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不灭的火焰
3021200000016

第1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天晴了,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而出,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而地上却落红无数,残叶遍地,今昔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

谭家鸣昏昏沉沉地坐上了去医院的公交车,他感到全身虚弱,浑身无力,头脑发沉,两眼发花,看任何东西都是重影。大脑都快烧糊涂了。一路上迷迷糊糊的,他感觉到站了,就下了车,可是一看,却多坐了一站,他只得再往回走。

站牌附近人比较多,他又头脑昏昏,正走着,却与一个迎面走来之人相撞,那人一个趔趣,差点倒地。“你这个人怎么走的路?”那人站稳身子,用手扶了扶眼镜。谭家鸣这才意识到碰着人了,看见是个中年男子,约有五十岁上下,正怒视自己。

谭家鸣赶紧上前赔礼,“大叔,实在对不起,我浑身发烧,眼睛发花,看什么都是两个,这才不小心碰着您了,您没事吧?”可能这个中年人看到谭家鸣不是故意的,就缓和了脸色,看了看谭家鸣有些潮红的脸,就说:“你的脸上好像有一层热气,真的是发烧了。”又摸了下他的额头,“唉呀,还烧得不轻呢。我是医生,走,跟我到诊所去,我给你把把脉。”那人说着就朝路边的一个诊所走去。

谭家鸣昏昏的,也没多想,就跟着那人去了诊所。诊所里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一男一女,正打扫卫生,大概是实习生。见那个中年人进去,两人连忙问了好。

中年人让谭家鸣坐下,拿了支体温表让他量体温,等谭家鸣量完体温,那中年人换上白大褂,也做好了准备工作。谭家鸣递上体温表,中年男人看了然后说:“38。5度,不低啊,到了中午还得高。你这样的情形有多长时间了?去看病了没有?”谭家鸣就把自己如何得病,怎样治疗,最终的效果等情况详详细细地向他讲述一遍。

“把你在医院检查的单子给我。”中年男人听完以后,又说。谭家鸣就把化验单给了他。中年男人仔细看了一遍,看完以后拿出听诊器,在他胸口听了听,又让谭家鸣伸出胳膊来,给他把了脉,还让他张开嘴,伸出舌头,他拿个小手电朝里照了照。然后,就在诊单上写了半天。

“小伙子,你得的是风湿热。”中年男人又拿起化验单,继续说,“从化验单上看,血沉变快,抗O增加;从脉象上看,脉细而数,虚弱无力;还有你的舌苔,黄而薄。综合这些内在的及外在的症状来诊断,应是风湿热的病。”谭家鸣大脑轰轰的,他说的好些专业名词他也听不明白。中年男人又问:“你的嗓子是不是疼?昨天下雨,关节部位是不是也疼?”谭家鸣清了清思维,努力地回想着。“还有,你这发的热叫午后潮热,就是随太阳的升起涨落,午后两点,热开始降,第二天又涨起来,像那海潮一样。”

“是的,你说的太对了。”谭家鸣很是吃惊,这男的说的太准了。他想起这些日子的病情,确实如此。他就问:“风湿热是什么病?是怎么得上的?”中年男人微微一笑,“我的判断没错,风湿热属于风湿病的范畴,一般在儿童、青少年中容易发生,当然成年人也有,它属于免疫系统的疾病,体质差,免疫力弱,一旦受到风、湿、热等六淫之邪的侵犯,就容易得病。幸好,你这得的是急性的,我刚才听了听,心脏还没有杂音,这说明还没有侵犯到心脏。如果侵犯到心脏,就转成慢性的,就成了风湿性心脏病,就不好治了。”

谭家鸣一想想,他说的是很对,自己的体质确实不好,看来万事皆有因。他又继续问:“那为什么去医院也没诊断出来呢?”

