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家日月
29613200000367

第367章 两道军令

给老娘请安问好后,龙虎将军府内的花园里,于望正端坐喝茶。虽然今天他在如烟面前是大包大揽,其实也是忧心老娘去了京师后,万一会有什么事端,因为世事无绝对。

好在如今的自己说起朝中人脉也算是后台强硬,许多大员对自己又是忌惮又是纷纷拉拢,好比如今的周廷儒视自己为宝贝似的,何况还有当今圣上的明显倚重?

在如今的大明天下,能打的官军基本上没有。就说这次清兵入寇,要不是有汉家军的几次轰轰烈烈的的征伐,这外强中干的大明还如何撑得起场面?

所以,不管怎么样,那些朝中的大员只要不昏了头脑,料得又喜又怕之下,不能轻易对自己下手。

所以,在布置了诸多安全手段后,于望起码能保证在目前三两年的时间里,老娘在京师的人身安全不成问题。

就如今大明那漏成筛子般的官场,不论有什么风吹草动,小道消息早就满天乱飞,只要自己时刻关注朝廷的动静,就算有万一,于望还是自信能及早的把家属抢出城的。

既然老娘的事情有了妥当的安排,就目前来说,于望最重视的还是永平府的开发、夯实民生基础。

在这次清兵入寇的大战过后,于望在大明所有官场的人看来是肥的流油。

在别人的黑眼珠里,只看到吏书司的人马滚滚出动,在永平各地设立吏书署,到处建立屯堡,一场轰轰烈烈开垦土地,开发畜牧场的行动在进行。

但是,这一切的行动都需要白花花的银子作为保证。

一府之地的全面开发,不比一地一县,先不说汉家军的全面扩军是需要巨大的钱粮支撑,就几十万百姓屯田所需的费用仍是天文数字。

在没有等到来年收获之前,最少一年内,几十万百姓的肚子需要自己去给填饱,这负担可说非常沉重。

在吏书司全年接管了永平府各地的卫所后,想获得这些原官方各地的库存银钱、粮米来补充自己的口袋就不要指望了,原因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不要看这次汉家军抢回不少财货,但是支出费用更是像洪水溃堤般的凶猛,能维持多久,本来还是信心满满的肖先生也是心中打鼓了,他对下拨钱粮的大手大脚很快变得锱铢必较起来。

在麾下与外人眼中,于望便如财神,仿佛什么时候都是财大气粗,其实自己是有苦难言。

如此一来,也就有了先前大规模的境内剿匪军令,其中不仅仅是安民,于望还动了蚊子再小也是肉的理念,杀光了这些土匪强盗,清缴了他们的老巢,这对自己来说不无小补。

土匪强盗这种营生,他们往往自称为好汉,往往打着替天行道的大旗,倒也是蛊惑了不少目光短浅的人的心。

说起来,这些人的日子是大碗喝酒,大秤分金,日子好不快活,然而这些财货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吗?就算是被抢的富户,他们积攒的家底也大都是通过祖宗的几代人辛苦积攒、劳动而来。

这些好汉甚至偶尔还会做出救济穷人的举动来收买人心。

土匪强盗的人员来源五花八门,其中有马贼、有刀客、有青皮流氓,有逃犯,有兵痞等等。

像这种人,他们不论口号喊的多动听,本质上就是不事生产,对外劫掠。

先不说被劫掠的、遭殃的地方人们是否真的“无道”,光他们就这样不劳而获的行为就称得上是寄生在民间的吸血虫。

且看汉家历朝历代的土匪强盗又有谁能寿终正寝的?不说官方要打,就是大部分百姓也深受其害,毕竟这些好汉除了满足自己的欲壑外,其实是拿大部分受害民众的钱粮来“救济”少一部分的人。

说来,永平府境内连绵的燕山山脉可是规模不小,那么藏身其中的土匪山寨是林高草密,他们倒有很好的地理优势。

在这个末世,对于收拾他们,不论是官府,还是卫所官兵,都是力不从心,以前倒也是围剿多次,却都对他们无可奈何。

安稳的社会治安无疑是永平大开发的先决条件,于望自然是第一时间决定将之剿灭,还永平百姓一个朗朗晴天。

自从上次开平大会议过后,于望发出了自己的第一道军令,勒令境内匪徒接到告檄之后三天内全部投降,静待官府处置,否则便是面临大军征伐,灰飞烟灭的下场。

而于望本身作为永平总兵官放的第一把火就深受地方百姓欢迎。

那些杀千刀的土匪强盗动不动就杀人放火,动不动就威胁地方乡屯要上供,其种种恶劣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随即就是凶残的报复,地方百姓无不深恶痛绝。

其中有所谓的“义匪”自认是劫富济贫、伸张正义,这开始似乎也是占据了大义,不过这种劫掠的行径是在挖根,那些附近的富户被打劫光了,不事生产的强盗自然还是要吃要喝,要享受的,那么接下来遭殃的目标不用说就是普通百姓了。

所以这所谓的“好汉”美名,这也是百姓无奈之下对他们的屈服罢了。

如今的大明天下,为富不仁的富人自然众多,但是你就光凭着自己穷就有天然有理了吗?就可打家劫舍,把别人的东西抢来给自己吗?

