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权三叉戟
29916700000044

第44章 对抗演习1

第四十一章对抗演习1

满广志少将站了起来,拿起了一份计划书,向所有人点了点头:“大家好,我是海军部组织部长满广志,这次演习是海军部对于我们海军演习的革新,我们需要改变以前演习的固有方式,从以前的固定预演的模式进行改变,我们需要提升海军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次演习将会在东海举行,北洋舰队扮演蓝军,你们的驻地将会转移到基隆港,港内的鱼雷艇支队的6艘鱼雷艇将会加入你们,南洋舰队,你们的驻地将会转移到上海港,除了你们选定的5艘军舰以外还可以选择3艘无防护巡洋舰和上海港内的1支鱼雷艇支队和3艘重炮艇,双方可以自由攻击,演习时间期限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互相以摧毁对方舰队为目的进行战斗演习,都明白了吗?”

“等一下!”朱少铭站了起来,他向满广志敬了个军礼然后说:“我对这个演习有疑问。”

“呃……中校请说。”满广志看到朱少铭站起来皱了皱眉头,虽然朱少铭只是一个中校但是他皇太子的身份不是可以随便忽视的。

“首先,我对这种高自由度的演习的必要性存在疑问,其次,我对这种演习的判定存在疑问!”朱少铭是非常反对在现在这个时代进行这种高自由度的演习的,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的海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什么技术性,双方都是在3公里内战撸,海战的战术准备上通过兵棋推演基本就可以完成,一旦接火基本就没有什么指挥艺术了,其次,后世大弄这种高自由度的演习是因为两点,一:后世的立体化信息化战争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这个时代可以相比的,很多东西也是兵棋推演没法表现出来的,这种高自由度的对抗是有现实需求的;二:现代演习可以通过激光传感设备来确定是否命中,即便如此演习中的判定依然成为问题,更别提在这个时代了。

“是这样的,”满广志沾着唾沫翻了两页,“演习的判定规则如下,演习中使用类似榴散弹的特制炮弹,里面填充的是凝固的干粉颜料,射击时使用减装药发射,交火时所有舰员必须在舰体内不得随意在舰年走动,炮手必须在炮位,处于炮罩或者炮盾的保护下。不同火炮填装不同的颜色,50毫米下的速射炮用空炮射击,不填装炮弹,命中根据平时射击训练成绩计算,至于鱼雷,不安装战雷头。”

“如何计算舰体着火?漏水减速?”

“演习中有裁判跟随,这个根据相关计算来裁定。”

朱少铭点了点头然后坐下,在他身边坐着的就是邓世昌,嗯,他现在是开远的大副,见他不是致远的舰长真是遗憾,他悄悄地问朱少铭“怎么,殿下对这个演习不感兴趣?”

“不,恰恰相反,我对这个玩意有很大的兴趣,但是我对海军部能否组织好这样完全自由的演习持怀疑态度,毕竟这很复杂,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的事情。”

“我们应该对海军部有信心,我相信郑公也不是胡乱来的人。”邓世昌果然是一副老好人的性格。

“但愿如此吧。”朱少铭嘀咕着。

怎么觉得像是给自己树了一个FLAG?说完了朱少铭突然有这种感觉。

好吧,祥瑞御免!家宅平安!

“各位,海军部为了这次对抗演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次演习消耗的演习弹的价格比实弹还要更加昂贵,对舰船和人员装备损失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希望各位能够多加努力,我们的表现将会是海军日后在内阁讨要军费的底气,明白了吗?”黄岐扫视会议室内的各位,然后目光落在了叶永辉身上:“叶司令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当然有,”叶永辉抬了抬眼皮:“北洋的,这次是收拾这帮南洋的好机会,给我狠狠的揍!”

“是!”

“切,听到了没?老叶要收拾我们呢!咱们能愿意吗?”

“当然不行!”

三天后结束了的致远和靖远维护和休整,北洋舰队告别了福州港,开始前往基隆港,并且在当天下午抵达基隆港附近海域,相比南洋北洋的几个母港,基隆港的防卫确实要低一个档次,旅顺和威海卫都有大量的210炮和260炮的岸炮群,还有用铁路移动的150和120炮进行补充,至于南洋舰队的母港也基本和北洋保持相同的水准,其中温州港和广州港甚至还布置了305毫米的重炮,但是基隆港只有一些170毫米和150毫米的岸炮阵地,整个军港威力最大的岸炮是6门210毫米地陷炮,射界非常有限。

不过岸炮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和军舰的交手中是很难吃亏的,毕竟除非直接命中否则军舰基本就是在和地球较劲。

