅所致!

拳手本身的力量和被打之人的力量,合二为一,通过借力打力,方能如此!

所以,一路没有练好,二路练得再漂亮也没用!

“马麟和伟明,你们两个人不要偷懒,认为拳架无用,好东西是要慢慢琢磨的。拳架里的学问多着呢,每一式都有每一式的精妙。只有坚持练下去,才能通过将推手的感悟融合进拳架里。两者一结合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所以,虽然为师不希望你们一天打好几遍拳架,但也不能隔三差五才来打一遍。”

“小基和穆勒,给你们个任务,就是监督他们俩,保证一天一遍的功架训练。”

“金鹏,你自己已经体会到一些东西,也不用我多说了,拳架要多练,但是,推手也必须是每天都要有的。”

法自然看着眼前这几个未来要给他“撑门面”的准徒弟,心下虽有些着急,但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太极拳的内涵必须要自己深刻体会到,才能开悟的!

“一个阶段就该有一个阶段的侧重点,学拳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