举着“替天行道”的旗帜,就可以掩盖自己种种不法行为吗?如果老天真的存在,你们又算什么东西,有什么能耐去代表老天?要知道就算是汉家传统中的至尊皇帝都不敢自称为天,而逊号天子。

秩序,于望要的是绝对的安全秩序!

对于这种寄生在民间的吸血虫,于望自然是要斩尽杀绝!号令之下,敢有不从命者,统统杀光。

这个月来,随着事件的发展,永平境内的百姓皆兴奋的谈论。以前官府无能,不能保境安民也就罢了,如今勇冠三军的龙虎将军下了檄文,那些杀千刀的土匪的末日到了!

而对于望的举动,不仅是地方百姓,就算是那些脑满肠肥的乡绅也是私下议论纷纷,原因也简单,自个儿身家富裕,先天就是这些土匪强盗的目标,可谓是生死大敌!

如今的大明天下,四处盗匪多如牛毛,就没有一个是清净的地方。然而龙虎将军果然不亏是连清兵都惧怕的人物,随着剿匪大军的四处开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整个永平府境内大大小小的匪徒果然被一举荡空!

官军各路剿匪大捷的告示一一展出,地方沸腾,好评如潮。

不说汉家军体系下的百姓终于感叹地方太平,从此以后可以安身立命,就是永平各处的文人乡绅,对此也多持正面肯定态度。哪怕是一些敌对于望的潜在人物也不得不公开在民众前发表了一些赞扬的言论。

关于土匪的处置,汉家军早已经有了一套可行的方法。其中积年老匪和一些头目自然是斩尽杀绝,不论他们是如何的哀求和贿赂,总之李自成、张献忠那种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的手段在自己手中行不通。

铲除了这些罪恶满盈的头目后,接下来被蛊惑、或者被裹挟的普通匪徒,于望下令也是杀头可免,活罪难逃。

这些被捕获的喽喽,一个个不仅仅被判了诸多年的苦役后,就算是身上也被刺了纹身,作为案底存留的标志。

诸多年后,这些人犯获得“刑满释放”的自由后,如果怙恶不悛,死不悔改,哪怕是在汉家军的地盘外作案,再被官兵抓住,那可是天王老子也救不得他们了!

由此,一个月的大剿匪行动推行的迅速,结束也是迅捷,于望可是不折不扣的给予了永平府境内的寰宇清澄。

另外,官兵剿匪行动的凶猛还意外的起到了一个副作用。

面对汉家军如此强大的战力,那官军的“赫赫淫威”是不用多说了。

永平地方的剿匪大行动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要全面整顿各处的营兵和地方卫所兵。

随着龙虎将军府的第二道军令下达,赫然是全面整编。

在命令中,龙虎将军严令各地朝廷武官不得拥有私兵家丁,各营,各卫所的官军也必须重编。

所有军丁名额一一核实,老弱病残的兵员全部充为军户去屯田耕种。

而其中强壮的人员还有各军官所属的家丁,包括那些将校都来去自由。如果有人想继续从军,却要在汉家军的新兵营从头做起。

这个命令一下达,立刻就剥夺了诸多官校的权利地位和主要的生财之道。

还好的是,于望到底是留了一丝底线,没有彻底挖了这些人的根,早年这些旧派官校侵吞的田地,于望给予默认。

如果这些官校不愿从新兵做起,愿意做个闲人,那也由他,反正以后他们朝廷旧有职位需要领取的军饷和俸禄,汉家军却是不管的。

对龙虎将军的举动,整个永平府内表现的异常平静。其实汉家军的势力发展到现在,无数的例子证明,和虎狼天下的汉家军作对,完全是鸡蛋碰石头,没有好下场!

没有见识过汉家军战力的一些地方武官,被这次官兵剿匪行动中表现出的“犁庭扫穴”的威力吓得噤如寒蝉。

有些见识过汉家军和清兵征战的苍蝇武官更是有人雄心壮志,因为就算没有家丁,在汉家军中,他们也可以发展得很好。

只要自己敢拼,以后随便在里面当个军官,属下士兵的战力都十倍凶猛于早年自己的养的家丁。而汉家军军官的权利风光地位又岂是早年的自己能比的?

众所周知,汉家军官军的待遇优厚是不用多说了,有了林杰、秦隐等人的表率,只要真心投入龙虎将军的体系,以后飞黄腾达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于望这样的铁腕政策一下,本以为境内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骚动,结果却是如此的风平浪静,倒让他有些意外。

花园里,于望又缀了口茶,一阵深思:如今整个永平府的硬件环境用一个月时间可谓是打造好了,那么···,接下来重点就是关注民生的发展了。