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不灭的火焰
3021200000044

第44章 敢问路在何方

夜深了,空荡而又冷清的房间显得格外悲凉,谭家鸣一个人孤零零地蜷缩在床上,一天没吃一点东西,不想吃,也吃不下,眼睛失神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夜色深不可测,偶尔传来一阵轰鸣声,冷气扑在窗玻璃上结起一层冰花,窗子也冻得格格作响。他喃喃自语着:这个冬天有些冷。

他觉得像是在梦里,可是,他又清楚地知道,这是活生生的现实,也是残酷的现实。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市场上卖假货的又不是他们几个,别的摊位多的是,不光是电池,还有其它产品,什么仿造品、残次品、处理品,还不都是一回事吗?反正不是原装品。为什么别人没事,偏偏他出了事,他还格外留意产品的质量,经常进行抽查,都很好,怎么工商人员买回去就出了问题呢?备不住,那姓石的男子一开始给他们好的,后来就掺假了,也可能是别的原因。总之,树大招风,必然引来小人妒忌,他们做得太疯狂了,整个市场几乎被他们垄断了。他想起一句西方谚语:上帝欲叫其灭亡,必先叫其疯狂。

可是,落得这般结果又能怪谁呢?怪姓石的男子是罪魁祸首,还是张成的引狼入室?怨自己的利令智昏,还是小人的落井下石?是,又不是。总之,是一种贪婪之欲,一种歪门邪道的心理,把他引上这条路,同时,又抱着侥幸的心理,总认为没事。那些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不也是这种心理吗?大伸贪婪之手,难填欲望之壑;心存侥幸,愈陷愈深;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有几个贪官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呢?看来,还是陈毅元帅说得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冷风不断地从窗隙里钻进屋,谭家鸣又裹了裹被子。他们两个人在的时候,还没感觉冷,现在倒感觉冷了。他们回家了,或许他们家也不缺钱,他们家里人也不会说什么。但是自己呢?就这样回家吗?说做生意赔了,摊上事了?这叫父母情何以堪?又让自己何以面对?他们会说,不听老的言,吃亏在眼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前段时间,给哥哥打电话,得知家里已经把房子盖起来了,不过还欠了一点帐,自己本打算这批货出手后,就寄钱回去,把帐给还了,唉,没想到..这家是不能回了。

现在吃饭还不至于成个问题,比刚来齐水时的处境要强,但是此时非彼时耶!

第二天下午,谭家鸣勉强打起精神,到了外面,天阴沉沉的,更加冷了,他把羽绒服的帽子扯了上去,包住了头,他也怕被工商人员看到,虽说不怕,心里还是没底。溜进一家小吃铺,吃了饭,又到报亭买份晚报,回到宿舍。

看着报纸,一则新闻引起他的注意。平古讯:平古市查处一起特大造假案件。平古市工商局在公安人员的配合下,捣毁一个造假窝点,该窝点位于平古市有为电池厂内,为改变产品的滞销局面,老板刘某和负责销售的石某经过密谋后,决定冒充南平牌电池进行销售,于是把自己的产品外表改成南平牌的,对外谎称是厂家委托他们生产的,以牟取利润。被查封的电池价值上百万元。此案及有关人员还在进一步处理之中。

看到这里,谭家鸣的心怦怦直跳,又翻看半天,看有没有他们的新闻。看了半天,没有提到,这才平静下来。又一想,他们这点货算不上什么,能上新闻的都是大案、要案,也许对于这些新闻记者来说,这根本不值得一提。这就好,这就好,但愿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的摊位的日期也到了,与市场上也没关系了。谭家鸣心中暗自念叨。

过了两天,为了防止有什么不测,他又换了手机号码。又去书店查看相关法律,看看不构成犯罪,这才放心。他给张成李伟二人打了电话,他们说年前不来了,到年后再说吧。谭家鸣就说自己不一定呆多久,他们的行李,还有从摊位上拿来的货怎么办?他们说行李不要了,货让谭家鸣自行处理吧。

谭家鸣想了想,盘算一回,过几天,把货处理一下,还有点欠款再收回,划拉划拉,还能弄个一千来块,年前的吃饭问题不用担心。可是,年前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日复一日的,总不能闲着吧。

他陷入了沉思,下一步干什么呢?还是去做业务?跑什么业务?拣自己熟悉的,跑保险,不知怎的,想了半天,不感兴趣了;那么还是推销电池,也不行,现在出了这事,提起电池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要不,去工厂干活,管吃管住,将就一头年,可想起在食品厂的遭遇,让他直晃脑袋,况且,目前还没到那个处境。那么,打零工吧,天寒地冻的,想想也没啥意思。他倒不是不能吃苦耐劳,而是要寻个发展平台。

要不,自己创业吧,想起新闻上说的,某某人从摆地摊卖服装开始,经过努力奋斗,成为服装大王,还有谁谁通过摆地摊成为电器大王,自己也去摆地摊,他只熟悉电池之类的,不过,他认为成功人士的路子只可借鉴,不可复制,因为彼时的环境不同了,情况也必然跟着变化,冥冥之中,他觉得也不适合干这个。

那么,究竟干什么呢?他没想到,人生竟是这样的纠结和无奈,他该怎样去面对?应该去干什么?路朝哪里走?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