中年男人笑了,“现在的医院都靠仪器和设备来看病,因为都是西医嘛,精通医术的不多,想法设法让病人多掏腰包、多住院的倒是不少,有的人得了普通的感冒,去医院都要花几百甚至上千块。他们都是西医治疗,就是打抗生素。”一提到打抗生素,中年男人有些神情庄重,继续说:“你在小药房看,是不是给你打抗生素?”谭家鸣回答:“可能是吧,他们给兑的药,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肯定是抗生素,像先锋、红霉素、庆大霉素等都是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很大,有很多人致残、致死,都是它造成的。再者,也不是什么病都要用抗生素治疗的,它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有效,而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就毫无作用。像你这样的发烧,打抗生素是治不了的,当时热是退了,时间不长,又起来了,你应当深有体会。这些庸医,害人不浅哪!”他边摇着头,又说:“小伙子,遇上我,算你造化大,我给你开几副中药就管用了,还花不了多少钱。”

中年男人说完就开起了药方,谭家鸣仍是糊里糊涂地听着,不过,他感觉到这个人有两下子,起码他把病因分析的很透彻。

中年人开完药,就说:“这是三天的药,吃完后,再根据你的情况来抓药。一共50元,你把钱给我,拿方子让那小姑娘给抓药。”谭家鸣答应着,付了钱,忽然想起这中药是需要煎熬的,自己没有那个条件。就说:“我刚才和你说了,我是出来打工的,拿回去没有家伙煎药呀?”中年人想了一下,说:“这样吧,我让小张每天给你煎好,你来拿就行了,按规定,煎一次是要加收一元钱的,看你是出来打工的,不容易的,就算了吧。”

这时,突然来了一位老太太,有七十多岁的样子,刚进诊所,就喊:“钟医生在吗?”中年男人一看,赶紧站起来,说:“在,在,老人家您有事?”“我这几天咳嗽的厉害,也不知什么原因,你给我看看。”老太太边说还边咳嗽着。“好,您先坐着,我这边开完药就给您看。”中年人说完之后,又嘱咐谭家鸣一些服药注意事项。就让他拿药方子跟那姓张的女孩去了。原来这医生姓钟。

谭家鸣边走边看药方子,上面尽是中药名,什么党参、当归、黄芪等,有二十多位,有的听说过,有的根本不知道。到了药房,把方子给了那女孩,女孩抓完药后,让他在座椅上等着,然后她去给熬药,说完就上楼去了。

谭家鸣就混混沌沌的在那儿等着,有大约一个小时,他闻到浓烈的中药味,又过了一会儿,那女孩下来了,手里提着塑料袋,交给他,又给了他一个纸杯,并让回去及时喝了,趁热尽快喝完。实在喝不完,等喝时要热一热,否则太苦,是很难喝的。

谭家鸣提着塑料袋,掂了掂,有二斤多重,心说这一次怎么也喝不完。就走出诊所,试了试,挺烫的,等凉凉再喝吧。

到了一个石凳上,他觉得差不多了,就用纸杯到了一杯子,喝了一小口,热乎乎的,是很苦,在他的记忆中,这大概是第一次喝中药吧。都说良药苦口,一点不错,可是,他来这儿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苦呢?但愿苦尽甘来吧!想罢,一饮而尽。可是,越喝越苦,捏着鼻子、皱着眉他才喝了一半,看着剩下的半袋子,他想了想,还是提回去吧,实在也喝不下去了。

谭家鸣又坐了一会,就坐车回去了。

又睡了一天,到了下午,又把剩下的药用热水暖了暖,全都喝了。在心里盘算着,今天的奇遇是福呢还是祸。本来想去医院的,结果碰上这个茬。别在被他蒙了。又一想,不像哄骗人的,从各个方面来看,都不像。是好还是坏,吃完这几副药就清楚了。

第二天,他起来时,感觉到是有些变化了,原来的头就像用鞭子抽过似的,说不出的难受,而现在没有这种感觉了。真的管用了,心里也好受多了。

就这样,服了这三副药后,他感觉到好了不少,虽然热还没有止住,但是头脑清晰多了,不再整天昏昏沉沉的,而原来呢,打了针,挂了水,热虽然临时降下去了,但是全身却感到难受,完全不是现在这种感觉。

第四天,他又早早到了这个诊所,可是诊所还没开门,不得不在门口等一等。他朝上一看,一个大牌匾——钟义兴诊所,在上面挂着,来了好几次,还没留神看诊所名,谭家鸣觉得好笑,其实也难怪,他成天头脑昏昏的,哪里顾得上这些呢?

等开了门,那个钟医生给他号了脉,又看了看舌头,听了听心脏,然后跟他说,轻了,病症在减轻。又开了三天的药,不过,这药方又有了变化。这三副药一共是60元钱,比上次多了10块,谭家鸣边掏钱边在心里说,但愿这三副药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所谓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急是急不得的。

吃了这三副药后,果然如他心里所盼望的,真的发生了根本性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