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海权三叉戟
29916700000035

第35章 火炮之争

第三十二章火炮之争

接下来3000吨级巡洋舰的设计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悬念,毕竟朱少铭和奈杰尔的方案可以说是总结了整个前无畏时代的结晶,不敢说是最好最完美的,但是在1885年简直就是神一般的设计,其实其他三家的方案在航速,防护上和北洋船政局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奈何人家北洋船政局的3000吨巡洋舰是首尾双联炮塔的120毫米速射炮加侧弦各4门120毫米速射炮的强大火力碾压了其他的设计方案。

但是北洋船政局接下来做的事情就让其他三家感到诧异了,北洋声称自己产能不够,无法为海军同时生产2艘5000吨巡洋舰和4艘3000吨巡洋舰,所以计划讲3艘3000吨巡洋舰的订单交给其他三家生产。

这其实就是朱少铭的意思了,北洋船政局的产能够吗?当然是不够的,但是依靠青岛船厂不够加上天津船厂也不够吗?但是一方面是为了让大明主要造船企业能够掌握完整的炮塔结构设计和新式速射炮的技术,另一方面就是本来就准备拿出来的一点甜头,毕竟这些老资格的企业背后的实力也是不小的,现在朱少铭需要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对象。

这三家虽然这次竞标失败,但是也算毫无收获。

“秦老先生,稍等。”会议结束的时候,朱少铭在会场外拦住了江南制造局的代表。

“太子殿下,恭喜了,老朽真没想到殿下手下的设计局实力如此强大,这真是我大明海军之福啊。”秦老头的话里还是有些不怎么高兴的语气。

“这次订单我们也是为了海军未来的发展,毕竟我们的海军军费是相当有限的,而在远东地区,我们需要面对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还有日本人,我们海军的压力非常之大,所以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用最少的经费来使海军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战斗力,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不是吗?”朱少铭诚恳的对秦老说。

“嗯,没错,这也是老朽的愿望,只是太子殿下拦住老朽只是为了这些吗?”

“当然不是,我有一笔生意来找您来做。”

“什么生意?”

“皇祖父同意改组辽东军区并组建海军陆战队,到1893年以前要改组辽东军区的守备部队,成立6个旅,海军陆战队成立4个旅,还有一个独立重炮旅,4个辎重旅,4个工程旅,4个通信团和2个骑兵旅,总共需要将近2000门大炮和上千挺机关枪来装备,我们有几种新式的身管压制火炮希望能够和江南制造局合作开发。”

“新式火炮?”

“采用了一些新的退制技术的新式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其中一种新式榴弹炮,只有大约1吨重,发射18公斤的炮弹射程在6000米以上。”朱少铭直接抛出了一个绝对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这种炮的原型其实就是奥匈斯柯达在1899年推出的100毫米山地榴弹炮,1899年型10cm山地榴弹炮,上下射角-10度~+42度,弹丸重:15.5kg,弹药初速:293m/sec,重量只有1022kg,最大射同程达6100m,朱少铭他们北洋船政局同属的北洋设计局其实就是把这门炮口径改成105的罢了。

“什么?”这下秦国玉是真的有些吃惊了,毕竟这个年代这个级别的火炮很难把重量降到这个地步,法国日后的75小姐还1.5吨重呢,当然75小姐鬼畜般的射速(理论最高射速30发)和射程都比这个强,什么你问为什么不用75小姐?废话!1.5吨的75炮你想将来怎么用?你当你在欧洲交通发达不在乎呢?

秦国玉就这样被忽悠着到了朱少铭在一家酒店准备好的房间里,接着,朱少铭拿出了一打的火炮资料,从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明治38年式150mm野战榴炮这种重量仅仅2090千克,弹丸重量36Kg最大射程5890m的超轻型榴弹炮,到重量10870千克,可以把51.4公斤炮弹打出22公里的一战远程火炮之王K16,还有仅仅3.2吨可以把31.5千克的炮弹打出11公里的奥匈1880式榴弹炮,最后一个历史上早就有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空斯柯达没开发这玩意,似乎因为同时期斯柯达弄出了一种170毫米的加农炮……

“殿下……”秦国玉仔细的看完了这些资料后摘下了眼镜,“现在我相信殿下手下一定有一个天才般的火炮设计师,当然,哪个奈杰尔也是一个天才般的舰船设计师,可是这些火炮设计上基本足够完善了,为什么要找我们呢?”

