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乡土乡亲
29769100000004

第4章 不甘心的创业者

在潍坊第五天,逐渐熟悉了这个城市,准备出去走走,结交些新的朋友,在此时我遇到了一位创业者,夹杂着激情与不甘心的梦想,不过他已经六十岁了!这位长我二旬还要多四年的长者,满腔热忱的向我讲述着他年轻时的故事与此时的想法。

韩伯是潍坊本地人,身材不魁梧,可以说在“大汉”林立的山东,韩伯显得弱不禁风,甚至有些许驼背,但是在这年老的身体里,却有一颗不甘心此生与此的蓬勃心。韩伯母早年因为意外而离开人世,可以说韩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又当爹又当妈养育了自己的女儿,着实不易。早年,韩伯投资股市,在那个大变革时代,他大赚了一笔,然后在站起来的地方又失去了一切。后来开始做出租车生意,再后来又开了饭店,再后来便是现在了,在酒店里做厨子,此时此刻,韩伯应该还在那里安分守己的工作,并经常向别人阐述他的梦想与不满。

韩伯与我在公园里谈论了政治、经济、当然还包括风靡世界的互联网一大通;从他的话语之中,我深深感受着,他有着自己固执的想法,在他们同龄人中他是思想进步的,但是和新生代相比却又那么的保守,他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大体方向,却把握不住社会脉动。他失败了,只能每天不间断的重复着他的故事与梦想,还有那份对所有人的不满。当他告诉我他的想法,要建立一个底层阶级的“早市”互联网平台时,我不禁眼前一亮,然而当我与他具体分析完方案与大纲之后,老人家便退缩了。再也没有了下文,由此我断定,韩伯是一个敢想得人,悲哀的的是同时又是一个不敢做的人!

作别韩伯,泰华城奎文门里,一出霸王别姬的京剧正在演出,坐在长廊里,看着那些京剧“大师”的表演,逐渐陷入沉思。中国人从何时起都变成了“阿Q精神”的人,每天都在谈论着梦想,却沉溺与现实;每天都在拼命的进行着自认为没有价值的工作却不敢于开拓。其实问题或许不在于工作没有价值,而是在于我们迷失了方向,早已经找不到人生价值所在。正如当下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每一个人都想复制他人的成功,殊不知他人的成功都是血淋淋的荆棘。我们中国人比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的人民都要勤劳,但是我们却始终无法真正实现民族复兴,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应该倍加思考,导致国人不思进取,如同睡梦的原因又是什么,倘若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打破枷锁,让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答案。韩伯是多少创业者的缩影,空有满腔热血而不愿为之冒险、努力,到最后像韩伯一生抱怨也就不足为奇了,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缺少自己思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