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金色的土地
29722200000006

第6章 儿时的文学自信

童年的我对文学有着相当大的热情,用现在的话来讲是一个喜欢读书看报的好青年。可这种热情到底源自何时呢?这一点我倒是记得清清楚楚。

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写日记吗?我相信每个人都不会忘记,当然了,不是那种自发地写,而是老师安排的任务。由于老师会抽查的去看,所以我在日记中基本上不会像日后自己写的那样讲真心话,而是专门应付老师的书面话。而这样写那是相当吃力的,别说一个孩子了,就算是那些所谓的文学大师,在没有灵感的前提下写出来的东西也如同嚼蜡。可见文学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物。当时是第一次写,正在为写点儿啥而犯愁,母亲看到之后笑了,对我讲随便写点什么都可以,主要是要以小见大,突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见我还是不得要领,母亲又乐了,而此时的我却乐不起来,心里满满的想着的全是明天如何去向老师交差。父亲这时正好把饭端上餐桌说到,吃饭了。看见我跟母亲都没动,便讲先吃饭,吃完以后看我的。说完笑着对母亲挤了挤眼,母亲乐了,对他说,那这事儿就全交你了,一会儿别把孩子往沟里带。父亲一本正经的讲道,遵命!再怎么说我曾经也是一个文艺青年啊!说完我也禁不住笑了,心里一下子轻松好多,想到就算是今晚没有完成任务,那也有家人的陪伴与支持,心里顿时感觉轻松了好多。吃过晚饭之后,父亲没有直接讲该如何写日记,他只是很平和的问我,最近家中有没有发生一些不同寻常的小事?我回答,没有吧。村子里呢?父亲又问道。也没有吧好像。那邻村呢?父亲还是很平和的问道。我认真地想了想,吕灵村的赶集算不算呢?怎么不算啊?父亲乐了,其实日记就是你平时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只要你认真的看待一切,那么就到处都是素材,关键要有感而发,热爱生活,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对文学的创作,如果以后你回过头再看当年自己的创作,你会发现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吆。喔,对了,还有就是切记不要讲流水账。什么是流水账?我问道。就是简单的陈述自己的琐事,无中心无内涵。现在你明白该如何写了吧?父亲再一次的问道。我突然间恍然大悟,回答说,我知道了。便开始匆匆提笔,不一会儿就“竣工”了,如果不是父亲讲只陈述一件事的话,恐怕我根本收不住笔,灵感就像激流一样,不写出来感觉它就会消失不见一样。就仿佛一个第一次来到海滩上的人,手里的贝壳总是满的,而且手都不够用了的那种,感觉棒极了。这就是我第一次尝到文学之果的过程,真的让人难以忘怀。写完之后,父亲看了一遍,帮我加了两个成语,就是这两个成语让我第二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老师号召大家像我学习,而我却惭愧的低下了头,因为我知道这是父亲的“功劳”。

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这俩成语,一个是琳琅满目,另一个是目不暇接。是用来形容邻村赶集物品之多和我眼睛看都看不过来的意思。时隔多年,我突然间明白父亲那一天晚上不仅仅在教我写日记,更是在教我如何去热爱生活。因为在热爱生活的人眼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