“谈不上完善,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江南制造局的合作,你们毕竟是大明最有经验的军工部门,”朱少铭这说的确实不是托词,毕竟他们也只能根据记忆画出草图,大体的设计方向当然没问题,细化就谈不上了,“而且,我不仅仅是北洋船政局和北洋设计局的老板,也是大明的储君,有很多时候我必须为整个国家考虑。”

“……那么老朽也没啥说的,江南制造局会全力和北洋船政局以及北洋设计局合作。”秦国玉起身向朱少铭行礼,“那么老朽先回上海将此事上报给公司了,这些草图可以带走几章吗?”

“全部带走也可以,反正只是草图罢了。”

秦国玉根本没有拖沓,收拾收拾草图就离开酒店去赶回上海的邮轮了,动作干净利落完全不像一个花甲老人。

“连K16都拿出来了是不是太过了。”秦国玉走后奈杰尔从一边的屋子里走了出来,你怎么把这些这么好的身管火炮设计都拿出去了?

“因为是身管火炮,所以才放心。”朱少铭靠在沙发上,从文件袋里面抽出一张纸扔给奈杰尔,“看看吧。”

“这就是你的整军计划?嗯,我看看……艹!你要在1890年左右装备李恩菲尔德?”

“李恩菲尔德在栓动步枪里的高射速是我喜欢的,而且精度也不错,嗯,总之我喜欢,要不是考虑半自动太早了我是准备直接上sks的。”

“你准备把轻机枪装备到步兵班?轻机枪……防ZB-26?”

“你总不能要求我用麦德森凑合吧?”

“所有部队主要配备迫击炮?60迫下放到连?82迫装备营级?120迫团级……卧槽你果然给旅级装备了160毫米迫击炮啊……哎!独立重炮旅的240毫米迫击炮是不是有点聊斋啊?!”

“没办法,160迫威力和6寸级别火炮基本相当,射程也基本相当,重量只有1.2吨,级别更是同级别火炮的五分之一……”

“所以你要让北洋设计局在未来几年内生产出从60毫米到240毫米的5种迫击炮?”

“当然咯。”

“你就这么喜欢迫击炮?还有,你这个整军计划我实在是看不懂,居然有4个辎重旅和4个工兵旅?你一共只有12个旅的兵力……”

“奈杰尔……”朱少铭打断了他,“作为一个英国人你了解甲午战争吗?”

“我只知道历史上你们被日本给艹翻了。”奈杰尔很坦白,“我的确是个军迷,但是东方的战争并不懂太多。”

“朝鲜的后勤差到你难以想象,奈杰尔,我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砍掉了一个独立重炮旅,以后入朝作战的一线部队只会有7个旅,人数也就5万人左右,算上后勤部队也不到8万人。”

“虽然我知道的不多但是我记得当年日本陆军动员了几乎20万人,鬼知道他们会派多少部队进去朝鲜。”

“越多越好,历史上日军就几乎断粮,全靠击败了清军才得到足够的补给,只要我的不对能够挡住日本人开头的三板斧,哪怕只有五万人我也能只靠陆军就把日本人赶下海。”朱少铭从奈杰尔手里抽回了他的整军草案,“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这12个旅的火力加强到这个地步的原因,他们注定了要用劣势兵力作战。”

“是啊,历史上袁世凯的北洋6镇被认为拥有匹敌日本一战陆军甲种师团的装备,你这12个旅的装备别说和他们比了,就是拉到二战的中国战场都有和日本人的甲种不对交手刚正面的能力了。”奈杰尔点了点头,“所以因为后勤你不能投入足够的部队只能加强单位部队的战斗力了。”

“对啊,其实我们的后勤压力比日本更大,陆地交通我基本放弃了,部队补给准备完全通过海军解决,而日本在离朝鲜补给线远比我们更短,所以到时候这也是个麻烦。”

“我觉得你多虑了,历史上日本人用的大多还是单发步枪和青铜小炮,能打赢清朝陆军是清朝陆军太渣,你们明朝现在陆军虽然也不是特别能打,但是好歹能和俄国人在边界刚正面,怎么打也打赢了。”

“不好说,现在的大明远比历史上的清朝强大,但是日本也比同期更强,而且我们甲午的时候可能不止一个敌人,两线作战可能性很大。”

“真是操蛋啊,对了,你现在没法在明面上控制这些陆军吧?”

“是啊,所以我爷爷给我派了个人来接受辽东军区,替代准备退伍的老将马腾。”朱少铭说到这嘴角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猜猜是哪个人?”

“谁?”

“走吧,也该去见见他了,我可是仰慕已久了,聂士成。”

PS:全面进去备战模式啦!接下过几章来还会有条教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