在舰队抵达基隆港附近的时候,一艘L1885式鱼雷艇前来迎接,明朝的鱼雷艇按照年份划定级别名称,前头家加L(雷)来作为前缀,L1885式鱼雷艇是明朝第一艘吨位突破100吨的大型鱼雷艇,性能和历史上的福龙号非常接近,不过L1885是大明自己国产的罢了,排水量130吨比福龙稍微大一些,长43.5米,宽5米,吃水2.3米,一台往复三胀式蒸汽机功率足足1630马力,试航的时候达到了24.5节的高速,煤仓容量30吨,龟壳装的艇首左右各有一具360毫米鱼雷发射管,在中部甲板上还有一个旋转的鱼雷发射管,全舰拥有2门40毫米速射炮,这种新式的鱼雷艇的性能相当优秀,从1885年到现在3年里明朝就开工了6艘,其中3艘就在高雄港,而港内其他3艘是L1883式80吨级的鱼雷艇,航速22节,艇首1具360毫米鱼雷发射管,中部一具360毫米旋转鱼雷发射管。这艘前来迎接的鱼雷艇的编号是L16,艇上打出了旗语,很快,在L16的引导下,基隆港的入港口出现在眼前。

和后世的基隆不同,现在的基隆就是一个平凡的小城,当北洋舰队的军舰进入港口的时候,朱少铭从致远号上甚至可以看到在岸边看着军舰入港的农民。港口还能看到几艘正在出港或者入港的军辅船。

虽然设施上的确不如威海和旅顺,但是不得不说相比慢慢的工业化气息的这些大型军港,基隆港的风景确实比南北洋舰队的几个母港要好的多。

“真是有一种度假胜地的感觉啊,我们是来这里演习的还是度假的?”一个水兵看着基隆港内的风景感叹道。

“但愿吧,这次演习我是觉得不是容易解决的。”一边的老兵表示并不看好接下来的演习,不好应付。

“我们现在得好好准备准备怎么对付南洋了,现在大家都说说南洋会怎么选参演船只,这次演习我们还不确定南洋的参演船只……”晚上的军官餐厅里,北洋的一众军官在晚饭间交流着,在军官的餐厅里一边享受着牛排一边扒拉着米饭,嗯,不要吐糟这种牛排配米饭还有土豆丝之类的伙食,这就是我大明的中西混合特色。

“还用问?三艘战列舰肯定会上场的,到时候再把龙威虎啸两艘铁甲舰算上,我们根本没法打,都是龟壳,我们除了开远以外基本上都啃不动。”方伯谦狠狠地咬了一口牛排,现在的黄鼠狼是来远的舰长,至少目前他在海军中的评价还不错。

“龙威虎啸虽然火力不错而且防护还可以,但是现在看它们的航速确实有点低了,我不觉得南洋会把这两艘船编进队伍。”邓世昌却不这么认为,毕竟两艘早期的铁甲舰的航速确实很成问题。

“也没什么问题吧,毕竟定海和镇海也就15节的航速,福海是16节不到,龙威和虎啸14节的航速也还算没差太多吧。”蒋超英对这个有很大质疑。

“不,龙威和虎啸的航速那是1881年测出来的了,到现在两舰都没有对动力系统的大规模的维护,战速能有12节都烧高香咯。”邓世昌对航速方面是很重视的,他对龙威和虎啸的战速表示非常怀疑。

“嘿,敬茗,你就不说点什么?”朱少铭在军队里关系最好的就是闻人牧和杨用霖,只不过现在杨用霖在另一边坐着不方便说话,现在这些高级军官的吹逼他们是不好参与进来的。

闻人牧给了朱少铭两个白眼,指了指自己的上尉军衔:“我不和中校说话。”

“你知道我这个军衔水份很大,3年从少尉升到中校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你就别拿我开涮了。”

“切,反正我觉得是会上龙威和虎啸的。”

“为什么?”朱少铭很好奇,因为在北洋舰队,闻人牧和他以及杨用霖三个人是年轻军官中高航速的强力鼓吹者,被称为高速黑手党。

“很简单,我要是红军的指挥官,3艘战列舰的优势我不会放弃的,那么只能再带两艘战舰,我即使是带两艘巡洋舰,我的巡洋舰编队也打不过我们的巡洋舰编队,那么干脆加强主力本队不好吗?”闻人牧从朱少铭的盘子里夹走了一块牛肉在他眼前逛逛,“就这么简单咯。”

“那你怎么侦查?”

“不是还有几艘无防护巡洋舰吗?南洋的无防护巡洋舰虽然都不怎么能打,但是挑3条跑的快一点的无防护巡洋舰有什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