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地球的死期
30209000000004

第4章 异能

连-云港,连云区,翻身庄。

门牌号886的一栋小楼,就是华兴登记上的家。

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带走了,对这里没有丝毫的印象。

站在门前盯了好一会,上前敲门,回应的是个姑娘,“谁啊?”

开门的是个女孩子,看长相约有十八-九岁,挺标致的模样。

女孩子看着他,“你找谁?”

华兴指指门派,“这里居住的是华南峰吧?”

“那是我爸。”华丽审视着华兴,“你找我爸什么事,他不在家。”

华兴看了看她,摇着头道:“没事。”说完走了。

华丽没追问,忙关上了房门。

华兴走在大街上自嘲的笑了笑。他觉的自己的举动有点冒失了,认亲该一步步的来。贸然上门会把人吓坏的。

21世纪中叶的地球虽说已经解决了能源问题,但普通的民众仍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获得能量元素。

免费绝不是社会的主格调,除非人类想自取灭亡。

华兴找了家酒店暂时的住了下来。房间的配套设施很是完善,厨房,书房,餐厅一应俱全。房费还不贵。

更有特色服务,明码标价的贴在房门上。性-工作早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许可,这属于人类需求的范畴。

人类追求自由,已经基本的落实到了实处。国家的概念在日渐模糊,毕竟国家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国民享有到相应的社会资源。

资源大一统的时代,国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基本意义。

正如《异能者规则》中所阐述的“国家各级政府已经渐渐的转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管家,为分派资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政府转变了职能,军队也成了虚设,自然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但警署却仍旧存在。毕竟人的思想是多变的,行为方式千奇百怪。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思想决定行为,始终成立。

华兴离开后,华丽给父母分别打了电话,告知他们有陌生男人上门,要找老爸。

华南峰沉默了一阵,猜测道:“小丽,那人叫什么名字?会不会是你哥?”

华丽愣了好一会,才不确定的回应,“我没问他叫什么?看年纪倒是有点像。要不我去警署查查,他们应该有登记吧?”

“快去看看!”华南峰夫妇做出了相同的回应。

华丽还未出门,就有警署警员上门。在确定了户主身份后,明确的告知华丽,他们家的‘特殊家庭专享福利津贴’已经停止发放。

也就意味着,华兴的身份已经转变成了普通民众,而非异能者。

送走警员,华丽心急火燎的把这个消息告知了爸妈。

华南峰夫妇显的有些激动,几乎是兴冲冲的回到了家,查看起监控画面。

上面的男子,华南峰很眼熟,感觉跟自己年轻时相貌差不多。

“这就是你哥。”华南峰很确定。

“他怎么回来了,他不是应该跟那些特殊人生活在一块吗?”华丽很不解。

特殊人是普通民众对异能者的称呼。异能者相较于普通民众的确是特殊的。毕竟,普通人谁也做不到凭空造水,造金属。

“回来就好,咱们一家四口也该团聚了。”华兴母亲已经眼中噙泪了。

华兴再次来到翻身庄时,华丽远远的就迎了上去。先是打量了一番,然后有些拘谨的问道:“你是我哥?”

华兴笑了笑,说道:“你若是我爸妈的孩子,自然就是我妹妹。”

他对华家的事情了解的不多,有没有姐妹更不清楚,只能模棱两可的回应。

华丽没跟他进行口舌辩论,很干脆的邀请道:“我爸妈都没去工作,在家等你呢。”

华兴点头,心情有些波动,却不强烈。他没有见过爸妈,对他们并没有感情。再加上长期对生命的理解,他对亲情血脉有些淡漠。

他见到了华南峰夫妇,只是点头打了招呼,却没叫出‘爸妈’的称谓。

华南峰夫妇有些尴尬,却是掩饰住了。孩子从小离家,大家都算是陌生人,甫一见面有些生分,倒也能够理解。

华家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家宴,像是款待客人似的,气氛有些清冷。

饭后闲谈时,华丽终是没能忍住,询问了华兴为什么回来,为此遭到了华南峰夫妇的一通白眼。

华兴也没隐瞒,说出了实情,“我的异能消失了。”

华丽很是诧异,或者说任何普通人都想不明白,异能不是生来就有的吗,怎么会消失呢?

华兴见全家人都困惑这点,干脆的跟他们简略的讲了讲。

“异能的关键是意念,也就是脑部放出的具有自我识别能力的生物电。我脑部的生物电被屏蔽了。”

华南峰夫妇一阵惊呼,华丽急切的让华兴介绍一下异能。

华兴干脆跟他们普及了一下。

“异能,分为静性异能和动性异能。静性异能是天生就具有的,像是能够吸附金属,吸附水珠等等,此种不能用外力改变,是被动异能。”

“动性异能则是受意念操控,可增幅也可减弱,大部分异能者均有机会实现进阶。一步步的增强异能的操控范围。”

“异能并不是异能者独属的,绝大部分普通人也具有偶发性异能。像是第六感,像是预测,均是偶发性的,一生之中会出现几次。”

华兴的解释,有点颠覆华家三口的认知观。原来自己也有可能成为异能者啊。

丰盛的家宴后,华兴答应了这对夫妇的要求,搬到了华家。

简单的几日相处,华兴对华南峰夫妇和华丽有了些了解。

华南峰夫妇开了家家政服务中心,既当老板,又当工作人员。

这个时代,由于造物机的出现,各种食材即便是极其珍稀的,市面上都不稀缺。

但食材的搭配,却是一个学问。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越是追求享受,要求越是细致。美食产业变的很是兴盛。

华南峰夫妇做的就是美食的生意,根据每一个人的口味,单独烹饪饭菜。据说收入还可以。

自从华兴搬过来后,他发现他们兴奋的神色中带着疲惫和困乏,似乎有压抑的忧虑。

他们越是掩饰,华兴越是费解。

他现在很悠闲,手上有巨额贡献值,完全能够让他们不用劳作在家里享福。但他们似乎不愿意放弃劳动的权利,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模式。

只是每日心事重重的模样,很让华兴担忧。

他们上班后,他出了家门,稍稍伪装跟了出去。

临街的一出店面,行人如织,很是繁华热闹。街面上有很多商贩,就在大街上摆开了摊子。

他们似乎跟临街店面达成了默契,互相之间相处的不错。传说中的城管是不存在的。

《宪法》中已经明确的说明了这点:公共秩序,首先要保证民众的便捷性,以民众的利益为最高准则。

沿街摊贩正是跟民众的便捷性挂钩的,但又遵循了自然淘汰,自我进化的规律。既不会影响到民众的出行,还不会损害沿街商铺的经济利益,还能带动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可说是一举多得。

华兴混在人群中打量起华南峰的商铺,生意看起来不错,预订电话不断。可他们为何表现的忧虑重重呢,这就让人费解了。

他决定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